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陪葬墓中哪位大臣墓的地位最高?此人原先并非李世民的心腹
魏征墓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前面“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了几个唐太宗李世民昭陵的陪葬墓(如《一贵族少妇墓挖出盗墓者不要的少见随葬品,分析她生前有特殊癖好》一文)。唐太宗的陪葬陪有多少座?《旧唐书》、《新唐书》记载74座,《唐会要》载155座,《长安志》记载最多,为165座。但在现代考古中发现,实际陪葬数量远超此,现代考古已发现近200座,可见当时凡有机会和条件的,都以陪葬唐太宗为无上殊荣。

这么多陪葬墓中,哪座等级最高?或者说享受的陪葬地位最高?当是魏征!
魏征是唐太宗的重要臣僚,为太宗贞观朝重要策划人和决策人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忠贞谏臣之一。魏征辅佐唐太宗17年,为巩固唐朝江山,倾尽毕生的精力。生前他称:“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

这一做人和为臣原则,受到了唐太宗的赏识和同僚的肯定,难能可贵。今天又能有几个人做到?
魏征字玄成,唐城(今山东掖县)人,少时孤贫,喜欢读书,涉猎甚广,一度出家为道士。乱世出英雄,魏征在隋末参加了瓦岗军,是瓦岗军首领李密的军师。瓦岗军起义失败后归唐,服务于太子李建成,并成为心腹,拜为“洗马”。

玄武门政变,李建成太子集团失败,与弟弟李元吉均被处死,本与皇位无涉的李世民夺得帝位。此时的魏征,心里应该是痛苦和失落的,因为是李建成集团的心腹,命能否保住都难说,能回老家种田就算平安了。
令魏征意外和感动的是,久闻魏征大名的唐太宗不计前嫌,封他为谏议大夫、门下侍郎、秘书监等职。这一下良禽栖良木,良臣逢明主,中国历史上有了最佳的“君臣组合”,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魏征“耻君不及尧舜,以谏诤为己任”,先后向唐太宗上谏言二百余条,反复以隋亡为鉴戒提醒唐太宗。其名言:“君为舟,民为水,水可载舟,亦能覆舟”,就是引用“古人语”,在这一时期说给唐太宗听的。
因为魏征所谏,无不切中时弊,太宗特别敬畏他,自然君臣关系也非常好。

《旧唐书·魏征传》记载,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正月十七日,魏征病死,时年63。对良臣之死,唐太宗非常伤心,他不顾皇帝形象,哭着对大臣们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为此,唐太宗亲为魏征撰写墓碑和碑文,给魏征极高的葬礼,陪葬在未来自己的陵墓旁边,是离昭陵最近的凤凰山上。而非公主、嫔妃这类血缘、亲密关系的陪葬墓,只有魏征是埋葬在山上的,其他都在山下。可见,魏征在唐太宗心中的地位之高。

魏征墓位于今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40里的凤凰山上,东北距昭陵仅6里。山形中部隆突高约400米,墓室依山凿石即在此处。东西两侧山峰较诸中峰略低,各延伸约三百米,中峰正南低下处,有长约80米的山岭一道,岭最南端有东西相距约五米的土阙一对,土阙高3米,直径5米。

因为整个山的形势,就像奋飞的鸷鸟,故俗称“凤凰山”。田野调查发现,墓南两土阙偏北7米处,有神道碑一通,龟形碑座,碑高3.7米,宽1.3米,厚0.4米。碑头为蟠桃花纹饰,为昭陵陪葬墓中仅有的一例。
值得注意的是,魏征碑为“无字塔”,身正背两面均被磨光无字迹,惟碑侧隐约可辨曾有图案花纹。在唐朝,君臣墓都是有字的,要有碑文。惟一例外的是武则天与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前有“无字碑”。

乾陵的前面并立着两块巨大的石碑,西侧的一块叫“述圣碑(述圣纪碑)”,是高宗的,武则天亲自书写碑文5000余字。东侧的块是“无字碑”,是武则天的“述圣碑”,为她歌功颂德而立的碑,但空无一字。
清乾隆年间《雍州金石记》称:“碑侧镌龙凤形,其面及阴俱无字。"为什么没有字?有人认为,这是武则天生前有意留下历史谜团,功过是非,任由后人评说。

实际上,这是继复位的康中宗李显一时无法给他妈武则天一个合适的历史评价,有极大的难言之隐。一方武则天是他亲妈,另一方面亲妈又是篡位李唐的政敌,怎么说?!
但魏征不同,为什么碑上也无字?下面会接着再说。
欢迎订阅“梧桐树下戏凤凰”专栏“帝王秘事”——
山东建筑工地发现古墓 专家将古墓进行拆解(山东古墓)
山东发现的一个古墓来自于东汉时期的富豪。在2020年的11月份,根据德州相关的媒体报道,在德州地区当地的一个建筑工地里发现了一座古墓,并且火速联系了当地的考古工作人员,经过考古人员的初步判断,这是一座来自于东汉晚期的古墓,距离现在大概已经过了1800年的时间,并且在这个古墓里面还发现了一些壁画进行装饰可以证明这座墓葬的整体规格是比较高的。东汉墓葬我要新鲜事2023-08-26 17:42:570000越南妇女流行头上戴笠,中国侠士也爱这副装束,有什么讲究?
笠,使用最广的雨帽本文作者倪方六“春思淡,暗香轻,江南雨冷若为情。”这是宋代元祐年间文人孔矩《鹧鸪天·却月凌风度雪清》词中的一句,倒颇适合2019年的初春江南。自春节以后,几乎都是阴天,冷雨连连,出行的心情都打折了。雨天,怎么出行?现在人们都喜欢打伞,在过去是贵族的作派,靠劳动谋生养家的人,可没有打伞的,手里拿着伞还怎么干活?所以,除了着蓑衣外,最流行最常见的是戴雨帽。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19:590000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终极预测(秦汉到宋明)
之前已分享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终极预测(先秦篇),接下来我们看看秦汉以后的历史时期考古究竟有哪些项目可以最终入选年度十大考古,这个阶段不属于小瓜平日关注的重点,所以如果有哪些不对的地方多多谅解。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35:530001白起坑杀40万赵军:考古人员挖开坑杀遗址,倒吸一口凉气!
长平位于今山西省高平市境内,是春秋战国时赵国的一座城邑。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在此陈兵百万,展开了战国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最后的结果是秦军战胜了赵军,俘虏了赵军四十余万人。秦国的统帅白起怕这些投降的赵军作乱,除了将其中240名未成年的赵军放回国之外,对于其他俘虏全部坑杀,史载"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我要新鲜事2023-05-29 20:35:0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