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明这种高科技,最广泛应用却是看风水,西方窃获后做啥用?
阿拉伯窃获中国指南针技术?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上面连续说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外传经过,那指南针又是怎么传出去的?与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不同,指南针则是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出去的。

(海上丝绸之路)
先秦时中国人已知道磁石,《管子·地数篇》称:“上有慈(磁)石者,下有铜矿。”中国古人把磁石的吸铁特性喻为母子相恋,称“石,铁之母也。”
磁石运用大约出现于战国时期,最初用天然磁石制成指南仪,样子如勺,勺柄指南,俗称“司南”。后又发明了“指南鱼”,将有磁性的鱼形铁片,浮在水上,就可以指南了。东晋崔豹《古今注》中已提到这种“指南鱼”。

(古代西方航海图)
指南针应该在公元十一世纪时发明的。北宋时已可制作人工磁化的指南针,《梦溪笔谈》记载:“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指南针广泛运用,应该是被风水先生用来看风水,即所谓“风水罗盘”。
大约在10世纪的北宋时期,中国人已将指南针用于海上导航。这对于海上交通的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了极大作用。

(风水罗盘)
之后,又发明了航海专用罗盘,这或是受到风水罗盘的启发。
随着古代中国远洋航运的发展,到北宋时,指南针被运用于海上船只的导航。北宋朱彧《萍洲可谈》一书中,记述了时人远洋航行的情况:“商人言船大人众则敢往,海外多盗贼,且掠非诣其国者,如诣占城……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
到元朝时罗盘已是航海船只标配。这时,还编制出了专门的“罗盘针路”海上航行手册,船航行到什么地方,用什么方位,都在手册上一一标明。《真腊风土记》就提到,海船从浙江温州起航,“行丁未针”,即南偏西航向。

(中国航海罗盘)
希腊人、罗马人也很早就知道了磁石能够吸铁的特性,但发现磁石的指向性,则比中国人晚一千多年。当中国海船上标配指南针罗盘时,欧洲人还不知指罗盘为何物。
中国指南针大约在公元十二末到十三世纪初,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由阿拉伯会传入欧洲。欧洲人使用航海罗盘比中国晚300年,其使用的罗盘与中国人用的几乎完全一样,如此巧合只能用中国指南针已传入欧洲来解释。

(欧式指南针)
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海上贸易十分频繁,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往来中国时,都乐于乘坐配有航海罗盘的中国大船。应该就在此时,阿拉伯人从中国船上“窃走”,或者说学到了指南针技术,还带走了当时中国民间流行的木刻“指南龟”。

(宋代指南龟模型)
获得中国指南针科技的西方,随后进行了改进,使指南针更方便使用。如法国人将旱罗盘加装玻璃罩,使指南针更便于携带,用于航海大开发,扩张远洋贸易——新大陆的发现和东方市场的成功开拓,就有指南针的贡献。
再后,西方人在物理指南针上,又发明了电子罗盘。而在指南针的后续研究上,中国则落后了,民间醉心于用罗盘寻找风水宝地,这是不是落后原因?!

中国古代女伎为什么要学踢球?引人之处现代球迷想不到
古代球迷为何爱看女足?本文作者倪方六世界好戏连台!2:1,阿根廷终于在险境中出线,这场比赛大概是俄罗斯世界杯开赛以来最具悬念的一场比赛。在现代,男子足球最受球迷追捧,拥有的球迷最多,而在中国古代情况不太一样,球迷对女子足球更为着迷。我明天(6月28日)北京晚报“一方钩沉”专栏,说的就是古代球迷看球那些事儿。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2:02:280000专家在安徽发现的古墓 可能是孙权儿子(吴国后代)
安徽的豪华古墓应该是三国时期孙权后人。在安徽马鞍山的当涂县,有一个被当地人称作天子坟的大土墩。为了搞清楚天子坟里头到底埋着哪位天子,专家对土墩进行了考古勘探。他用专业的考古工具洛阳铲从地下挖出来常见的五化土。由此可见,大土墩肯定是一座古代墓葬的封土,这也意味着当地的民间传说并非空穴来风。三足青瓷尊我要新鲜事2023-12-28 16:51:240004芦沟龙:云南小型食肉恐龙(长2米/距今1.96亿年前)
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中国各地都有恐龙化石出土,其中云南发现了14种,里面就有不少食肉恐龙,比如前面介绍的双冠龙,还有今天要介绍的芦沟龙,一起去了解看看。芦沟龙基本资料体型:芦沟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食肉恐龙,它体长2米,与红山龙和棒爪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527位,生活在距今2亿年-1.96亿年前的早侏罗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1:23:220002名展:异彩纷呈: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玻璃艺术
#虎年有娱#前言玻璃,是世界古代最重要的人造材料之一,乃由主要原料石英砂(SiO2)加上助熔剂和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下烧制而成的非晶态硅酸盐化合物,被誉为“火与沙”的艺术,价值曾堪比黄金,是对古代人们的生活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伟大化学创造。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54:050000矮暴龙:北美大型食肉恐龙(长7米/与霸王龙媲美)
矮暴龙是一种大型肉食恐龙,属于暴龙科,诞生于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可达5-7米左右,外形和霸王龙类似,但矮暴龙的腿部更长,并且指爪更大,主要以其他的小型恐龙为食,第一批化石发现于美国。矮暴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3:30:4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