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凭一把洛阳铲,盗墓者是如何弄清深埋地下棺材摆放位置的?
盗墓铲的使用技巧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我在洛阳邙山上调查盗墓时,各种类型的探孔和布列乎全部看到了。
打探一般次序是,星点→线点→井字点→梅花点。即打了一个孔后,觉得地下可疑,在附近上下或左右再各打探孔,可疑性加大,则探孔的密度也加大。探孔从最初的“星星点点”到最后的“密密麻麻”。

图:利用洛阳铲搞勘探
打探孔时“卡边”技术很关键。发现墓葬后,便要弄清墓穴的大小、棺材放置位置、朝向等信息,以决定从什么位置开挖盗洞,这时候便要进行卡边。卡边时以发现墓葬的第一探孔为中心,打出“梅花点”,孔距根据需要来确定。
找到墓穴一角或一边后,根据墓的大概年代和埋葬规律,再找另外的角、边,依次打探,便能将墓穴的范围、棺材的位置、朝向、棺材大小头得清清楚楚。
在什么位置下铲,也很重要。摸清墓葬的基本信息后,还要进一步了解情况,这时候在选择探孔位置时就要小心了,原则上要避免损坏随葬品。
探测方坑墓(如长方形的先秦墓)时,一般在墓壁左边或右边中部打孔,因为随葬品一般放在头、足部位;探测洞室墓时,选择打在墓道上,随葬品一般都在墓室里。如果觉得打到空洞(墓室)或淤土上,应该立即停止深入,否则铲头可能打坏随葬品。

图:使用洛阳铲打孔
一般探孔要打多深?这有讲究。普探时,基点孔一般打到8~10米即可,普通墓穴都埋藏在这范围内,即便先秦大中型墓埋葬在二三十米深的地下,在这个范围也以能够发现线索。如果已确定有墓,一般打到生土层停止。基本上是,墓越古埋得越深,埋得越深,挖出来的东西越值钱。
如果需要打得很深,这个时候全凭铲柄是不行的,就要在铲上加绳,投掷取土 。加费绳投掷就如水桶投入井中取水一样,利用铲本身重量下坠时的冲击力往下打。打时将铲和绳往孔内放一段,绳子要足够长,集中摆放在孔旁边,不用部分拉直放在地上。落绳时不要加力投掷,否则铲头吃土过深,不易拔上来。
打孔时,还要根据不同情况,适时更换铲头。打探前,要估计探孔开口的直径,选择不同直径的铲子。如估计探孔要打到30~40米深,开孔时要选用大号铲;打到大约一半深度时,改用中号铲;在25~30米以后,改用小号铲。遇到砂石时,换用圆铲或掌形铲。

图:洛阳铲打的探孔
下面几个注意事项,要靠技术和经验了,这我在《民国盗墓史·秘术卷》中写了——
泥土取样:提铲时要握牢铲柄,不要让铲子在孔内旋转,否则土样易脱落;铲子提上来后手提木柄,将铲头轻轻地向地面抖动几下,夹在铲头内的泥土,便会自然地脱落下来。
看土要求:在开始下铲探查时,可以一边连续下搠,提杆倒土,也无须细看;但打到人类活动过的文化层时,就要小心了,对铲头提出的土要求三五铲一看;打到一定深度后,必须铲铲看,详细观察土质、土色的变化,寻找其中的包含物,以判断下面是灰坑、窖穴,还是枯井、墓穴。

图:明代古墓
理论分析:一般说来,如果探出地下情况是圆形的,口小底大,土质松软、土色灰褐,包含草木灰、红烧土、碎骨、陶片,深度较浅,可能是窖穴;探出的地下情况是长方形的,土质紧密,又经过夯打、有花土、无包含物、比较深,就要注意了,大多数是墓穴。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微信公众号jsnjnfl
河南小县城的古墓 防盗等级如此之高(古墓防盗)
河南一个小县城里发现的古墓早就已经在预防盗墓贼入侵。在古代一些身份地位比较高的人在修建墓葬的时候,除了会将自己的墓葬给修建的比较豪华之外,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有着比较高的防盗等级,毕竟谁也不想让自己棺材里放的那么多的金银财宝,到最后被人给偷走,不过即便如此,盗墓贼的盗墓手段也是在不断的提升。很多的墓葬都无法逃过盗墓贼的手段,可是在前些年河南一个小县城里发现的古墓有着非常高的防盗等级。河南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12-14 19:11:0800044赵志军:从进化论视角重新评估上山文化在稻作农业起源中的地位
农业起源是人与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过程(co-evolution)。在这个进化过程中,人与自然界某些植物或动物之间的相互依赖性逐渐加强,最终这些植物和动物被驯化成必须依靠人的帮助才能进行正常再繁殖的特殊物种,即栽培作物和家养动物;而人类社会也相应发展成为必须依靠农作物和家畜家禽为基本生活资料来源的经济技术社会发展阶段,即农业社会。0000考古“不腐古尸”,内部收藏13封感人情书,阅读后潸然泪下
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爱情,而历史上也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其中之一便是关于一位名为“英泰”的古代达官贵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始于2000年,考古学家在韩国安东市的一座古墓中挖掘出了一具木乃伊般的尸体,这具尸体保存完好,一点也没有腐烂。在他的胸口上放着13封情书,专家们对这具尸体进行了深入的考察研究,发现他名叫“英泰”,是古朝鲜的一个部族中的达官贵人。我要新鲜事2023-08-16 19:57:520000秦始皇陵四大谜团,第一个是守陵人的秘密,最后一个考古界不敢动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第一的帝王陵寝,相传动用近80万人,历时39年才完工。然而就是这距今两千多年的陵墓,直到今天人们也没有足够的技术去挖掘。在秦始皇修建陵墓时,哪怕有人破坏了秦陵周围的一棵树也会被处以死刑。但是秦亡以后呢,是什么原因使得秦陵得已保存两千多年却还未被盗?有一种说法便是秦陵有守陵人。秦始皇陵的神秘——秦始皇陵守墓人我要新鲜事2023-05-20 20:51: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