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刷术被西方掌握与两个人有关,一是意大利人,另一人竟是他
印刷术西传真相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印刷术则是与造纸术一样,是常被相提并论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纸张的发明和使用,为印刷术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人们所说的“中国印刷术”,是指雕版印刷技术。这一技术的起源和诞生时间众说纷云,学术界有“东汉说”、“晋代说”、“六朝说”、“隋代说”、“唐朝说”、“五代说”等。

(现代尚存的雕版印刷术)
《后汉书·张俭传》(卷六十七)中,有“当灵帝诏刊章捕俭”的说法,元人王幼学《资治通鉴纲目集览》(卷十二)释称,“刊章,印行之文,如今板榜。”现代学者据此认为,刊章是一种雕版印刷(拓印)手段,推断中国印刷术起源于东汉。
有学者表示否定,认为“东汉说”不能成立,雕版印刷术肇自唐代。

(金代印刷品,年画)
实际上,印刷术是一个渐进发明过程,先秦殷商时,中国古人已知道用墨,如殷墟甲骨文笔画中就发现了墨涂。如果把起源于先秦的印章钤印手段,视为原始简易雕版的话,“东汉说”还是有合理性的。

(印章合成的“雕版”)
而且,东汉时已有成熟的用大型木质印章印制桃符的“桃印”技术,这种“印章”其实就是一种雕版,与后来流行的雕版印刷文字一样,桃印也是用枣木刻制的。这并不是巧合,而是雕版印刷术的发展过程中的继承和利用,是正常现象。
到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剑南两川和淮南刻版印的历书便布满天下。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时人王玠为父母求功德,请人雕印《金刚经》,全书六页,每页一版,粘连为一卷,卷首有雕版画一幅,刻印相当精巧。

(金刚经书页)
这是迄今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的雕版印刷品。该卷原藏敦煌石窟,后被英国人斯坦因盗走,现存于伦敦英国博物馆。
北宋时民间发明家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则将中国印刷技术推进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比德国人约翰·谷腾发明活字版早400年。

(使用中国印刷技术的欧洲印厂)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称:“庆历中(公元1041年-公元1048年),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此后,锡活字、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相继出现,一直到中发明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电子排版系统)开始使用的30年前,中国印刷术都是人类重要的传统印刷手段。

(敦煌研究院藏回鹘文木活字,反映印刷术西传过程)
中国印刷术与造纸术一样,东传朝鲜、日本,西传波斯、意大利。印刷术通过丝绸之路西传,目前公认的时间是公元十三世纪。
中国印刷术咋被西方人掌握的?竟与两个人有关,一个是蒙古人成吉思汗,另一个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
公元1209年,成吉思汗征服维吾尔,此后,蒙古军队纵横欧、亚,交通无阻,欧亚商人、传教士往来很多,印刷术由此传入西方。

(蒙军出征图)
从史实来看,成吉思汗在征服欧亚的过程中,确有把中国印刷术带到西方的可能。公元1294年,统治波斯的蒙古人凯嘉图汗,在大不里士城仿照元朝的纸币,发行过印过汉文“钞”字的纸币。
但是,史学界另有一种说法。

(15世纪后期欧洲印刷机)
十五世纪时,意大利的威尼斯成为欧洲的书业和印刷中心。有一种说法,意大利工人喀期太尔提,因为看到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威尼斯的几块汉文书籍雕版,而学会了印刷术——如果说英国人盗走中国了最早印刷品,那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则偷走了中国的印刷术,这对中国人来说损失更大!
不论马可·波罗偷走中国印刷术的说法,是可成立,但印刷术是中国人发明不容怀疑,十六世纪意大利史学家约维乌斯便持此观点。但他认为,这一技术是经俄国传入欧洲的。
洪秀全死后秘不发丧,埋于天王殿下,清军挖出见尸时出现一异象
洪秀全死后秘闻本文作者倪方六听南京总统府的朋友说,放暑假以来,来参观的游客太多。作为南京的一张文化旅游名片,这并不出意外,一座总统府半部南京史!在明朝以后,南京最值得书写的一段历史,在太平天国时期,就在这总统府里——当时叫“天王府”。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说说这天王府当家人的结局。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15:380000试论赫德在近代海关的人事管理(三)
试论赫德在近代海关的人事管理(一)试论赫德在近代海关的人事管理(二)接上文五、赫德在海关人事管理上的缺漏(一)职员录用人数的不公正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10:490000许宏:考古学参与传说时代古史探索的论理
内容提要:回观学术史,运用有限的考古材料进行狭义史学范畴的人群族属与王朝归属的整合研究更受关注,构成中国学界上个世纪下半叶以来奇特的学术景观。半个多世纪的论争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已很能说明研究取向与方法论上存在的问题。深刻检讨考古学的局限性以及文献与考古整合研究结论的相对性,文献史学和考古学领域各自扬长避短、扎实做好本体研究,在此基础上分进合击、慎重整合,才是深化研究的必由之路。0000南海惊现500年前明代商船 揭秘我国首次深海考古大发现
这次深海考古调查工作不仅是我国水下考古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世界水下考古研究的前沿领域。这次发现实证了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往来南海的历史事实,对中国海洋史、陶瓷史、海外贸易史、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等都具有突破性的贡献。同时,这次发现也展示了我国在深海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领先水平。我要新鲜事2023-05-23 21:26: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