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调味料令西方人着迷,进口中国后中国人也离不开,烧菜少不了
胡椒的传奇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由丝绸之路传入的各种食材和佐料,直接改变了中国人的食材结构和烹饪方法,让中国美食变得更有滋味!
丝绸之路有陆上与海上之分,不论是陆上还是海上,都给中国人带来了丰富的可食之物。在以前专栏里,笔者曾提到胡荽、胡豆、胡萝卜、大蒜、大葱、芝麻、葡萄、石榴、胡瓜(黄瓜),等等,都是张骞凿空西域时或是之后,引入的外来物种。

(黄瓜,原名胡瓜,非中国原产)
其中的胡荽,既是体质蔬菜,又是调味佳物。
胡荽[suī]即香菜,又叫芫菜。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称:“张骞使西域始得种归,故名胡荽”。胡荽有一种特殊的香味,除了作为药用外,最常用来做菜、调味。如现在冬天,流行喝羊肉汤,端上来时店主都会问食客“放不放香菜”,就是这原因。

(羊肉汤,必放香菜,可减弱膻味)
羊肉里放香菜,是西域人的吃法。西域人多牛、羊肉,在没有引进辣椒的明朝以前,香菜是极好的去膻增鲜调料。但是,是香味都有人喜欢,有人讨厌,香菜也这样,因为香味独特,有的人接受不了,所以,餐馆老板会问问“放不放香菜”。
与陆上丝绸之路一样,海上丝绸之路也为丰富中国人餐桌作出了贡献。其中,“胡椒”让人中国人在烧肉时又多了一种选择,“洋椒(辣椒)”则导致中国传统菜系之裂变,诞生了湘菜、川菜等以辣味见长的新菜系。

(香菜)
胡椒在今天看来很平常,但在古代是非常之物,西方人为它着迷,进口中国后中国人离不开,至今如此。
十五世末欧洲“大航海时代”,就是从寻找东方香料胡椒开始的。欧洲人酷爱这种香料,在被阿拉伯人控制后,主动开展了一轮“找寻胡椒运动”。

((胡椒园等西餐佐料))
胡椒,中国古人又称“昧履支”,味辛辣,有黑胡椒与白胡椒之分,系热带植物,原产印度,盛产南亚、东南亚。唐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即称:“胡椒,出摩伽陁国,呼为昧履支。”
据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摩伽陁国为天竺(今印度)所属之国,古代中国多从海上进口胡椒,为什么要带“胡”字?或与胡椒最早从西域先传入中原有关,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引《广志》便称:“胡椒出西域。”

(胡椒园)
以肉为主菜肴的西域居民,烧肉必放胡椒,这种吃饭传到中原后很快被接受。《酉阳杂俎》称:“今人(唐朝人)作胡盘肉食皆用之(胡椒)。”因为香味独特,大受欢迎,身价很快便超过本土以麻辣见长的花椒。
从《齐民要术》引晋张华《博物志》“胡椒酒法”来看,魏晋时胡椒已进入中国古人的生活。这一时期,胡椒应该从西北、西南这两条陆上丝绸之路进口,在唐宋以后,主要由海上丝绸之路进口胡椒。

(欧洲人备餐,少不了胡椒)
胡椒在古代很长时间内都是奢侈品,一度是财富的象征。据《新唐书·元载传》,唐朝贪官、宰相元载被抄家时,竟然抄出了“胡椒至八百石”。虽然如此,古代消费量很大。
如在元朝,据《马可·波罗游记》,每日上市的胡椒有四十三担。在欧洲曾与金银同价,在中国,明朝时把胡椒当银子给官员发工资,每斤算一两银子。

(红烧肉,来点胡椒粉)
明朝时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胡椒进口量大增,明宣宗年间胡椒库存最多时达300万斤。所以徐光启《农政全书》称:“今南番诸国及交趾、滇南、海南诸地,皆有之。已遍中国,为日用之物矣。”
丝绸之路改变了中国饮食文化,这方面还有很多。如胡萝卜、黄瓜等蔬果类植物的引进,改变了中国人的食物结构;葡萄酿酒技术的传入,则让中国人餐桌上多了份情调,有“葡萄美酒夜光杯”那般气氛。

(葡萄红酒)
张作霖最大悲剧,死后九年方得入葬,8个儿,入棺打幡的却是外甥
自古英雄多磨难,即使是名震一时的东北"霸王"张作霖也丝毫不例外。作为盘踞中国东北的奉军首领,张作霖一生戎马誓死拒绝叛国,却没成想反遭日寇陷害,惨死在皇姑屯。在他死后尸体也没来得及下葬,竟然在寺庙中停留了九年之久,期间一直无人问津,直到他一个结拜兄弟实在是看不下去才将他的尸身草草的埋葬在了墓地里。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45:120000古代开学,家长要为孩子准备多少钱?学费不收,准备送礼!
古代开学家长要为孩子准备多少钱?本文作者倪方六新学期开始前,现代学生家长首先得准备一笔费用。古代也这样,家长也要为孩子准备这样一笔钱,能多多少?在这笔钱里,首先要考虑的孩子是给老师的“束脩”。图:“孔子见老子”画像石,老子面前有一个低矮的孩童,孔子手执“雁礼”,这是学生给老师送礼的滥觞。孔子不仅尊老子为师,也尊敬小孩项橐为师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06:510000张昌平:中国青铜器在海外的流传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8:47:150000陕西考古:“藏玉于墙”的石茆玉器
石峁玉器的辑录大致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见录于清代吴大澂《古玉图考》。至迟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石峁多有玉器出土的情况已为人们所知。1976年,考古工作者踏查石峁遗址并开始征集玉器、陶器等文物,调查成果公布后,学界就石峁玉器的年代、性质和来源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0:43:200002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吉呼郎图匈奴墓群
发掘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项目负责人宋国栋吉呼郎图匈奴墓群吉呼郎图匈奴墓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额仁淖尔苏木吉呼郎图嘎查,由120多座墓葬组成。2021年7月至10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合作,发掘墓葬22座,取得了一些重要考古新发现。墓葬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5:40:2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