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西汉人首用“考试”一词,并在“笔试”中受益,被汉武帝封官
“笔试”考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又到高考时间。
现在高考安排在每年6月的7、8、9三天,我是1980年参加高考的,我们那时是7月的7、8、9三天,比现在热多了,我高考在苏北泗阳县城,家里条件也不好,吃的住的都不好,学校统一安排在一家招待所,夜里根本就没有睡好。

现在高考时间推迟了一个月,这便人性化多,也许是接受了考的反映,改了。
其实,中国的考试,一直在改革之中,不论是考试的时间,还是考虑的时间、地点,历朝历代都会依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高考是以笔试的方式进行的,笔试形式就是改革后的结果。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取士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对学校教育进行评价的国家。取士考试是何时产生 ?据《尚书·尧典》,尧帝在选择接班人舜时,便采用了“试”的方法,有“我其试哉”一说。
虽然这里不是后来真正意义上的考试,但已有了考试的意思。

(明代人绘古代科举中最高等级考试“殿试”场景)
到先秦周代时,已明确规定,要对在校学生进行考试考试。《周礼·地官》“乡大夫”条即有这样的说法:“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能者。”《周礼》中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每隔3年举行一次大考,对在校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知识水平进行考察,从中选拔出品德优秀、才华的人。
这样选拔出来的优秀知识分子,在当时很受尊重,会得到“乡饮酒”的礼遇。需要注意的,周代这种“三年大比”不只用于考察学生,对各级官员的考察和在从民众选拔人才也是这样。
到先秦春秋时期,考试形式和内容都有了大的进步。时齐国上卿管仲已提出了选拔人才的“口试”模式,“设问国家之患”。
到西汉,现代考试最主要、最普遍的模式——笔试已出现。

(清代“准考证”浮票)
刘邦在建立汉朝后,意识到了人才对治国的重要性,大力推行上古三代时已存在的“察举制”,广招人才。刘恒当了皇帝(文帝)后,对察举制这种选人用贤手段,提出了新的主张,加入了“策问”这一环节。
所谓“策问”,又叫“策试”,系由皇帝亲自主持的高级公务员考试,皇帝亲自出题,由应试者进行书面回答,即汉文帝所谓,“著之于篇,朕亲览焉”。
公元前165年,汉文帝下诏,对所有经三公九卿、郡守荐举的应试士子进行统一笔试,选出成绩优异者。据《汉书·晁错传》,汉文帝很重视策问环节,所有答卷均严加密封,“周之密之,重之闭之”,不得泄露,这也是中国最早的密封笔试试题记载,后成了试卷保密的通行手段,一直到现在高考。

(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主张的“策问”,在中国考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笔试,也是世界最早的一次笔试。而且,开创了封建皇帝亲自主持考试的风尚,为以后历代皇帝所效仿,科举时代的“殿试”模式,或许就是受此启发而来。
在中国这次最早的笔试中,获得最好成绩的,是后来成为著名政治家的晁错,“对策者百余人,唯错为高第。”晁错也因此成为是史上“笔试第一人”,其答题格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这类考试的模板。

(汉儒董仲舒)
在汉文帝之后,笔试这种考试方式,从此成为了通行检验水平和业绩的常规手段。汉朝廷也从中尝到了甜头,通过笔试选拔到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如确立儒术在中国文化中统治地位的大儒董仲舒,就是在汉武帝刘彻第一次诏举贤良的笔试中脱颖而出的,其“天人三对策”,受到汉武帝的赞赏,考试成绩名列“上第”,出任江都相。
应该提一下,董仲舒不仅是笔试的受益者,还是“考试”这一词汇的首提者,其在《春秋繁露·考功名》一书中提出了“考试之法”:“计功量罪,以多除少,以名定实,先内弟之,其先比二三分,以为上中下,以考进退……”

(古代科举考生在考场应考,蜡像)
张国硕:甲骨文在商代并非档案
0000路透社率先曝光清东陵被盗案,盗墓者地宫夺宝互相残杀,分拆尸骸
本文作者倪方六图:明代蜀王陵地宫(与本文无关)⊙媒体强烈关注盗案《顺天时报》并不是最早曝光清朝皇陵被盗的媒体,1928年(民国十七年)8月4日(农历六月十九日),路透社驻北平记者率先发出了一条电讯——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15:590000曾收集的摄影好作品好素材(6)
les作者MariHoma【壁纸】安宁作者nextBlessing109国道青藏线昆仑山路段,所谓龙脉...作者米青示申分裂IHAMA海滩摄于日本静冈县作者nextBlessingkiss作者WillyBrordus爱尔兰森林的日落作者GaryMcParland伴侣作者DavidC.Schultz0000170万年前的人都发现了,为啥4000年前的夏朝,却始终得不到证明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从部落,到各朝各代;从甲骨文的诞生,到秦朝统一文字,这些都表明,中国文化是有传承性的。然而,人们耳熟能详的朝代并不一定真正存在过,比如夏朝。根据资料记载,夏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其建立者是大禹。但是,除了一些零散的文字记载,4000年前的夏朝却没有留下任何证明其存在的证据。我要新鲜事2023-06-20 19:19:180002工地发现明代古墓,考古后发现还有战国墓,挖出了6斤黄金宝剑
我要新鲜事2023-04-21 21:07:3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