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坚:河套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的考古学观察
文/吴忆雯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河环沙碛,五原秋草,龙城飞将,胡马阴山。
2016年12月22日,中正大学历史学系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的魏坚教授前来进行专题演讲。魏坚教授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考古学科评议组成员。此响应逢甲大学历史与文物研究所邀请来台,担任客座教授。魏坚教授多年来专注于原始文化研究、北方民族考古,以及蒙元时期考古学文化遗存发掘和研究。
此次以“河套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的考古学观察”为题,就战国秦汉阶段中原政权在这一区域所置军事防御体系的文献记载,参照考古调查发掘的诸多实物资料,对内蒙古阴山、河套地区发现的部分塞防设施,做一考古学的考察与介绍。魏坚教授指出该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成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互发生和不断冲击碰撞的地带,也成为有史以来中原王朝和北方民族政权之间的必争之地。战国以降,为了抵御北狄与匈奴的南下侵扰,作为“冠带之国”的秦、赵、燕三国,都曾不惜耗费大量人力和物资,在北部沿边筑长城、设障塞,以图自保。秦汉王朝建立以后,为了占有阴山、河套这处极具军事意义和经济价值的战略要地,更是在河套地区兴城障、设郡县,移民屯垦,并在阴山南北大规模地修筑长城。

藉由不同时期长城构筑的地域和方式的选择,是和当时中原王朝的国力和需要,以及汉匈力量的消长相适应的。在河套地区考古调查和发掘的古城遗址和大量墓葬,反映了当时中原王朝的行政设置和屯垦戍边的边关生活场景。特别是西汉中期以后,河套地区形成了社会生活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文化交流不绝,农牧业生产得到发展的大好局面。这种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升平景象,并一直持续到西汉末年。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战争只是政治的一种极端化了的表现形式,战国秦汉时期的河套地区,政权间的和平交往,民族间的交流融合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主旋律。
考古学的研究方式与研究成果,是历史学用以借镜和左证的“姊妹学科”。特别是在“传说”阶段,考古出土的材料和报告,是提供历史学家叙事建构的重要素材。

互动环节:李昭毅老师点评
史上最好色的变态盗墓者,爱玩死人骨头,专盗名人骨头收藏,
原题:服丧也要女人陪“值班”的盗墓者本文作者倪方六上篇文章说了东晋名将、淝水之战总指挥谢安墓被盗的事情。这里就来说说盗墓者。梅岭风水好,谢安下葬若干年后,其子孙并未能继续兴旺发达。随着东晋的灭亡,谢氏家族的荣耀也开始褪色了。尽管如此,由于谢安生前良好的口碑,甚得民心,其墓还是安全的,一般民间盗墓贼有贼心,却无贼胆。但到了南朝陈时期,谢安墓遭殃了,被人扒开了。图:盗墓现场,盗洞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48:190001甘肃挖出唐太宗家的祖坟,墓志所记颠覆唐史,但专家问“真的吗”
大唐祖坟在甘肃哪?本文作者倪方六“甘肃挖出李姓大唐王朝的祖坟!”真的假的,到底怎么一回事情?大家都知道,大唐王朝的祖坟是永康陵,在今陕西省三原县境内,陵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世民的曾祖父李虎。千百年来并没有人怀疑过这座陵墓的地位和存在。但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的发现,让事情发生了变化。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57:190000苏尼特龙:亚洲大型食草恐龙(长9米/距今6500万年前)
说到恐龙,相信大家都认识不少,但也只是认识比较有名的,比如关于恐龙的10个世界之最中的十种特殊恐龙。今天,为了丰富大家的恐龙知识,小编为大家介绍一种冷门龙,它就是苏尼特龙,一种体长9米的大型食草恐龙。苏尼特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5:16:170000大学教授破译战国文物 揭开甲骨文的谜团(战国文物)
通过甲骨文可以发现夏朝真实存在。我们知道越是久远的历史,越是久远的文物就越是难以破解。尤其是和当代文字有很大区别的甲骨文,在研究起来更是有很大的差距,哪怕是一些知名的教授都有可能无法完全的破解,而在之前清华大学的考古专家研究团队破亿了战国时期的文物,揭开了一个甲骨文所隐藏的千年谜团。也揭开了夏朝的秘密。夏朝的存在我要新鲜事2023-07-09 12:19:520000铜熏炉里的“长生不老术”
铜熏炉里的长生不老术文/吴甜甜、倪方六名称:鎏金银竹节铜熏炉年代:西汉时期出土地:1981年出土于陕西省兴平市茂陵东侧从葬坑收藏地: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价值:国宝级文物长生不老,是自古以来人类的美梦,见诸于许多史料记载和文学作品中,至今也可以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找到类似的故事情节,求仙指点亦或炼丹制药以求羽化登仙。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59: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