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亡人下葬后丧家须当心两件事,每件都有讲究,过后便平安了
农村丧俗中的“出殃”和“还家”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农村传统白事中,有很多至今说不清楚的风俗,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说说这种现象。
说实话,小时候胆子小,很怕听到这类说法的,觉得有“鬼”。尤其有一次,大概是上初一那会儿吧,下晚自习回家,我在一家刚下葬不久人家附近的路上看见“鬼火”,让我特觉得迷信。

(下葬)
我的邻居出来后,见我吓得直跑,还问我看见什么了。那“鬼火”到底是什么呢,如果是吸烟的人,可我喊了根本没有反应的。夜晚从此不敢在那户人家房前屋后走动,至今回老家都还有这忌讳。
我对民俗的好奇,也就是从这开始的。
在过去农村丧俗中,大大小小的忌讳有几十样,比如人下葬以后的“出殃”说法。
谓为“殃”?灾煞之气。这殃气如一股浓烟一样,会伤害人。下葬以后会从原来停放尸体的地方冒出来,殃气冲到了人或树木作物,会生病枯萎而死亡——现在口头语“遭殃”,就是这么来的,可以“出殃”迷信之久远。

(殃榜)
殃气何时冒出来,是可以预测的。在请阴阳先生开殃榜时,会在七单上写明出殃时间(“殃榜”和“七单”是怎么回事情,见前面文章《农村丧事中亡人忌“犯七”》一文)。在出殃时间,全家人要到别屋内关门躲避。为了让“殃”赶紧出掉,会在停尸过的房子大门边上,靠一根很长的芦柴或竹杆,据说殃气会沿着芦柴上冲,不致四散伤害了家人或邻居。
因为有这说法,所以在农村的大门两边是不能放芦柴或竹杆一类,否则不吉利。
这“出殃”说法是否有道理?自然是说不清的。但有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在农村,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都栽有树,有的丧家会出现某棵树莫名其妙地枯死,而别的树都长得好好的。这现象怎么解释?

(丧家)
人下葬后,丧家除了要“躲殃”, 还要当心“死鬼还家”,过了这两件事情,就平安了。
传人死后,随着棺柩下葬,离开家的亡魂,还会再回家看一次,这就是俗话说的“还家”。
亡魂什么时候还家?阴阳先生也会在“七单”上写明日期,让丧家有所防备。
亡魂还家,一般都在天刚黑时,这时候家里不要开灯,不要惊了亡魂。
亡魂还家后,会到处看看,传亡魂摸了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不好。所以儿女生人既想刚逝去的亲人亡魂能回家看看,但又希望在家不要呆过长时间。

(民俗文化中“还家”塑像,亡人被两阴差押着)
还家有仪式的,在院内或大门口摆一桌酒菜,两杯酒,两双筷。在屋内也供一桌,供桌上摆一杯酒一双筷。外面的酒菜是给阴差的,传亡魂还家,会跟着两位阴差,为了让阴差不为难亡魂,所以要有酒有菜,好好招待。而屋内供桌上的酒菜,才是给亡魂享用的。
有的人家会在大口酒壶里,装一个煮熟的鸡蛋。这又有什么讲究?鸡蛋装在酒壶里,筷子不好夹,而亡魂要吃,就会花时间夹鸡蛋,这样就没有时间在家里乱摸。

(怀殓封棺)
亡魂还家时全家人要躲避到暗处,到了一定时间,暗处的家人会将房间的灯打开将亡魂惊走。过去还会一齐敲锣敲盆碗什么的,将声音弄得大大的,把还家的亡魂和阴差吓走。
丧期内,家人还要为亡魂做一些事情。
在整个“七数里”,即49天内,在家里的供桌上,在生前一样,每天一日三餐不断,给亡人供上。每逢“七日”的前一天和当天晚上则要用三碗水饺祭奠,这叫“报七”。
这报七用的水饺,由孝子承办,但在“六七”这天,则由女儿或侄女家置办,这叫“六七换饭”。这里有一意思,生人在六十六岁时,女儿做要买肉给父亲吃,即所谓“六十六,吃女儿一顿肉”。“六七”换饭,也是女儿表孝心的机会,与生人“六六吃肉”是一个民俗学原理。

(三碗水饺)

(供祭)
还有,下葬后孝子不能外出。
人倒头后,在下葬前,孝子一刻不离开灵堂(棺房),这叫“守灵”。下葬以后,则称“守孝”,孝子可以离开棺房了,白天可以自由活动,但夜间仍要回到原先摆棺的房间,睡在“七单”旁,这叫“伴七”。
顺便说一下,整个“七数里”,对于孝子来说,有很多禁忌:一不进私房(忌夫妻同房),二走路低头,三不能笑,四不参加娱乐活动,五遇见熟人不能先打招呼,六不剃头,七不洗澡,八不洗脚,九不剪指甲,十不坐板凳,只能坐在地上或土块上。

(孝子们)
过了“七数里”,就是正常的“守孝”期,这个以后再聊。
「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庙底沟遗址
▲庙底沟遗址俯瞰▲庙底沟遗址发掘现场庙底沟遗址位于三门峡市区西南青龙涧南岸、韩庄村以北,发现于1955年,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由仰韶文化向早期龙山文化过渡的遗存,其内涵分为仰韶文化和庙底沟二期文化,出土器物以彩陶为主,盆、罐、尖底瓶、鼎、较为典型。▲庙底沟类型窖穴▲庙底沟二期文化房基▲彩陶盆▲庙底沟类型彩陶钵▲庙底沟类型彩陶罐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5:39:170000汉高祖刘邦家房前长棵奇树,刨倒给祖父打棺材,难以置信事发生了
原题:秦始皇在刘邦老家挖沟埋剑断“龙脉”本文作者倪方六秦始皇是相当迷信的帝王,其制造的风水事件,远远不只上一篇说的南京“镇天子气”一起,只不过以这起最为著名罢了。后来灭了秦朝的汉高祖刘邦老家,也曾让秦始皇“镇”过。这篇文章,就来说这此事。图:汉高祖刘邦画像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42:17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凤翔秦墓
东周时期秦国墓葬。主要分布于陕西省凤翔县城西南秦都雍城遗址的南面。年代为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晚期。1976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进行发掘。经勘查和发掘的有三畤原上的秦公陵园和三畤原北的八旗屯、高庄等地的中小型秦墓。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09:170000盗墓贼搭凉棚发现古墓,专家顺藤摸瓜出土大量文物:原来是水墓
都说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但是,很多时候,不仅仅是炒股,盗墓更是如此,高风险高收益。而且,比炒股更为可怕的是,盗墓不仅仅有可能得不到财产,还有可能直接丧命。因此,历代以来,盗墓者都过着刀头舔血的日子。我要新鲜事2023-04-26 20:28:170000王世民:黄文弼的生平及其学术贡献
一生平与学术经历黄文弼,字仲良,清光绪十九年三月初八日(1893年4月23日)诞生于湖北汉川县黄家嘴的一个清贫家庭。父原为木匠,后改业从商,始渐富裕。他在幼年时就读于汉阳府中学堂。1915年考入了北京大学哲学门,适逢蔡元培执掌校政,革除旧习,倡导新风,曾发起成立进德会,黄文弼为该会最早的会员之一,由此奠定其从事学术事业的思想。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