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嫁女除有压箱底,富家还陪丫环,还有一样大家现在都想不到
古代流行的特殊嫁妆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这两天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我一直在谈结婚的事情。结婚的话题除了办酒席,还有一个“置嫁妆”,也古今都关心的话题。
在古代,能当嫁妆的东西不少,似乎比现代嫁妆的种类还丰富。除了家庭日常生活用品外,房子、土地、生产工具都可以当嫁妆。

(送嫁妆,民俗塑像)
我在以前我《北京晚报》“一方钩沉”专栏稿中提到过:清人徐珂《清牧类钞·婚姻类》记录了一条当时黑龙江的陪嫁风俗,当地有钱人家置办的嫁妆,一般有“鞋四十只、衣三十袭,包金首饰两事”,另外“洗衣盆、手巾、胰子”什么的,也都列入清单。
这样的嫁妆并不出格,古代嫁妆虽然比现在丰富,但差别并不是太大。但是从史料上看,古代还有几种特殊陪嫁,在今天来说有点不可思议了,在现代已见不到了。
一是“陪丫环”。

(丫环,现代影视形象)
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嫁女都会让女儿的侍婢,即后来所说的“丫环”一起陪嫁,有的还会让妹妹跟着过门。这些陪嫁女子,大概是丈夫最喜欢的“嫁妆”了,往往照收不误,纳为媵妾,让她们当小老婆,成为侍妾。
陪嫁丫环的风俗,在古代颇为流行。成书于东晋年间的《华阳国志》中有这么一个记载:孔珪的两个儿子所娶的媳妇都是富家女,陪嫁来的侍婢便有七八个。
一直到清代,陪嫁丫环的现象都还很常见,如《红楼梦》中的“凤姐”王熙凤,她出嫁时丫环平儿便陪嫁进了贾府,后被丈夫贾琏纳为妾。
二是“陪丧资”。

(嫁妆)
我前几年曾在四川卫视的节目中谈过这个话题,观众还挺有兴趣的。
其实,把女子当嫁妆并没有什么稀奇,一夫多妾是古代家庭的正常结构,真正另类是把凶服、棺材这些与喜庆气氛格格不入的不祥之物当嫁妆。
据《余姚六仓志·风俗》记载,在过去浙江宁波慈溪一带,嫁妆中“必预备凶服”。所谓“凶服”,即办丧事穿的缞衣麻裙,是女儿在将来公婆去世时要穿的丧服。而公婆对此“嫁妆”不仅不觉得晦气,还很高兴,觉得亲家想得真周到,体贴女儿。

(打棺材木料)
与丧服一样另类的嫁妆,算是棺材板了。在过去广东大埔一带就有“陪棺材板”的婚俗。据《民国新修大埔县志》记载,当地嫁女“铺排妆奁等物,多者或至新人夫妇百年后所需寿板均备。”
如果不方便陪送棺材板,有的地方还会变通一下,如在过去的台湾省台北市,便有用金子打制一只与棺材板价值相当的小金棺材当嫁妆的现象。

(金棺)
三是“陪性指南”

(红烛 梳妆)
这个现代适婚男女大概不需要的,但在古代,这是做娘的必须为女儿的准备的。
在古代,女孩在出嫁前获取性知识的途径非常有限,做娘的得让女儿嫁人后知道怎么过夫妻生活。但又不好开口明说,特别是无法对女婿说,便将一些春画或是性偶当做”性指南“,放在女儿的嫁妆里,让女儿在新婚之夜拿出看看,再傻的人看了都知道怎么过夫妻生活。
这类物品讲究隐私,往往放在箱子最隐蔽的最下层,俗称“压箱底”。
这个可能不少读者都听说过,但是古人给女儿陪压箱底的动机并不单纯,表面上是出于“指导女儿女婿性生活”考虑,但在民俗学上还有另外的用意,就是——辟邪,有这东西,魔鬼不敢在新娘子身上作祟。

(压箱之物)
布万龙:泰国超巨型恐龙(最长20米/脚底像圆盘)
布万龙是一种蜥脚下目中的泰坦巨龙类恐龙,诞生于1.36亿年前-1.3亿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可以达到15-20米,被列入了超巨型恐龙的行列。第一批布万龙化石出土于泰国著名的恐龙地层saokhua中,因为挖掘于布万地区,所以因此得名。布万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0:03:360001小型兽脚类恐龙:驰龙 全身覆盖羽毛(带有镰刀爪)
驰龙属于一种小型兽脚类肉食恐龙,诞生于白垩纪末期,它有着驰龙科恐龙典型的“镰刀爪”,两个都在后腿部凸起,据说首批驰龙化石是在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等地发现的,据推测它的身长可达2米,而体重则主要为15-30公斤,几乎相当于现在的中型犬的体型。驰龙的外貌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5:44:540001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文明俊彩 秦川华章——陕西西安太平遗址
#2022十大考古#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王小庆太平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斗门街道太平村东侧。地处秦岭北麓向渭河谷地的延伸地带,地势开阔平坦。是一处大型客省庄文化聚落,面积不小于100万平方米,年代约为距今4150-3700年。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1:51:060000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寻·城——陕西宝鸡周原遗址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海报设计:崔晓雪)陕西宝鸡周原遗址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种建荣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4:43:430000盗暴龙:形似霸王龙的小型食肉恐龙(长3米/辽宁出土)
说到恐龙,最容易让人想起的肯定是霸王龙了,它是恐龙之王,是恐龙时代最顶级的掠食者。而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盗暴龙很特殊,因为它是一种形似霸王龙的小型食肉恐龙,虽然体长只有3米,但它性情十分凶猛,攻击力强,是早白垩世最强大的恐龙之一,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盗暴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9:46:3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