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两次攻打朝鲜,一家臣乘机叛逆被抓,风水先生说是祖坟问题
古代的“死后刑”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这篇文章,来聊聊掘墓焚尸现象,从杨玄感说起。
杨玄感是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是隋末最先起兵反隋炀帝杨广的贵族首领杨玄感。他是一位悲剧性人物,同时代的风水师萧吉在看了杨玄感父亲杨素的墓后认为,杨家以后将出大事。或被满门抄斩。巧合的是,杨玄感起来反隋后,遭朝廷血腥镇压,满门被抄斩。

杨玄感家对隋朝是有功的,其家在周、隋两朝都很显赫。杨坚敢代周称帝,少了杨玄感的父亲、时为北周丞相的杨素的支持,是不可能想象。可以这么说,如果杨素反对,中国历史上很可能就没有“隋朝”这一代。更重要还有,没有杨素的支持,杨广可能也当不了太子,之后也做不上皇帝。
也因为这事,助长了杨素一门的政治野心。
有一次,萧吉路过华阴,顺便去看了杨素的墓,发现坟头上有一团白气。回来后,萧吉把这一秘密告诉了杨广,杨广不解,便萧吉是怎么一回事情。萧吉说,这是煞气,预示杨素家将有兵祸,而且是灭门的征兆。如果改葬的话,大概可以避免的。

当时杨玄感也不敢造反,杨广对他还是关心的,便郑重地把这事告诉了杨玄感,希望他早早将父亲改葬,避免祸害。杨玄感暗中已知此事的原委,认为父亲坟头上白气是团“天子气”,很吉祥,便以征伐辽东还未结束,没有时间料理家中私事为藉口,拒绝搬坟。
公元613年,杨广二征高丽(今朝鲜),杨玄感借机叛逆未能成功,被灭族。杨玄感尸体被剁得四分五裂,整整“晒尸”三天。最后连“杨”也不让他姓了,易为“枭氏”。
看到这里网友要注意,不必崇拜风水师萧吉。实际上,这是萧吉故弄玄虚,稍知道时势政治的人都应该知道,在杨广执政有问题,连连征战,百姓苦役,天下思乱之下,出身不凡,文武全才,手握兵权,又有想法的杨玄感不反才怪呢。

杨素墓在今西安潼关城北约五里处。在活人被抄斩后,杨广又对杨玄感一家死人下手,先派人把杨素的墓掘开,刨出尸骨,烧成灰扬了。杨素墓在历史上曾多次被盗,现代也有盗墓贼光顾过,目前地面遗迹仍在。
晒尸扬骨,掘墓扒棺,杨玄感和杨素的下场确实太惨,这是古代的一种“死后刑”,也称“尸刑”,就是俗话说的“辱尸”。这种手段不用于活人,只针对死人,其表现就是辱尸 ,不少权贵死后都受过此刑,甚至连帝王也不例外。
最早一起不少网友可能都知道,是伍子胥掘楚王墓,他把楚王的尸挖出来,狠狠地鞭打三百下,这是典型的“尸刑”。

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帝武则天在位时刑法极严,对尸刑也不回避,如三朝元老李勣便被她斫棺焚。《新唐书·徐敬业传》记载,武则天命令把陪葬在昭陵旁边的李勣墓掘开后,将老公李治赐给他的那口大棺材劈开,把李勣的尸体拖了出来。
其,距下葬仅十五年,李勣又是八十多岁时死的,体内水分少,本来尸体就不容易腐烂,时间又这么短,所以,棺材一劈开,发现李勣的尸体还是好好的。武则天听说后,让去现场的执行官员,将李勣的尸体烧成灰扬掉。

巧合的是,有一个名叫张景藏的风水先生也曾预言李勣(原名徐懋功)将来也出问题。李勣死后,张景藏亲自跑到李勣的墓地看了一下,觉得不对劲,私下对人说,徐勣墓地应是块凶地,葬不宜,根据葬书上的口诀,应该是朱雀悲哀,棺中见灰。
当然,风水先生所言是胡话,尸刑是对针”反对派“的,是政治需要,对“逆臣”是要斩草除根的,如李治的宰相郝处俊死后也被武则天掘墓焚尸,原因与李勣一样,都曾反对武则天当皇帝。反对朝廷的李自成、洪秀全等起义失败后,祖坟都让朝廷派人挖了。
民间的呼声,探索夏文化的五大攻略
文献记载中的夏代是中国王朝国家诞生和早期发展时期,大致相当于考古学上的龙山文化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时期。加强对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多学科综合研究,逐步探索接近历史真相的夏代历史,是目前中国考古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7:14:510000超级国宝:二里头绿松石龙的前世今生
昨天#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再次向公众展示一件件国宝。但如果邀请中国考古博物馆参加的话,我想该馆首先拿出手的一定是那件来自传说中“最早的中国”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这件绿松石龙形器发现于二里头遗址宫殿区一处贵族墓葬,属于二里头文化二期,距今约3700年,如果您认为二里头遗址为夏都的话,那么墓主人应该就是夏王朝的皇亲国戚了吧。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59:190001「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富河沟门遗址
▲遗址概貌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乌尔吉木伦河东岸。面积约6万平方米。196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3350年左右。通过该遗址的发掘,确立了富河文化。这是从统称的“细石器文化”中划分出不同考古学文化的一次重要工作。▲富河门沟遗址房址中部方形遗迹为灶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2:18:150002讲座:孙华:《石窟寺考古方法说——以涞滩二佛寺为例》
本文为“纪念宿白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石窟寺考古系列讲座”第七讲的讲座纪要。主讲人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孙华教授,主题为《石窟寺考古方法说——以涞滩二佛寺为例》。现将讲座纪要摘录于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讲座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概述了考古学和系统论指导下的石窟寺考古方法。第二部分以近年重庆合川区涞滩二佛寺的考古工作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52:310000段晴:“慈悲者之城”与“涅槃城”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4:21: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