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国宝:芝加哥收藏家和博物馆的故事(六):罗素·泰森的收藏
自成立至今,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回顾历史,20世纪上半叶堪称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历史上的辉煌时代,杰出的芝加哥收藏家们的慷慨捐赠使博物馆的亚洲艺术收藏体系得以创立和丰盈。
窑火天工•泰森的收藏
与博物馆结缘最久、收藏门类最为丰富的当属房地产大亨罗素·泰森(Russell Tyson,公元1867~1963年)。泰森1867年出生于上海,其父乔治·泰森(公元1832 ~1881年) 曾任亚洲最大的航运公司之一旗昌洋行(原址位于今上海外滩) 的执行合伙人。虽然泰森在幼时已随父母搬至波士顿,但家中的艺术品收藏氛围熏陶了他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他赠予博物馆600余件精美的中国艺术珍品,囊括陶瓷、织物、青铜器、玉器、石器、漆器、绘画、家具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陶瓷藏品(含实用器与冥器) 。其所藏的宋瓷精品连连,数件珍藏令人印象深刻,如一件宋青白瓷梅瓶,上刻孩童攀爬,中心饰以花卉,又如一件吉州窑瓷碗,其斑驳的蓝釉似为烧制时偶得。

北宋 青白瓷梅瓶 高41.9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44.596a-b)

南宋 吉州窑瓷碗 高5.6厘米,径17.8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44.597)
罗素·泰森捐赠品选粹

宋 青白釉鸭形熏炉 高19.1厘米,径15.1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41.963)

北宋 青白釉牡丹纹花口碗 高5.6厘米,径19.7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64.856)

南宋 吉州窑木叶纹斗笠盏 高4.9厘米,径15.3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64.840)

金 耀州窑牡丹纹斗笠盏 高7.9厘米,径21.3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64.779)

晚唐/五代 越窑刻划莲纹碟 高2.5厘米,径13.8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1964.776)

金 磁州窑红绿彩莲花纹碗 高4.1厘米,径15.8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42.535)

北宋 磁州窑柿红釉斗笠盏 高3.7厘米,径12.9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1964.782)

宋 建窑兔毫盏 高6.8厘米,径12.1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1964.800)

隋 绿釉贴花壶 高41.6厘米,径23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1.299)

隋 白釉双联瓶 17.5×10.7×7.3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1964.875)

隋/唐 白釉烛台 高20.1厘米,径19.6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1950.1633)

唐 白釉净瓶 高29.3厘米,径13.6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0.1634)

唐 白釉贴花水注 高33厘米,径15.8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64.699)

唐 白釉瓶 高22.5厘米,径10.6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1964.871)

唐 蓝彩盖罐 高21.1厘米,径23.4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1954.462a-b)

西晋 越窑狮形烛台 7×10.6×6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4.470)

唐 武士俑 高96.5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43.1139)

北宋 龙泉窑狗钮盖罐 高31.7厘米,直径15.1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1964.783a-b)

北宋 磁州窑黑釉铁锈花瓶 高28.6厘米,径19.8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1950.1635)

西夏 磁州窑剔花梅瓶 高35.6厘米,径18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1954.457)

北宋 磁州窑剔花行炉高32.1厘米径27.8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44.595)

北宋 磁州窑剔花执壶 高25.1厘米径16.5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1950.1631)

北宋 磁州窑剔刻牡丹纹枕 22.9×30.3×13.6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1945.298)

金 磁州窑人物故事图枕 14.6×32.6×16.5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1946.945)

金 磁州窑牡丹纹瓷枕12.5×40.5×28.2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1946.943)

金 磁州窑虎枕 高35.6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1964.858)

金 磁州窑类型孩儿枕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64.1242)

明宣德 青花束莲纹花口盘高5.5厘米径27厘米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1955.1204)

明正德 青花缠枝龙纹碟 径19.9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64.673)

明正德 绿彩赶珠龙纹碗 高8.9厘米,径20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1964.655)

明正德 黄地绿彩赶珠龙纹碗 高9.5厘米,径15.3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1951.301)

明正德 黄地绿彩云龙纹执壶 高13.2厘米,径8.6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4.473)

明嘉靖 红地绿彩云龙纹碟 径15.3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64.679)

明嘉靖 黄地青花缠枝龙纹大盘 高11.4厘米,径79.3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64.739)

明嘉靖 青花蓝地白龙纹碗 高11.8厘米,径28.5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64.672)

明万历 绿彩八卦龙纹尊 高22.6厘米,径14.8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64.690)

明万历 五彩龙纹六角盖盒 14.6×14.5×13.9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51.300)

明万历 五彩鸳鸯莲池纹蒜头瓶 高53.9厘米,径26.4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64.692)

明 青花四艺图罐 高35.6厘米,径40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64.693)

清康熙 青花高士人物纹碟 径18.3厘米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1964.677)
本文摘自《美成在久》第23期《群星闪耀时:芝加哥收藏家和博物馆的故事》
作者Elinor Pearlstein(潘思婷)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研究员 译者:秦苓育
关于山东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思考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1:37:560001古代女子殉葬 为啥要把双腿打开(古代陋习)
双腿打开是因为女子死前在挣扎。殉难是古代封建时代一种极其残酷的制度,一提起它就让人不寒而栗。这一制度是我国丧葬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最受批评的部分。这种制度自商朝以来就出现了,当权者会命令一些人死后与他们葬在一起,这些人大多是小妾、婢女、宦官等等。然而,当现代专家发现考古学时,古代埋葬的大多数女性都有成千上万种姿势,她们的腿是张开的。这是什么原因?活人埋葬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2:11:590001白垩纪植食角龙:野牛龙 仅美国蒙大拿州发现(形似犀牛)
野牛龙诞生于白垩纪末期,又被称为爱氏角龙,属于植食性恐龙,最大的特点就是脖子上有个非常宽大的颈盾,并且鼻子尖上还带有犄角,看起来很像犀牛,身长普遍可达6米左右,喜欢群居生活。野牛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0:27:550000考古家在3500年前的葬祭庙发现两木乃伊,82年后,一颗牙齿露秘密
自古以来,至高无上的皇权一直被男性统治者紧紧地攥在手里。然而,事情总有例外,公元690年,武则天正式称帝,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但武则天并非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王权宝座的女人,早在武则天称帝的2000多年前,古埃及就已经有一位女性登上了法老的宝座,她就是被人们称为"古埃及武则天"的哈特谢普苏特。我要新鲜事2023-04-22 03:26:350000考古队聘盗墓者,包公墓发掘探工出身洛阳盗墓世家,绘出墓葬草图
包公墓地考古疑云本文作者倪方六包公,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清官之一,公正廉明,断案不阿。但是他自己死后葬地却成了谜团,不只一处,难分真伪,至今争议颇多。河南巩义、安徽合肥,两地都有包公墓,谁是真的?两座包公墓均早已被盗,合肥被盗最严重,直接大揭顶,将墓从上到下挖了,这事是谁干的?考古发现包公墓志,为什么没有解决争议,反而出现更多疑问?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40: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