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拨款支持来华盗掠,俄罗斯盗走敦煌经书40%,仅汉文卷1.8万件
遗书流散痛史:俄罗斯人五十根蜡烛换得两包敦煌遗书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这篇文章,来说说俄罗斯人盗窃中国文物的事情。
在近代中国文物流失史上,俄罗斯人往往不被注意,大家提到骗劫敦煌遗书,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英国人斯坦因。其实,俄罗斯人才是真正的中国文物大盗。

(莫高窟壁画)
最早掠劫中国敦煌遗书的,就是俄罗斯人。已公开史料来看,这不太光荣的“盗掘中国文物第一人”,便应该属于俄罗斯人,此人名叫——奥勃鲁切夫。
我在已出版《民国盗墓史》中,专门谈了俄罗斯人盗掘中国文物事情。
1905年初,奥勃鲁切夫在黑城(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东15公里)盗掘之后,从塔尔巴哈台商人处获悉敦煌发现藏经洞的消息,当年10月就急忙赶到敦煌,希望弄到中国敦煌的古卷遗书。

(100年前莫高窟,摄于1907年)
这里,我再普及一下,所谓”敦煌遗书“,就是敦煌发现的古代文献,又称“敦煌文书”、“敦煌写本”,原指1900年发现于敦煌莫高窟17号洞窟中的一批书籍的总称,后来广义为敦煌所出的2至14世纪的古写本及印本。
已发现敦煌遗书总数约5万卷,其中佛经约占90%,目前分散在全世界,如大英博物馆、巴黎国立图书馆、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东方研究所等,余下的留在中国。1910年入藏京师图书馆时约8000余件——中国的文物中国自己留存下来的最少!

(敦煌经卷)
奥勃鲁切夫从敦煌轻易拿到了两大包藏经洞写本,而代价仅仅是送给王圆箓50根蜡烛,而那些写本都是天价啊,再多钱也买不到的。
相对两大包天价文物来说,这50根蜡烛的价值可以忽略不计,但俄罗斯人还说很慷慨,赞助了寺庙!
敦煌遗书被盗始于俄罗斯人,这“最后一个”也属于俄罗斯人,他名盗贼叫奥登堡。

(藏经洞)
奥登堡曾任俄国科学院研究员、院士、亚洲博物馆馆长。奥勃鲁切夫只能算是敦煌文物流失中的“小盗”,奥登堡则是不折不扣的“大盗”。
1909年,奧登堡亲自出马,率领俄国考察队第一次赴新疆盗宝,重点在高昌古城和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进行盗掘。至此年冬考察结束,盗得一大批中国文物。

(奧登堡)
1914年5月,奥登堡组织了第二次中亚考察活动,规模远超第一次。
这次,沙俄政府拨款十万卢布给奥登堡作为考察活动经费。8月,奥登堡到达敦煌莫高窟后,当即便劫获了大批经卷文书、壁画、布画、绢画、纸画、丝织品及雕刻品。一直持续到1915年春天,当时已是民国四年了,奥登堡离开敦煌。
奧登堡究竟从敦煌劫走多少文物,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

(敦煌雕塑)
现在知道的也仅是一个大概:奥登堡盗走的敦煌汉文残卷一万八千件、藏文写本二百余件,还有少量梵文和其他文字写本。另有一百余件绢纸壁画、雕塑等。敦煌遗书总数仅约5万卷,而俄罗斯就占了2万卷,40%,这是多大的比例!
文物部分如今收藏于圣彼得堡爱米塔什博物馆(原沙皇冬宫),写本部分则收藏于圣彼得堡的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

(沙皇冬宫)
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人被迫停止了他们的中亚探险、考察活动。
自奥登堡于1915年最后离开中国的近十年中,再没有一个外国“探险家”窜到敦煌盗宝,直到后来1924年美国人再到敦煌盗壁画。
这些被俄国人盗掠走的中国文物,现在部分已公开展出,中国要研究还得去莫斯科,要经过老毛子同意。
农村抬棺下葬必带两样东西,老话说哪一样都不能少
传统丧事出殡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我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已谈了不少有关过去丧葬风俗。这篇文章与前面一样,继续来说白事。出殡,是白事中最重要的程序。所谓“出殡”,就抬灵柩出去埋葬,俗称“出棺”,也叫“发丧”。只要亡人不死在“坏时辰”,出殡的时间一般都是正吊后次日上午完成。在将棺材从灵堂抬出大门时,杠夫要小心谨慎,棺材不能碰到门框、墙壁,否则对丧家不利,晦气。(出棺)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52:360000三星堆文物“上新”:解开古老文明源头之谜
专家认为,三星堆文明成长的土壤是长江流域上古文明体系,其本身也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星堆给世人带来的惊喜还能持续多久?考古工作者正试图用阶段性考古发掘的成果,把这个答案补充完整。6月13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工作阶段性成果——铜猪鼻龙形器、顶尊蛇身铜人像、龟背形网格状器等数件器物首次亮相,再一次吸引大众眼球。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42:300001枣树林里的明代古墓 盗墓贼太没良心(明墓被盗)
枣树林里发现的古墓被盗墓贼破坏严重。在山西太原小店区的岗头村,考古专家从当地老乡口中得知了一个重要消息,那就是村头有王墓。为了搞清楚到底是哪个王的墓,考古队选定了村头的一片枣树林,用专业的考古工具洛阳铲对地下进行全方位勘探,果然找到三座明代古墓,抢救性发掘随即展开。进入墓室我要新鲜事2023-12-25 20:49:180000齐国墓葬考古 揭秘战国墓葬特点
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个诸侯国之一,齐国墓葬文化承载春秋战国时期丰富的历史信息,能够充分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习俗和风貌。通过对齐国墓葬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战国时期墓葬的特点。一、齐国和战国的墓葬分布与规模我要新鲜事2024-07-23 19:32:370002西安挖出宋代古墓 意外发现家族墓葬群(墓葬群)
西安找到的一座宋代古墓引出家族墓葬群。在西安市长安区杜回村的建设工地,施工队无意中挖出来好几座古墓。考古队得知消息以后,立马赶到现场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专家先用专业的考古工具洛阳铲对古墓四周进行取土勘探,却发现这些墓葬基本上都是平民墓,各种大大小小的盗洞也随处可见。古墓文物我要新鲜事2024-01-22 20:27:59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