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冒出阵阵黑烟,考古队扔进只活鸡,进入后专家捶胸顿足
郭沫若最想挖的古墓,冒出阵阵黑烟,考古队扔进只活鸡才敢进
郭沫若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他不仅是文学家,还是一名历史学家,尤其是在考古学方面颇有研究。作为一名文学家他对国之瑰宝《永乐大典》一直怀有执念,这是一本巨大的“百科全书”,堪称旷世经典巨作,但是它的副本多在战乱中佚失,所以郭沫若一直有种强烈的渴望,那就是在有生之年找到《永乐大典》的正本。某日,郭沫若得到一个消息,据称《永乐大典》可能藏在万历皇帝的定陵,于是考古界挖掘的第一座皇陵就是从定陵开始的。

1956年,考古队开始着手发掘定陵,但是那时候还缺乏考古经验,几天过去了,连地宫的入口都找不着。无奈之下,一位老专家叫来一个学徒,叫他闲着没事就在周围拓字,将见到的所有文字都记下来。某天,这位学徒找到了3个字,但他第一个字不认识,于是就去请教老专家。结果老专家见到后开怀大笑,原来这3个字是“隧道口”,也就是说这就是地宫的入口,至此考古队终于摸着定陵的门。
接下来考古队与民工开始了挖掘,那时条件简陋,没有先进的机器,全靠人力生挖。最后终于挖到了一个小石碑,上面写着“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也就是说找到金刚墙才算真正找到地宫的大门。接下来的发掘比较顺利,不久考古队终于挖到了金刚墙。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这面金刚墙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结实,相反几块砖还出现了松动,考古队长没怎么费力气,就从墙上拔下一块砖。
令所有人猝不及防的是,拿掉一块砖之后,地宫里突然冒出阵阵黑烟,还伴随着一股呛人的气味。那时考古队还没有发掘皇陵的经验,大家担心墓中会不会出现影视剧中的场景,里面布满了各种机关,或者放出毒气等等,简直不敢想,所以大家也不敢草率进入地宫。那怎么办呢?后来有人提议送只活鸡进去试探下。
于是考古队连忙派人买了只大公鸡回来,从金刚墙上的洞扔进地宫,之后大家在外面等了7天,直到第七天,大家还听到公鸡在里面打鸣,才敢陆续进入地宫。
不过后来的发掘证明,这次考古挖掘简直是考古史上的一场灾难,因为当时的技术太落后,尤其是针对文物的保护技术几乎还没什么概念,大量文物一出土,由于瞬间的氧化作用而被破坏,令人痛心疾首。更令郭沫若受不了的是,找遍了墓中的每一个角落,也没发现《永乐大典》的影子。

《永乐大典》不在定陵,那会在哪里?此时流传出一种说法,那就是《永乐大典》在嘉靖帝墓中。因为根据史料记载,嘉靖帝非常喜爱《永乐大典》,并不惜花费巨资命人抄写一份,但是还没抄完,嘉靖帝就驾崩了。隆庆帝即位后,命人赶工继续抄写,直到完工后将副本留下,把正本陪葬在父皇的墓中。
那《永乐大典》真的藏在嘉靖墓中吗?郭沫若对此坚信不疑,但是鉴于发掘定陵的失败教训,国家否定了继续挖掘嘉靖皇陵的计划,所以《永乐大典》藏在哪里至今是个谜…

节气已过雨水,古人为什么用“春”字来定义四季中第一个季节?
古春字为什么写成“萅”?本文作者倪方六“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转眼,年过过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雨水”也过了。也就是说,虽然现在仍寒意逼人,但已是确确实实的春季。(雨水节气以后,雨天增多)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08:140000半山石塘战国墓:杭州城外的国宝诞生地
半山石塘战国一号墓位于杭州城东北郊石塘村黄鹤山西麓。1990年下半年当地砖瓦厂取土时无意中发现这座埋有价值连城宝贝的战国时期墓葬。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04:350000通过手抄族谱发现山上祖坟,认为有宝,从劳务市场找4民工帮盗墓
根据族谱找到清朝祖坟盗掘本文作者倪方六中国人家族观念很重,过去家家都会有本“家谱”,俗语“不靠谱”中的“谱”,原本指的就是家谱。家谱也称“族谱”,上面会记述源流、堂号、世系等内容,还会记载祖坟信息,有的连祖坟的朝向、下葬日期都记的一清二清。家谱上记明祖坟位置所在,本是为方便后人前往祭祀,认祖归宗,却不料有后世不孝子孙,将其当成了“盗墓指南”。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31:370004朱元璋到底长啥样?日本人抢走朱元璋老家寺内古像,上绘真实相貌
朱元璋出生与修陵的传说本文作者倪方六有关朱元璋的故事,大概每个南京人都能韶上一大堆。一般人都认为朱元璋嗜杀成性,实际上开国皇帝谁没有两手?民国学者王焕鏕辑《明孝陵志》,是一本专门记述朱元璋死后事的书籍,从这本书中搜集到的史料里笔者发现,朱元璋并不是什么坏人,倒是一位移风易俗的好皇帝。与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一样,朱元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30:3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