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姓“皇”,起名“太子”,皇家啥反应?南朝一皇帝的做法绝了
古人取名选字的规则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新的学年开始,有关新生名字的话题就多了起来。如何给孩子起一个好听,又有意思的名字确实不容易。

在古人眼里,给孩子取名是一件相当严肃和重要的事。起名那天,要抱着孩子到宗族祠堂里,对着先人的牌位取名。因为古人觉得,取名是父亲教育孩子的第一堂课,即所谓“谨其始而教其终身”。
到秦汉时,已形成了一套起名程序。据《礼记·内则》,取名前,丈夫会代孩子说“钦有帅”,取名后妻子代为回答“记有成”,这三字是必须要说的,意思是,我将恭敬地遵循善道,记着父亲的话,将来有所成就。

当然,《礼记》中的一套取名程序,并不是古人给孩子起名的例行程序,特别到后来,没有多少人家会那么古板地遵守,但书香门第还是有讲究的。
取名的关键是选好字。
《礼记·内则》记载了这样的选字原则:“凡名子,不以日月,不以国,不以隐疾;大夫士之子,不敢与世子同名。”意思是,给孩子取名字,有注意,日、月、国名、病名都不能用,也不能取和太子一样的名字。

说到“太子”,有一个笑话。清代学者赵翼《陔余丛考》(卷四十二)“命名奇诡”条中有一故事,南朝刘宋孝武帝时,有个小公务员姓皇,取名“太子”,人称“皇太子”。孝武帝听说后做法绝了——“移其点于外,改为‘犬子’。”
“犬子”笑话说明,名字不能乱起的。鲁大夫申繻先秦取名规则说得更具体,他归纳出五点:“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这是《左传·桓公六年》中所记,当时桓公的太子出生,遂咨询申繻怎么给太子取名,申繻当即说了这一番话,还具体解释道:“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
“信”、“义”、“象”、“假”、“类”,这一取名基本规则,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申繻还提出具体的选字方法:“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为什么呢?先秦人已开始讲究避讳, 如果用国名、官名入名,将来死后很麻烦,因为要避讳,死人用过的字就不能再提,所以“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
孔子名“丘”,其名就是按“以类命为象”的原则取的。孔子生下后头顶长得特别,凹了下去,即所谓“圩顶”,遂取名“丘”。孔子又怎么给儿子起名字?他生了儿子后,恰好鲁昭公赐他一条鲤鱼,遂给儿子取名“鲤”,这又是按“取于物为假”的取名原则起的。

申繻的取名选字思想,反映了先秦人的起名风俗,即讲“避讳”。
中国封建地姓名避讳风气大流行,源头实起于先秦。实际上,很多时候并未得到尊守。如晋成公生下屁股黑,起名“黑臀”,楚公子胳膊黑,起名“黑肱”,与“不以隐疾”的取名原则是有冲突的。

先秦时,殷王族喜欢用生日的天干起名子。《白虎通·姓氏篇》称,“殷尚质,故直以生日名子也。”如商殷的开国君主成汤,便取名“天乙”;最后一位君主纣王,取名“帝辛”。
这种爱用天干入名的风尚,到周秦时代很有影响力,为时人所喜欢。

欢迎订阅“梧桐树下戏凤凰”专栏,内容更精彩——
回眸:2012NBA季后赛之热火的坎坷夺冠路(一)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3:49:360000新发现 | 良渚早期发展阶段的重要突破——浙江北村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作者:姬翔陈明辉王宁远2019年4月至12月,因配合瓶窑镇小城市改造凤都路延伸项目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良渚遗址保护区以南进行了大面积的调查和勘探,在距离良渚古城南城墙以南2公里处,发现了北村遗址。北村遗址所在位置北村周边遗址分布图(无聚落组)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1:40:100000盗墓者遇到不腐女尸会咋想?“就像刚睡着一般”,那感觉终生难忘
原题:英国人斯坦因西域盗宝秘闻(二)本文作者倪方六上一篇聊了斯坦因在中国西域“探险”开头,他与当地的“找宝人”(盗墓者)走到了一起,但在此后的西域活动中,才正式开始雇用中国人盗墓。⊙楼兰古尸体前的感慨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56:480000艾伯塔角龙:加拿大大型食草恐龙(长6米/7000万年前)
在几千万年前的恐龙时代,恐龙的种类和数量是极多的,而在这里面最不缺的就是大型食草恐龙,其中著名的角龙类恐龙,比如今天要介绍的艾伯塔角龙,它体长可达6米,头上有三只角,头后有长的头盾,不仅防御力惊人,攻击力也很强大,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艾伯塔角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2:03:410000河泊所遗址——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西南缩影
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高原地区,自古就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而滇中湖区凭借优越的自然环境,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有人类的稳定聚居;至青铜时代发展出高度文明的“石寨山文化”;汉武帝时期,这里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在此过程中各民族不断融合,使得这里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前沿地带。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4:42: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