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结婚入洞房与民间有何不同?女官传授共枕眠经验
皇帝的新婚生活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后宫美人多多。
皇帝这么多女人,要不要结婚?告诉你,虽然皇帝女人再多,但一生一般也只结一次婚,此即所谓“大婚”。做皇帝的女人,除了皇后外,其他都是二奶、三奶的份,也就是说,只有皇后能够享受一场婚礼,其他从后门抬进来后宫就行了。

(皇后结婚也坐花轿,现代影视再现)
我在《帝王秘事》一书中提到这方面,皇帝找老婆与民间在程序上,其实并没有两样,一般也要遵守《礼记》中约定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不同的是,仪式更为隆重和讲究。为了娶媳妇,皇帝也要给老丈人家送彩礼,但不是亲自去,而是派适合的臣子去,也不会亲自去迎娶,而是让老婆娘家人送上门。
同样的,皇帝与皇后结婚也喝交杯酒,即行所谓“合卺之礼”。
在进行完该有的仪式和程序后,皇帝才能和皇帝进入主题——洞房共枕眠,共浴爱河。

(入洞房,现代影视再现)
各朝代皇帝结婚入洞房在程序和环节上有差别,但大同小异。以唐朝为例,皇帝大婚入洞房后是这样的——喝了交杯后,尚仪(女官)宣布婚礼结束,皇帝被侍寝的尚宫(女官)带到洞房,脱下冕服,换上便衣;皇后先被宫人引入帐内,女官先将她的礼服脱了,这才把着便衣的皇帝引入,与皇后睡到一张床上,共度花烛良宵。
有的人会问,民间新郎新娘进洞房有“压箱底”看,皇帝入洞房要不要学点性知识啊,或是由太监在旁边进行性生活指导?这就多虑了。

(皇帝与皇后行“合卺之礼”,现代影视再现)
皇帝个个都是性专家,花丛高手。过去皇帝一般在16岁时进行大婚,而在此之前,一般在14岁时,甚至更早的时候便进行“性教育”了,由成年的富有经验的宫女给小皇帝或是太子当性实习老师,有专人指导。
后宫中的司仪、司门、司寝、司帐四种称谓的宫女,就是皇帝的性实习老师,专供其学习性知识时临御。当然,这些“老师”都是有工资的,每月拿俸禄,一般宫女是轮不上这样“好事”的。

中国历史上最愚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结婚也应该最早,13岁时便举行大婚。其父晋武帝司马炎知子性愚,派后宫才人谢玖给他进行性启蒙。谢的指导十分到位,司马衷竟把谢玖弄怀孕了,司马衷本人还蒙在鼓里呢。可以想见,连蠢皇帝婚前性教育都如此成功,智力发育正常的皇帝根本就不用教,别愁洞房内不懂了。

(清朝皇帝大婚洞房——故宫内坤宁宫东暖阁)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不少皇帝都是结过婚才当皇帝的,便办不了大婚。如清皇共有10人,但只有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位皇帝在位时举办过大婚。
洞房花烛夜,久早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此乃人生三大乐事也。但对皇帝而言,大婚往往是一种政治婚姻,有时很痛苦,也很无奈,只能以冷落皇后排解苦闷,难以体会到洞房花烛之夜的愉乐。皇帝皇后日常并不住在一起,大婚后一段时间(蜜月)才天天晚上住在一起,同床共眠。

(清朝皇帝与皇后在洞房内“坐床”,现代影视再现)
如清宫有规定,大婚后皇帝皇后应在坤宁宫东暖阁住满一个月,俩人才能回各自己的寝宫。但清皇中真正住满一月的只有康熙一人。同治住2天、光绪住6天。末帝宣统溥义退位后才举行的,不过也是在宫里举办的,与皇帝大婚无异。但他当晚便移居养心殿的体顺堂,感觉在洞房不习惯不舒服。
清皇中,在洞房最难过的应当是光绪皇帝,他在洞房内心事重重,根本不想与皇后,也是她的表姐的隆裕上床。据说最后他趴在隆裕的怀里号啕大哭,表示只能永远敬重她,大婚以后好长时间光绪不跟隆裕皇后同床。原来光绪最爱的是珍妃,但慈禧却逼着他娶了表姐。

(清朝皇帝与皇后新婚之夜,现代影视再现)
晁福林:从“数术”到“学术”——上古精神文明演进的一个线索
推进古代文明发展的多重因素中,精神与思想的发展是一个重要方面。精神文明的演进亦是多方面的,由“数术”到“学术”的发展可能是有较多材料可以说明,让我们看得比较清楚的一个线索。一、数术的出现:洪荒蒙昧中的进步我要新鲜事2023-05-25 09:52:120000古罗马军队中的规则 让女俘虏陷入噩梦(罗马军法)
古罗马军队中军人可以肆意侮辱女俘虏。人们崇拜强者,强者才有着发动战争的权利,我国古代发生过的战争自然不用多说,在西方的战争也从来没有停歇过。比如说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古罗马帝国一直都在爆发着战争,他们作为当时欧洲最强战力不止一次主动挑起战争,而他们的目的无非就是掠夺和开疆,古罗马帝国通过战争,把地中海变成了国家的一个湖泊。罗马军法我要新鲜事2023-08-12 21:34:010000鲁迅的文章到底该不该出现在教科书内?学者提出正反两种观点
中国一直以来就提倡应试教育,倡导学生灵活运用书本上的知识来完成相应的测验,并且能将所学到的东西更好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所以一般来说中小学生课本的选材都是经过教育专家们层层过滤筛选出来的中华精品。但在近来这些年突然有很多声音冒出来,他们竟然主张移除初中课本中鲁迅的文章。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38:070000街头发现秦代“奇书” 专家:记载了焚书前的历史 将重写历史
现代所学习的《尚书》与古文《尚书》有很大区别。香港古玩街成为我国历史文物流失的中转站,尤其是在九十年代。香港回归前,它处于一个微妙的地位,既不受国内管控,也不受国外太多干涉,这让它成为外国收藏家的天堂。不少文物专家和收藏家常常前往香港闲逛,带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的他们,不仅出于收藏需要,还希望收回流失海外的文物,其中马承源先生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收回了晋侯苏编钟等珍贵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7-24 21:00:340000二里头三星堆匈奴 与夏朝有关的为何都没文字 埃及考古给出旁证
二里头三星堆匈奴与夏朝有关的为何都没文字埃及考古给出旁证夏朝作为华夏第一王朝,至今仍然笼罩着许多谜团。虽然已经在河南偃师发现了早于商文化的二里头遗址,但由于缺乏关键的文字自证材料,我们仍然不能确定。不同学者对夏墟的位置提出了不同观点,但无论时间、空间还是二里头文化的王权特征,都与夏朝高度吻合。然而,夏朝、二里头文化及其他相关文化遗址都共同面临着一个奇特的问题:缺乏文字。我要新鲜事2023-06-10 21:42: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