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359

山西一东周夫妻合葬墓发现关系特殊殉葬男女,两人面对面同居一室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47:360

山西定襄一处东周墓地的发现与发掘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墓葬考古总会有奇奇怪怪的发现,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聊聊从一座先秦东周古墓中看到的少见现象。

1980年代以后,中国各地都在大搞建设,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对砖瓦的需要量都是大增,相对应的是,各地兴建了众多大大小小的砖瓦厂。砖瓦厂与考古有什么关系?关系很大。原来,砖瓦厂一般都选址在易取土、非良田的地方,这样,当地的泥堆、坡岭、土墩、高岗这类不宜种植的高坡、荒地,就成了理想的砖厂厂址。

(砖瓦厂)

而这些地方,恰恰是古墓葬所在,为什么“砖瓦厂挖出古墓”新闻很多,就是这么一回事情。

1995年8月,在当时的山西省定襄县官庄乡中霍村附近也建起了砖厂,因为这个地方俗称“金桥岗”,这个砖厂就起名“金桥砖厂”。

一天,砖厂推土推出了一批青铜器,忻州市文物管理处接到消息后,根据一般经验,估计会有重要发现,立即派人赶往现场。原来,出土青铜器的是一座东周古墓,遂组织人员进行清理。

(河南东周墓考古现场,与本文无涉)

这不应该是一座孤墓,考古队又组织人手,在周边进行了较大面积的考古勘察和钻探。结果又了发现4座古墓葬,并进行了考古发掘——共5座墓,后来发表的考古报告定为“东周时期墓葬”,有“北方戎狄文化特点”。

定襄县为山西省忻州市所辖,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历史悠久,已发现了属于龙山文化时期的西社、横山、白村等新石器时代遗址,还有西汉阳曲古城遗迹。阎锡山的老家也在定襄县。

中霍村位于定襄县城正南略偏西9公里处,墓地在中霍村正南1公里,北枕滹沱河,南依从蒙山,牧马水前绕。丛蒙山亦称丛象山,海拔约2100米。墓地属丛蒙山北坡山脚丘陵地带,俗称“金桥岗”,是古代堪舆家眼里的一块风水宝地。

(定襄城塑)

从考古发现来,先秦时这一带已有人类文化活动,在墓地周围地表都散见有龙山文化遗存。

发现的五座墓排列有序,其中编为M1与M2位于墓地西侧,两墓一前一后;M3、M4、M5位于墓东侧,三墓并列,距M2约18米。这几座墓的墓主生前应该有关联。

虽然墓的规模不是很大的,也无墓道,但竟然使用了活人殉葬,可见墓主在当年是有地位和财富的。

(M1平面,剖面示意图)

如M1墓,墓室高0.9米,由外及里由石椁、两层木椁和木棺共四层组成,棺置于内椁中央,棺内墓主人的骸骨严重腐朽,仅残留粉末。依据残痕推测葬式为头北脚南,仰身直肢。棺底垫0.1米厚的黄黏土,下葬前夯打过,十分坚硬。

墓主人左手旁有铜泡1件,在内外椁室间东北角有殉葬人1名,仅留有头和部分肋骨。根据头骨观察,殉者为女性,年龄40岁左右,也许是当年墓主人的生活女侍。

地位最高的,应该是编号为M2的墓葬,发现了3个殉人。

(M2墓3名殉人位置,见红圈内)

M2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40度,南北长6.2米,东西宽3米。发掘时墓口已遭破坏,残存深度4.8米。石砌墓椁,正中为墓主人木棺1具,里面发现了墓主人尸骨。

墓主呈仰身直肢葬,头北脚南,骨架已朽成粉末。胸部左侧有一大串装饰品,由玉珠、玉串珠、料器串成;头部有包金饰物;胸部有玉扣1枚;嘴里有玉含;耳部有玉耳坠。

墓葬室南端过道,长0.84米,宽0.9米,内置随葬品青铜器。

(晋国青铜器三足酒尊,与本文无涉)

过道以南还有一石砌的殉葬人的墓室,东西向,东、南、北三面石砌,西面由夯土夯实,未用石砌。墓内放置木棺一具,内葬殉人1名,仰身直肢葬,头东脚西,已朽成粉末,无随葬品。

在墓主墓椁北壁,还紧连着一殉葬人的墓室。为土圹竖穴,内置木棺1具,内殉葬人2名,均头东脚西。

这两名殉人的关系特殊:北面为男性,仰身直肢葬;南面为女性,面向男性侧身葬,均无随葬品。

(先秦贵族夫妻,现代影视再现)

推测认为,这对殉葬的男女,死后同居一室,生前应该是一对夫妻——这对夫妻应该是墓主的家奴,生前一心事主,主子死了还要被活杀殉葬。当然,也不能排除自愿殉葬的可能,但种可能性很小,特别是夫妻,过得好好的,不可能一起想死的。

那么,M1与M2两座墓之间又是什么关系,根据先秦时夫妻同墓异穴的葬俗,和紧密的位置关系,这应该是一对夫妻异穴合葬墓,男墓主的身份大约相当于中原地区大夫一级的人物,至少当年也是那里的土豪。

(秦汉夫妻,现代影视再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