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梓浩:长江中下游泥质黑陶的起源与发展
【编者按】山东龙山文化以泥质黑陶著称且发现时代早,故世人多以山东为黑陶起源地,却不知近年考古发现表明,长江流域才是此类技术的源头。现授权摘发范梓浩先生对此问题的研究,若需引用和参考,务请注明:范梓浩:《长江中下游泥质黑陶的起源与发展》,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硕士论文,2015年。
一、摘要
多年以来,学界对泥质黑陶的关注大多聚焦于山东地区,少有对其它地区泥质黑陶的研究。本文以长江中下游流域为背景,从泥质黑陶的起源与发展,泥质黑陶的实用功能,泥质黑陶的社会及精神意义三个层面入手研究,藉此总结技术创新与文化传播的几种模式。
首先,为了更好地研究泥质黑陶的起源与发展,本文从理论上检讨类型学在年代学研究中的局限性之余,企图重新建立以碳十四测年为主轴的时间框架。在这一绝对年代构筑的时间框架下,通过比较长江中游、皖南赣北及长江下游区域目前最早发现的泥质黑陶,本文发现渗碳工艺最早出现于长江中游的汤家岗文化,以及长江下游的跨湖桥文化。但在跨湖桥文化绝传后,长江中游与下游在黑陶烧制工艺方面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角逐。随着泥质黑陶的发展,无论是在技术上、数量上还有是器型种类方面,拥有稳定的自然环境且考古学文化一脉相承的长江中游地区相比于长江下游更胜一筹。
其次,为了解长江中、下游泥质黑陶的实用功能,本文收集了麻城金罗家遗址,上海广富林遗址以及昆山朱墓村遗址不同时期的泥质黑陶,通过实验比较显微结构与吸水率的差异,发现长江中游的全黑陶在实用防渗方面,优越于长江下游的黑皮陶。结合泥质黑陶壶的器形分析,证明长江中游的制陶工匠对泥质黑陶的实用性有更深入的理解。
图3-7 广富林、朱墓村、金罗家各期所出泥质黑陶、红陶之吸水率对比
再次,超越实用功能的泥质黑陶,究竟存在怎样的社会与精神意义呢?本文以统计学测量宏观尺度的情境为主,辅以个案的情境分析,揭示长江中游及长江下游的泥质黑陶作为财富与社会身份的标识作用,并指出泥质黑陶于精神层面的重要意义。但是与其两者不同,皖南赣北地区出土的泥质黑陶似乎并无这些社会与精神层面的意义。
最后,本文根据各章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中心式、整合涵化式、取代式及边缘式四种技术与文化发展的模式。中心式拥有最早发明的技术,随着对技术的理解不断累积,中心式的技术发展速率较高,且普及化程度较广,并赋予技术成品独特的社会与精神意义,该发展模式以长江中游汉东地区及长江下游环太湖区域为代表。整合涵化式指技术并非本地创造,而是从技术中心区输入而来。技术的发展缓慢,且明显受到技术中心区的影响。同时,本地的文化也会反过来影响到技术中心区,该发展模式以峡江地区为代表。取代式是指某一技术突然出现,并以十分成熟的姿态取代本地原生文化,该发展模式以洞庭湖西北部平原为代表。边缘式对技术的理解往往晚于对技术的应用,且其技术成品大多无中心区原有的社会与精神意义,该发展模式以皖南赣北为代表。
本文在结尾处指出长江中游长久以来积累下来的技术优势,将酝酿成我国最早的原生青铜文明。
关键字:长江中下游,泥质黑陶,技术,起源与发展,功能
二、结论部分
泥质黑陶的起源与发展,所代表的实际上是人类技术发明,传播与创新的过程。而且,更进一步说,技术这个系统并不是孤立的,它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一环。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精神系统紧密相连,悉悉相关。故技术的起源与发展,伴随着在此基础之上的社会层面及精神层面的发展,这就是人类文化在系统观下的演化模式。
然而,人类文化的发展模式虽是多元且缤纷的,但仍有可总结的规律。笔者认为长江中下游的泥质黑陶技术的发展,可总结为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中心式,以汉东地区及环太湖区域为代表。这两处地区均对黑陶技术有其独特的理解,但两种中心式的发展又似乎有所差异。汉东地区是黑陶技术,以及对器型的发展最早且二者同步发展的地区,其发展是基于对黑陶技术的实用防渗功能基础上的。从时间上看,该地区的黑陶技术在BP5450年左右开始影响峡江地区与洞庭湖西北部平原。
