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贮藏大白菜发明一种方法,一冬天都不会坏
古人贮藏大白菜的方法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入冬以后,北方万物凋敝,蔬菜自然也不例外。面对冬天蔬菜欠缺的情况,古人首先考虑如何延长蔬菜保质期的,选择温度上对稳定的地窖储藏果蔬,是古人流行的稳定冬季蔬菜消费的手法。
“窖藏大白菜”,就是明朝以后,一直到今,人们冬于最主要的食用蔬菜之一。

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中的菘(大白菜)
窖藏法古人最用来储藏粮食,在距今7000多年河北武安磁山史前遗址上,已考古了现了用于储粮的地窖,南北朝时开始 用来储藏冬季用果蔬。
用于这种地窖,古人称为“荫坑”。《齐民要术》记载有“藏生菜法”:“九月、十月中,于墙南日阳中掘作坑,深四五尺。取杂菜,种别布之,一行菜,一行土,去坎一尺许,便止。以穣厚覆之,得经冬。须即取,粲然与夏菜不殊。”
用荫坑储藏蔬菜相当令人满意,一冬天都不会坏,和夏天新上市的菜没有什么不同,葡萄、梨子等瓜果,均可秋藏冬食。
此外,延长果蔬保质期,进行冬季消费,还有沙藏、冷藏、混果、蜡封、密封等方法,多为中国人最早使用的冬用果蔬储藏办法。如“混果法”,是将不同的果菜放在一起贮藏,不容易变质。如藏梨子时混入萝卜,年把都不会烂。

这里来说说现在北方人冬天最主要消费蔬菜——“大白菜”,在古代的消费史。
大白菜是中国原产蔬菜,早期名叫“菘”,南朝梁陶弘景《名医别录》有“菜中有菘,最为常食”一说,但那时的大白菜与现在的已有很大变异。
大白菜成为中国冬天主力蔬菜,是在宋朝以后,那么之前古人主要蔬菜品种是什么?这个现代人已不爱吃了,它叫葵,是宋以后的“百菜之主”。

大白菜烧肉
将菘称白菜,就是宋朝人先叫开的。白菜是统称,也称“白菘”、“白头菜”,有大白菜(大白头)、小白菜(小白头)、黑白菜等多个品种。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称:“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
从诗中可见,宋朝时,大白菜也是时人冬天的主要蔬菜,而且很喜欢。从“拨雪”一词来看,当时白菜也没有收割,直接就放在菜地覆盖起来。
但到明清时,贮藏大白菜成为古人稳定冬天蔬菜消费的主要办法,窖藏大白菜从此成为中国北方人最主要的冬季蔬菜——大白菜烧肉也成了中国老百姓的家常菜。
北京门头沟红色革命文物的区域特征浅析
门头沟区是北京地区红色资源丰富的革命老区,从1920年党的早期组织到门头沟京西矿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火种开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门头沟区红色资源共计125处,涉及全区117个村,在全区138个村中占比将近85%(84.78%)。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2:42:030002何兆武:“普遍的历史观念”是怎样成为可能的?重评康德历史哲学
一康德的历史哲学论文——卡西尔认为是构成其为康德的第四批判、即“历史理性批判”——可以看作是他第三批判(1790年《判断力批判》)的理论在历史上的引申和应用,同时也是对他第二批判(1788年《实践理性批判》,以及《道德形而上学探本》提供了重要的诠释和解说。0004皇帝梦见已死皇后呼救,觉得不对劲,派人去地宫查看,真出问题了
道光慕陵“风水事件”本文作者倪方六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是清朝入关后第6位皇帝,庙号“宣宗”。死后葬于清西陵,陵号“慕陵”。慕陵位于清西陵内的龙泉峪,是清朝东西二陵中规模最小的一座,是简化版帝陵,没有方城和明楼。慕陵为什么这么“简单”?这是道光自己要求的,希望“俭约”。实际上,在自己的陵墓建设中,并没有节省,慕陵花费一点也不比其他帝陵少。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18:100002沉浸体验科技在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的探索与实践
考古遗址公园作为大遗址保护的典型示范,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公共空间,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阵地。考古遗址公园作为大遗址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地下遗址遗迹的保护与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到省级考古遗址公园,考古遗址公园在全国各地方兴未艾,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考古遗址公园的发展之路。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9:12:470001名展:异彩纷呈: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玻璃艺术
#虎年有娱#前言玻璃,是世界古代最重要的人造材料之一,乃由主要原料石英砂(SiO2)加上助熔剂和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下烧制而成的非晶态硅酸盐化合物,被誉为“火与沙”的艺术,价值曾堪比黄金,是对古代人们的生活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伟大化学创造。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54: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