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是怎么“斗诗”的?有一种流行玩法在央视诗词大会上出现
古代的“诗词大会”怎么开?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想必大家过年时,都看了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很有趣,选手一个个轮番上场,肚里有多少货,很快就见高低。选手在台上比着,我与家人在台下比,有时间我们反应比选手快多了,也许场上选手紧张吧。

有一场用“飞花令”让选手舌战,我印象深刻,这篇文章就来聊聊“飞花令”。
大家都知道,到了唐朝,诗歌创作与消费均极盛繁荣,诗人辈出,诗作充栋,可谓“诗的唐朝”,故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唐诗”这一概念。诗歌为什么会在唐朝繁荣起来?原因当然是多元的。
明显的是,与以前诗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从春秋时期开始,诗歌开始发展,楚辞、汉赋、魏晋南北朝五言诗先后登场,出现了一批文化名人和诗赋大家,如建安文学中的“三曹”(曹操 、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两晋文学有左思、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

随后,南朝齐梁时期出现的“永明体”声律诗(新体诗)意义更重大,影响深远,为唐诗的兴起作了前期铺陈。代表诗人是沈约,其《临高台》:“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连山无断绝,河水复悠悠……”唐朝诗人崔颢对沈约评价甚高,其《题沈隐侯八咏楼》一诗中称:“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而诗能在唐朝兴起,根本上与唐朝整个社会对诗歌这一文学品种的重视和推广有直接关系,不论是上层,还是基层,人们都喜欢诗歌,就如现在人人玩微信、微博,搞自媒体一样。
在唐朝,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都离不了诗,以文人酒局来说,每一场都是“斗诗会”。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便在宫城西开文学馆,罗致杜如晦、房玄龄等十八文士,欢宴畅饮,行令吟诗,扶琴弄墨……阎立本绘《十八学士图》反映的就是这内容。

(十八学士图,局部)
唐朝人特别喜欢行令饮酒,全民参与,此即白居易所谓,“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白居易生前曾组织过两次由多位年过七旬老人参加的“尚齿会”。这是以作诗吟诗为主题的酒会,也可以说是诗词大会。
其中一次是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三月廿一日搞的,当时白居易宴请胡杲、吉玫、郑据、刘贞、卢贞、张浑六位老友聚会自己家中,并赋《七老会诗》一首,序称:“胡、吉、郑、刘、卢、张等六贤,皆多年寿,予亦次焉。偶于敝舍合成尚齿之会,七老相顾,既醉且欢。”
诗称——
七人五百七十岁,施紫纡朱垂白须。
手里无金莫嗟叹,樽中有酒且欢娱。
诗吟两句神还王,酒饮三杯气尚粗。
巍峨狂歌教禅拍,婆娑醉舞遣孙扶。
天年高过二疏傅,人数多于《四皓图》。
除却三山五天竺,人间此会更应无。

(九老图,局部)
当年夏天,白居易又在龙门香山寺,与八位老人举行了一次“尚齿会”。此次聚会又增加了李元爽、禅僧如满两位老人。会后白居写了《九老图诗》,序称:“其年夏,又有二老,年貌绝伦,同归故乡,亦来斯会。续命书姓名年齿,写其形貌,附于图右。与前七老,题为九老图。仍以一绝赠之。”
酒会上,白居易要求每位老人都要赋诗纪胜,然后安排画工,给每位老人画像,画上还题上他们所赋诗文。有老齿学者称为,这是唐朝的老人关爱活动。
央视“中国诗哥词大会”上供选手使用的“飞花令”,就是唐朝诗人在酒会上最喜欢玩的酒令之一。
“飞花令”,又叫“春城无处不飞花令”,因盛唐诗人韩翃《寒食》诗首句得名。飞花令是“飞觞令”中的一种,约定所答诗中出现某字,就是某令,故又叫“拈字流觞”,如出现“花”字,就叫“花字流觞令”,如出现“月”字,就叫“月字流觞令”。在央视诗词大会上,让选手念出令“月”的诗词,这就是“月字流觞令”。

“飞觞”有多种玩法,如合席约定每人吟一句古诗、古词(也可是俗语、成语等),其中要有带“花”字,比较难是“花”字得固定出现在第几个字的位置上,如第一个人说“花落知多少”(孟浩然诗《春晓》),那接下来的人说的诗句中“花”就得在第二字位:“五花马,千金裘”(李白词《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感时花溅泪”(杜甫诗《春望》)就错了,要罚的。再接者的“花”就得在第三字位:“月照花林皆似霰”(唐张若虚诗《春江花月夜》),如果说“迷花倚石忽已暝”(李白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也不对,也要罚酒。玩法类推,循环反复。

(古人行令赋诗饮酒)
也有不讲字序的,接者吟出古诗中的“花”字排在哪一位,哪一位饮酒,接着继续行令“飞花”。一般情况下,所有参与者都飞到“花”时才令毕,酒席才可结束,人人都少不了被罚酒和敬酒,确是“春城无处不飞花”。
“飞花令”虽然是以酒令形式出现的,当只允许吟诵出诗词时,那就是名副其实的“诗词大赛”规则了。当然,这样的规则还有很多,如“云淡风清令”、“五色诗令”、“乐器诗令”,等等。
古人赏花很好“色”,但更在乎“香”,国色是牡丹,国香是什么?
古人春日赏花识香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初历二月十二,在过去是一个很热闹的日子。为什么?花朝也。花朝,就是俗话说的“百花生日”,是过去中国民间最艳美的一个节日。但花朝之期,各地并不完全相同。最早的选在二月初二,就是“龙抬头”那天。以牡丹花闻名的洛阳,就是以二月二日为花朝。清人汪灏《广群芳谱·天时谱二》引《翰墨记》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牡丹)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54:280000埃及发现两千年前古墓 搭配怎么这么奇怪?(埃及古墓)
埃及发现的古墓里面有100多只狗。根据外国媒体1月18日的相关报道,我们可以看到有考古学家在埃及进行考察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来自于2000年之前的一个古代墓穴,他们本来觉得这个墓穴可能有着很多珍贵的发现,但是等到他们完全挖掘出来之后,让人非常惊讶,因为在这里面尸体的搭配非常奇怪,只有一个小男孩的尸体,另外就是142只狗。奇怪的墓穴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6:45:460001林梅村:丝绸与中国文明
论地理,欧洲跟中国遥相睽隔,然而艺术史家和文明史家知道,这地域的悬隔未尝阻碍东西方之间所建立的必不可少的相互接触,跟今天的常情相比,古人大概比我们要坚毅,要大胆。商人、工匠、民间歌手或木偶戏班在某天决定动身起程,就会加入商旅队伍,漫游丝绸之路,穿过草原和沙漠,骑马甚或步行走上数月,甚至数年之久,寻求着工作和赢利的机会……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28:460000中华文明早期历史研究 | 仰韶文化与华夏文明——从农业起源到城市革命
作者:张海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一支重要考古学文化,在中国史前社会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表明,仰韶文化之中孕育了诸多华夏文明的核心基因,仰韶文化在中原地区的发生、发展和繁荣壮大的过程也正是华夏民族从“农业起源”到“城市革命”的早期文明化进程。因此,对仰韶文化的深入研究是我们探寻华夏民族起源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关键。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