环太湖区域的黑陶技术发展则相对滞后,其长期烧制的泥质黑陶多是黑皮陶。笔者推论他们所看重的,是泥质黑陶的“黑”的外在色彩属性,并以此发展“黑”所代表的社会意义及精神意义。而黑陶的技术性功能则在BP5300后才逐渐显现出来。
第二,整合涵化式,以峡江地区为代表。峡江地区的泥质黑陶发展,受到中心区汉东地区的影响,其数量及器型的发展都是渐进式的,其中,泥质黑陶鼎与泥质黑陶簋是来自汉东地区的文化因素。最先出现于峡江地区的大溪文化典型的曲腹杯,起先亦多作红陶,其后受到汉东地区技术的影响,转而出现黑陶曲腹杯,并反向影响汉东地区出现黑陶曲腹杯。至BP5450左右,峡江地区与汉东地区的黑陶技术与器型已十分相近。这种文化演变模式,实质上表明一种较松散的社会结构,此处可能不存在一个强势的权威可整合所有的资源,并颁布统一的命令。
第三,取代涵化式,以洞庭湖西北部平原为代表。洞庭湖西北部狭窄的山前平原区域,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占尽天时地利,且彭头山文化发展出稻作农业,其文化亦辐射至峡江地区,成为城背溪文化的源头。目前中国最早的城亦出现于澧阳平原的城头山遗址。然而,到了BP5450年,由于稻作技术早已成熟并传播至江汉平原,随着人口的增长,汉东地区的油子岭文化似有外扩的压力,“油子岭文化对大溪文化的取代,是一种急进的席卷而非缓慢的牧歌式推进,军事的征战应该起了很大的作用”。对此,笔者认为,油子岭文化虽有外扩的趋势,但直至目前为止,并无明显的证据表明油子岭文化的人群以军事征服的方法,席卷了洞庭湖西北部平原。而且,油子岭文化的社会结构,墓葬情况均未指向其拥有强大的军事能力。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时代,发动一场从汉东地区至澧阳平原的远征的可能性仍属未知之数。
笔者认为有需要进一步考虑其它的可能性。自彭头山文化以来,以澧阳平原为代表的洞庭湖西北部平原地区,其生产技术与文化的累积,在大溪文化四期时促成了社会的质变。由于大规模的稻作协作需要相对集中的社会组织,因此,少数的精英分子亦藉此掌握相对集中的权威。在一个极需协作且权力相对集中的社会,少数精英分子则可能通过其威权影响大部分的人群。故这此高等级人群一旦采用了一种新的技术及由技术衍生的文化后,大部分人也只能接受并改变其原来的生产技术及文化风格。因此在BP5300左右,洞庭湖西北部的文化全盘转换成以黑陶为主,并与汉东地区油子岭文化相近的文化风格 。
第四,边缘式,以皖南赣北为代表。该地的泥质黑陶应源于长江中游或长江下游的传播,其泥质黑陶的发展,数量与器型的突变期完全不同步。该地区的制陶者并未理解泥质黑陶的作用,便已掌握渗碳工艺的技术,且将其普遍化。而且,后来发展的泥质黑陶器型中,相当一部分的文化因素是来自长江下游的崧泽文化,另一部分的文化因素则源于长江中游。此外,薛家岗墓地中所出土的泥质黑陶,与长江中游和下游不同,并无明显的社会意义或精神意义。该地对社会等级的标识物为多孔石刀与石钺,玉器。只有和长江中下游有明显来往的墓主,才会随葬较多的泥质黑陶以彰显其社会身份。由此种种看来,泥质黑陶在该地区是一种边缘产物。
总的来说,长江中下游的泥质黑陶有着多元的发展模式。但大约在BP5450年左右,对于长江中下游的泥质黑陶以及社会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实际上,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历程转化的重要阶段。长江中游的人群将带着泥质黑陶的技术优势,即娴熟掌握陶器的烧制温度,登上中国古代文明纷争的舞台,并逐步演进为“江河联合城邦国家”,并藉由掌握烧陶温度的优势,发展出我国的原生青铜文明。
三、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I
第一章引言 1
1. 1缘起与问题 1
1.2研究回顾 4
第二章时空框架的构建 13
2.1时间框架构建的方法问题 13
2.1.1类型学构筑时间框架之反思 13
2.1.2碳十四测年与绝对年代 23
2.1.3本文构筑年代框架的方法设计 30
2. 2长江中下游年代框架重构 31
2.2.1长江中游碳十四年代框架(汤家岗文化晚期——屈家岭文化) 31
2.2.2皖南赣北碳十四年代框架 40
