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者精准挖开唐太宗最疼爱女儿墓室,翻撬棺床,把棺材板当劈柴
唐长乐公主墓发掘记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我聊了唐高祖李渊的陪葬墓房陵大长公主墓。房陵大长公主是李渊第六个女儿。这篇文章要说的是长乐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第五个女儿,及其墓的发现。

长乐公主,是李世民第五个女儿,为长孙皇后所生,名“丽质”。李世民对这个女儿特别喜爱,《旧唐书·后妃列传上》是这样说的:“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及将出降,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
意思是,唐太宗非常喜爱皇后所生的长乐公主,到她准备出嫁时,遂下令有关部门给她准备嫁妆陪送,数量要比长公主多一倍。这位“长公主”就是李渊的女儿房陵大长公主,又叫“永嘉长公主”,是长乐公主的姑妈。
这事还引出了“臣上谏”与“君纳谏”的故事。

曾任谏议大夫的魏征听说后,上谏表示不妥。理由是,长公主应比公主的地位尊贵,情份虽然有差别,礼仪上却没有等级之别。假如让公主的陪嫁待遇超过长公主,道理上恐怕讲不通,希望陛下考虑。
李世民回去后,把这些话告诉了老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对魏征的言行,大为感慨,认为魏征能以大义克制君主的感情,可以称得上是正直的国家栋梁之臣,她劝李世民接受这一意见,还派人给魏征家送去了五百匹帛,以示赏赐。长孙皇后这个反应和举动,不只魏征没想到,也大出大家的意外。

李渊有19个女儿,李世民有21个女儿,对长乐公主还是偏心的,在封号中使用了“长”,这是很尊贵的字,是长乐公主姑妈的封号用字,按照道理不宜用的。
长乐公主下嫁时,嫁妆到底陪了多少,史书上没有交代,嫁给了谁有说法。虽然李世民极喜爱这个女儿,但史家并没有如李世民那样偏心而对她多用笔墨,《旧唐书》无传,《新唐书·诸帝公主列传》提到了,但也极简短,记载称:“长乐公主,下嫁长孙冲。”

长乐公主生在帝王家,生前享受殊荣,但她没有多少福命,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八月就死了,时年仅23岁,并于同年九月,陪葬于昭陵。
2009年长乐公主墓我曾去考察过(这次考察很难忘,因为我当时花三四千元新买的手机被偷了),该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烟霞乡陵光村,西北距昭陵陵山仅约1000米。在考古发掘前并不知道是长乐公主之墓,发掘后才弄清楚的。

怎么想起发掘长乐公主墓?缘于盗墓事件。
1980年代改革开放后,大陆文物市场兴起,也催生了盗墓者。当时全国各地都有盗墓活动,陕西自古就是盗墓者的天堂,那么多汉唐帝王陵附近自然少不了盗墓者的身影。1986年2月,盗墓者将长乐公主墓精准挖开了。盗墓者从墓室顶部撬开券砖,从穹隆顶下沿西南角入墓室,这伙盗墓者业务水平不一般。

在这种情况下,经报上级批准,于1986年8月至11月,由昭陵博物馆对该墓进行了清理发掘。
在发掘过程中发现,长乐公主墓古今多次被盗。
在墓道东北角有一处明显盗洞,盗洞直下;在第一、二天井和第一、二过洞东西两壁,均留下寻找壁龛而挖掘的痕迹,可见盗墓者是老手,对唐墓结构和随葬品摆放位置很了解。

盗墓者曾打开了第二天井,在天井口向下1米处的西南角,墓壁破坏严重,下面还有堆有不少残砖碎瓦。 再往下3米多,还发现釉陶猪残片和墓志的右上角。
令人不解的是,在甬道口和第四天井,都有大火焚烧的痕迹,这是为什么?至今是谜。
从地宫现场遗迹分析,这把火是古代盗墓者干的。那燃料哪来的?从第一道石门附近出现一些棺木朽块来分析,盗墓者应该是就地取材,把长乐公墓的棺材当劈柴烧了。


这把大火的直接后果是,把第四天井填土烧塌了。
因为多次被盗墓者光顾,考古人员进入棺材所在的墓室后发现,宽大的石棺床上不见棺材,长乐公主的遗骸也早已不存。如今游客参观时看到的人骨,那是不是长乐公主的,应该是从外面弄来做“道具”给大家看的。
棺床位于墓室的西半侧,由12块青石砌成,长约3.8米,宽约2.1米,厚约0.17米。

当年考古挖掘时,除东边两大块石条在原位以外,其他石条均被撬起或砸碎,杂放于乱砖之中,乱砖中发现有几块腐朽的棺材板。
盗墓者为什么这么狠?这伙盗墓者太精了,他们并不是想破坏棺床,而是想寻找下面可能存在的随葬宝物。

千年古墓挖出46名少女尸骨 身体为什么会发绿光?(绿色尸骨)
尸体呈现绿色是因为在表面有一层涂抹物。在前些年江西的一个农民在自己家里挖地的时候就挖到了一些陶瓷碎片,帮他把这个事情告诉自己村长之后村长也联系到了考古的部门。在这个之后就发现了这是一个体量还算比较大的墓葬,最让人以获得一点就是在挖开之后可以看到里面一共有46个棺材,而且这些棺材身上都在散发绿色的光芒。绿色的尸骨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7:25:310001现代盗墓者碰到最凶险流沙墓,用特殊盗法得手,技巧不输古代盗贼
西安北里王村西汉大墓考古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2018年,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办北里王村北侧,发现了两座西汉末期大墓,这两座大墓很快引起了国内考古圈的注意。一是因为墓主的身份特殊,生前地位非常,疑是西汉末年新朝皇帝王莽的老丈人“宜春侯”和丈母娘。再是使用了积沙墓,也就是民间所谓的能活埋盗墓者的流沙大墓,显示了极高的造墓技术。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38:020000过去农村下葬前一天必有一活动,天要黑时才开始,否则不尊重亡人
传统丧事中的“送程”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传统丧事有很多忌讳和讲究,有些风俗至今仍在农村地区流行。下葬的前一天,叫“正吊日”,正吊也叫开吊,允许各路亲友前来向死者作最后的告别。这是整个白事活动中最重要的一天,丧家要桌席酬谢宾客邻里,这叫“办事”或“办大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50:1100019觉得盗墓累人还要本钱,拉好友直接盗博物馆,惊动公安部
屈原纪念馆藏品被盗案破案经过本文作者倪方六文物盗案没有破,被盗文物却在国际拍卖行拍卖了,这事说起来确实尴尬,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以前文物走私活动有多么严重。屈原纪念馆珍贵藏品被盗案,事发1988年。那时候正是中国大陆文物走私兴起之际,改革开放好几个年头了,大家都向“钱”看,讲究跑步“钱”进,所以包括盗墓在内的文物犯罪现象多发。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32:560000三秦遗珍:从“席镇”到文房“五宝”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二楼“盛唐气象篇”展厅里,有一只酷似鼠标的兔子文物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文物呈米黄色,兔子呈俯卧状,头前探,后身弓起,一对长耳贴伏于胸前。这件文物就是“滑石兔”。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59: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