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丧事中亡人忌“犯七”,犯了要“打七”,“拦头打”啥意思?
农村丧事中的“过柒”风俗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一下过去农村丧事中的讲究,我以前已说过不少,大家可以翻翻前面的文章。
这篇,主要讲讲”犯七“与“打七”风俗。

(棺前烧纸)
在农村生活过的网友都应知道,办丧事时会请阴阳先生,根据亡人的生卒年月日时,写“殃榜”,推“柒单”。
“柒单”写在一张方白纸上,出殡后,亡家会把柒单贴在原灵堂的后墙上,并把子孙钉连同扣上的青白线,钉在柒单上方,下没香案,供奉亡人的“神主”和“柒单”——这供桌又叫“柒桌”。
注意,“子孙钉”就是收殓时,将棺盖钉起来时使用时剩下来的一根钉子,这是有意留下的,一般封棺用4根,但买时要买5银,留下一根,这根就是子孙钉。要说明的是,也有用6根的,那买时就要买7根。

(红色漆画棺)

(棺钉,考古出土,如剩下没用则称“子孙钉”)
“柒单”之“柒”是数字“七”的繁体写法,现在都写作“七单”(下文均写作“七单”)。主要写明三个内容:一是亡人的姓名和生卒时间;二是“七数”,把亡人死后的四十九天,分成七个时间段,即“七日”,也称“冥七”,冥七与农历日期相对照,叫“冥阳七数”;三是在四十九天内即在七数里孝子贤孙要履行的丧俗事宜。
这七单似一种“日程表”,相当于丧事指南,丧家会根据七单上列出的事项,开展各项活动——这就是“过七”风俗,也称“做七”。

(清代殃榜)
与亡人生前一样,孝子每天早中晚三次,在七桌上放一碗饭、一双筷子,烧纸磕头,叫“供七”。每逢“七日”的前一天和当天晚上则要用三碗水饺祭奠,叫“报七”。
从死者倒头当天起,每7天悼念一次,要悼念7次,共计49天,这样共有7个“七日”。其中最重要的是“五七”。
在第5个“七日”第一天的早晨,太阳未出之前,孝子和全家老少,要在大门外设一桌供菜,围跪在旁,面向东方哭泣,俗称“望五七”。据说这一天亡人也在“望乡台”上望一次子孙后代,此后就见不到了。所以,到五七这天,老老少少,男男妇妇都要来哭祭,让亡人望 一望。

(传说中的望乡台)
值得注意的是,在“七日”风俗中,忌讳“犯七”。
何谓“犯七”,就是七日的第一天,与农历每月的7号重合。农历一个月中有3个七,即初七、十七、二十七。如果人死那天是农历初七,就是“犯头七”,如果第3个七日的第一天,是农历逢七日,则叫“犯三七”,以此类推。
为什么忌犯七?老话说亡人“犯七”,那天会遭罪。亡魂在阴间要遭风雨水火之灾。遇到犯七,孝子就要为亡人做免灾代罪活动,俗称“打七”或“转七”。
打七并不在犯七当期,而要提前7天举行。如“犯三七”,那在第二个“七日”来到时,就要做活动,老话说这叫“拦头打”。

(做法事)
打七有条件的请道士来做,或者托有经验的老人来执行。事前糊好49面纸旗和一把纸伞,备好一盆清水,一根青柳树枝。若亡人是女性,还要准备一碗苏木水。
在打七的当天晚上,把纸旗纸伞沿坟坡插一圈,亡人的后代沿坟转圈,每转一圈,亲生闺女要喝一口苏木水。
苏木水是红色的,味甜。本是妇科多用中药,在《本草纲木》等中医典籍上都有记载,能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特别对妇人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心腹痛、血晕、痈肿都有效果。为女性亡人打七使用苏木水,应该是思念母亲育儿恩情,象征生产时所流之血。

(苏木泡水后就成红色的“苏木水”,现代发现苏木还有防癌作用)
与此同时,打七人手执柳枝,不断蘸水向纸旗上洒,边洒边唱《打七词》,这词又叫《打七歌》,歌词是这样——
新死亡魂犯几七?(参与活动的亡人家属齐答“犯×七”)
犯×七,打×七,七七四十九面旗。
杨柳洒下珍珠米,打坏纸旗换铁旗。
风来了,旗下躲。
雨来了,伞底躲。
火来了,水来挡。
水来了,土来挡。
子孙阳间代了罪,亡魂阴间保安康。

(农村新坟,下葬不久)
每转一圈唱一遍,柳枝蘸水打坏一些纸旗。如此反复七次,将旗伞全部打碎绪束。也有在坟前转七七四十九圈,每圈打坏一面纸旗,最后把纸伞打坏的——为什么要叫“打七”?就在这个打纸旗纸伞的动作上。
“打七”一般在亡人坟前进行,也可以在家中的“七单”前进行,前提是空间要够用。如果放在七单前“打七”,要在屋中设一张小桌,上放一个装满毛大麦的五升巴斗,把旗伞插在斗内,亡人的后代沿桌子转圈,其他则与坟上打七相同。
“做七”风俗看起来是一种迷信,实际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这是生人对亡人表达的一份哀思,不能以迷信论!

(供祭)
(注,部分图源网络)
古董商刻意隐瞒甲骨文真实出土地,国学大师采用低俗手段一下破了
罗振玉与甲骨卜辞趣事本文作者倪方六在早期收藏甲骨“三大家”外,天津的王襄、孟定生也是甲骨的重要收藏家和释辨人。王、孟二人当年购得甲骨五六百片,后来王襄于京、津两地又陆续购得四千余片。罗振玉有“中国近代考古学奠基人”之称,祖籍浙江,1866年出生于今淮安市楚州区。他既是奠定甲骨学第一人,还是确定甲骨出自安阳小屯的第一人。(罗振玉照片)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44:470000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寻·豳——陕西旬邑西头遗址
#2022十大考古#发掘单位西北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豆海锋黄土高原的腹地泾河流域是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缔造周代礼制文明的核心地域。西头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张洪镇原底社区西侧约1公里西头村,地处泾河东岸台塬边缘地带。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1:40:180000厚鼻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7米/距今6800万年前)
在恐龙时代的北美洲,这里气候温和,植株茂盛,生活着许多大型食草恐龙,其中就包括今天要介绍的厚鼻龙,它体长可达7米,头颅骨的鼻部上有巨大、平坦的隆起物,眼睛上方有一对小型隆起物,是种体型奇特的大型食草恐龙,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厚鼻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3:05:480000卖自家地里刨出的青铜器被抓,盗墓者蜂拥而至,考古发掘倒似做贼
小邾国贵族墓盗案本文作者倪方六2002年6月初的一天晚上,山东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东江村发生了一起火拼事件,一人腿被打断,但双方竟然都没有选择报警——原来是黑吃黑,几个盗墓团伙之间打了起来。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4:01:460000内蒙古的特殊墓葬 舅舅和外甥女合葬(古代墓葬)
内蒙古发现的墓葬是舅舅与外甥女两人的合葬。其实在我国的考古工作当中,我们已经看过了很多男女合葬的墓穴,这些男女合葬,一般来说都是夫妻之间合葬,要么就是情人之间的,但是在古代的很多事情都无法说的清楚。比如说在前两年,内蒙古就曾经发现了一个墓葬,在这个墓葬当中也发现了男女合葬的情况,而这一对男女居然还是一对舅舅和外甥女。内蒙古墓葬我要新鲜事2023-05-01 13:21: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