2.2.3长江下游碳十四年代框架 41
2.2.4总时间框架图 50
2.3空间框架构建 51
第三章泥质黑陶定义及其实用功能研究 52
3.1泥质黑陶的界定与本文研究对象的取样 52
3.2泥质黑陶之成因 53
3.3长江中下游流域泥质黑陶遗存的种类与时空分布规律 54
3.4两类黑陶的成因 56
3.5黑陶的技术性功能 58
3.6长江中下游泥质黑陶陶器风格之差异——以陶壶为例 68
3.6.1长江中游泥质黑陶壶之形式风格 69
3.6.2长江下游泥质黑陶壶之形式风格 73
3.6.3长江中游与下游泥质黑陶壶形式风格之比较 79
3.7本章小结 80
第四章长江中下游泥质黑陶起源与发展 82
4.1长江中游泥质黑陶起源与发展 82
4.1.1最早的泥质黑陶 82
4.1.2长江中游泥质黑陶的发展 84
4.2皖南赣北泥质黑陶起源与发展 96
4.2.1最早的泥质黑陶 96
4.2.2皖南赣北地区泥质黑陶的发展 96
4.3长江下游流域泥质黑陶的起源与发展 103
4.3.1最早的泥质黑陶 103
4.3.2长江下游泥质黑陶技术的发展 105
4.4本章小结 111
第五章泥质黑陶器物的社会与精神功能 113
5.1情境 113
5.2不同情境下出土的泥质黑陶 114
5.3大溪文化早期泥质黑陶碗的神圣性——以杨家湾遗址大溪早期二段灰坑的情境为例 116
5.4马家浜文化晚期泥质黑衣陶豆的特殊性?——以常州新岗M71为例 120
5.5城头山墓地土坑墓——泥质黑陶突变相关的大溪文化第四期的社会突变? 121
5.6南河浜墓地——超越实用的黑皮陶 128
5.7薛家岗墓地——边缘化的泥质黑陶 134
5.8本章小结 140
第六章结语 142
参考文献 144
附录一:彩图 154
后记 158
中国丧礼有“唅殓”风俗,亡人的嘴为什么一定不能空着?
丧礼中的“唅殓”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我在《民国盗墓史》一书中,曾提到过人死后口中含物下葬的风俗。在死者口中放置米贝称“饭”;放置珠玉称“含”,又作“唅”或“琀”。“以玉实死者之口,谓之唅”,帝王、贵族皆用此仪。《后汉书,礼仪志》记载,皇帝死后收殓,“饭唅珠玉,如礼。”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48:410009荣新江:凤凰涅槃 丰碑永在——悼念西域历史语言学家段晴教授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3:06:400000青楼女子很少怀孕 古人的智慧让人惊叹(古人智慧)
古代青楼女子大多数都用药物来避孕。虽然现在我们国家禁止黄赌毒,嫖娼和卖淫都是不允许的,但是古代的青楼则是允许的,这是嫖娼的场所。刚开始的青楼还只是卖艺不卖身,可是发展到后来就成为了卖艺又卖身,不过这是让很多人比较疑惑,明明在古代没有什么避孕措施,为什么这些青楼的女子在卖身之后却很少的怀孕?物理避孕我要新鲜事2023-02-26 16:16:050002极简中国百年考古史(下)
1962年吉林省博物馆对吉林集安高句丽墓葬进行清理;这里保存着高句丽文物山城、陵墓、碑石、上万座古墓和众多的出土文物,构成令世界瞩目的洞沟文化。从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国内城开始,集安市作为高句丽政权的都城长达425年之久。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9:18:230000葛剑雄:环境保护要有基本的人道前提
编者按:环境保护不仅是一个观念、认识的问题,也是一个与经济增长过程,社会发展阶段、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以及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等密切有关的实践性问题;视角多样,众说纷纭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葛剑雄先生的文章从另一些角度提出的看法,相信会引起读者的各种反应。我们期待着这些反应的回馈,以利把问题的讨论进行得更深入、更具体。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