「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广州秦汉造船工场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59:480阅
秦始皇统一岭南至西汉初文、景期间的造船工场遗址。位于广州市区中心的中山四路西段,旧称“禺山”,是汉代以来堆积形成的一片东西长约300米的坡地。遗址埋在坡地下5米深处,南距今珠江北岸1300米。1974年发现,1975年广州市文物管理处作了试掘,揭出一部分船台区和木料加工场地。1号船台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距今2190±90年(即公元前240士90)。遗址上层出有秦半两、汉初半两钱,秦汉瓦当及西汉初年陶器等物。造船工场规模巨大,船台结构较先进,充分表明2000多年前中国造船技术设备和生产能力已达到很高水平。


造船工场建造在灰黑色的沉积粘土层上(初步鉴定属海相地层)。船台区有3个呈东西走向平行排列的造船台,其中两个船台各揭出一段,结构相同。1号船台在南,由两行平行的大木板组成滑道,下面用大小两种枕木垫承,滑板上竖置架承船体的木墩,两两相对,间距不等,构成一个造船台。船台中宽1.8米,船台滑板与枕木没有用钉或榫卯固定,故宽窄可随需要调整。已揭露出长29米,呈水平状,东端已到尽头。往西88米处钻探仍见滑板,估计船台的长度在100米以上。2号船台居中,中宽2.8米,仅揭露出一小段。北面第3号船台未揭露。船台木料经鉴定,木墩用格木,滑板用樟木(香樟)和格木,大枕木用杉木,小枕木用蕈树(阿丁枫)。格木质坚可承重压,樟木耐腐,杉木有弹性,宜作垫枕。按船台现存的宽度推算,两船台可分别建造身宽5-8米,载重25-30吨的木船。


在1号船台南侧揭露出一部分造船木料加工场地,场地上有造船的剩板余木,靠西边有一个由木桩、横木构成的“弯木地牛”(井字形木架,用来烤弯造船木料的设备)。船台区及加工场地上散落着大量炭屑和小木片。另外,在1号船台还出土有铁凿、铁锛、铁挣凿、木垂球、磨刀石等造船工具。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为未来而发掘过去——田野发掘技术的讨论
作者近照三个多月的发掘,笔者深刻体会到前辈们所说“考古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中的真义。一方面,我们破坏了这些地层和遗迹,但另一方面我们通过这样的破坏,像一个艺术家一般“重建”、“刻画”出当时当地的面貌。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9:52:410000杂肋龙:欧洲大型恐龙(长9米/前肢极为短粗有力)
杂肋龙是一种坚尾龙类下的斑龙科恐龙,诞生于1.68亿年前-1.65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体长普遍可达9米,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前肢手臂短粗且硕大,这是非常原始的兽脚亚目恐龙的特征,第一批化石是在欧洲的法国发现的。杂肋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9:33:090000这种东西是古今老人都爱用的器具,但古人更喜欢,它是什么?
搔杖为什么叫“谈柄”?本文作者倪方六古人的生活用具很多,如果要找最少不了的,会是什么呢?搔杖应该列入其中。所谓“搔杖”,就是俗话说的痒痒挠。为什么会是痒痒挠,由于古人洗浴没有现在方便,皮肤瘙痒是常有的事,痒时用手挠不到,别人又不方便,遂有了搔杖的发明。别看搔杖不起眼,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表现可不一般,具有特殊的内涵和价值。(带着痒痒挠的古人)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08:47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杨家湾汉墓
西汉文景时期的两座大墓(原编号为4号墓、5号墓)。在陕西省咸阳市郊杨家湾村附近,距汉高祖长陵(见汉代帝陵)较近,推测是长陵的陪葬墓。墓主是当时的高级将领。1970-1976年陕西省文管会、博物馆和咸阳市博物馆发掘。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40:340000东阿鱼山曹植墓 陪葬品少得可怜 28块遗骨至今下落不明
曹植,字子建,乃曹操之子,他才华出众,口才极佳,文学造诣非常高超。然而,他却未能继承父业,而是被边缘化,一生郁郁不得志。让我们一同探索曹植的陵墓及其陪葬品的发现与研究。1951年6月,考古学家开始对位于山东东阿鱼山的曹植墓葬进行清理工作,然而,他们却遭遇了令人沮丧的情况。当地传闻称:“破开曹子建,富了九州十府一百单八县。”然而,事实却出奇的令人失望。曹植的墓葬十分不起眼,陪葬品也十分简陋。我要新鲜事2023-09-20 20:49: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