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牙签在河南洛阳考古发现,出家人为什么最喜欢剔牙?
“食肉先寻剔齿签”
本文作者 倪方六

齿签也称“剔齿签”,即现代常说的“牙签”——用来挑剔牙齿间残留物的小用具。
剔牙,是古今皆存在的生活现象。据周燮均等撰《安阳辉殷代人牙的研究报告(续)》,距今三千年前的殷代人,就有剔牙的习惯。这比用手抠要文雅和卫生多了,显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之先进和文明程度。

在对殷代92个个体存留牙齿观察后发现,其中有两个个体中的3颗牙齿上,有类似剔牙的痕迹。考古专家认为,这些痕迹“不同于浸蚀症状,除了剔牙痕迹外,似无更好的解释”。
如果属实,这应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中国古人剔牙实证,但是否是用专门的牙签来挑剔的,无法说清楚。现存最早的牙签,发现于1954年,当年对河南洛阳中州路(西工路)段遗址发掘时,从编号为M2717号东周墓发掘中,出土了8根骨签,后来经过进一步分析,认为这是牙签(见下图)。
据《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洛阳中州路(西工段)》,这8根牙签,最长6.9厘米,最短5.8厘米,出土时杂在骨叉中,包裹于织物包内,放在铜容器上面。考古报认为,这些骨签或是“一种食具”。

这种结论与其牙签属性并不矛盾,牙签的功能原本就与筷子一样,可以用来戳取食物,用之取食时的骨签就是一种食具,用之剔齿则为牙签。
使用牙签,可以说是人类饮食文明的一大进步,比直接用手抠不只文明,还卫生。古人对如何剔牙是有讲究的,《礼记·曲礼上》中提出,“毋絮羹,毋刺齿”。这里的“刺齿”就是易牙,意思吃饭时不要往汤里放调味品,不要当众剔牙,这与现代就餐文明要求完全一致。
牙签对老人来说尤其重要,人老了牙齿就松动,出现缝隙,进食过程中,如吃肉时很容易塞牙,特别需用牙签剔除。所以,元赵孟頫《老态》诗称:“扶衰每籍过眉杖,食肉先寻剔齿签。”

图:曹操(现代影视形象)
汉魏时用牙签剔牙已十分普遍,东汉末名人曹操就喜欢剔牙。据《陆士龙集·与兄平原书》,西晋人陆士龙在邺城时,曾看到了曹操生前遗物,除了床、席、被子、帽子、扇子等用品外,还有“牙齿纤(签)”,并将所见写信告诉了哥哥陆机。后来他还从“曹公器物”中,“取其剔齿纤一个,今送以见兄”。
曹操是中国古代名人中有文字记录的最早使用牙签剔牙的人,有人戏称他为中国剔牙第一人。饭后剔牙,是现在不少人的习惯,想不到汉末曹操也有这习惯。
牙签除了“剔齿纤”外,还有剔牙杖、挑牙、牙杖、柳杖、杨枝、嚼杨枝等多种叫法,但明清以前古人似乎不称“牙签”,古代牙签应是一种类似于书签的“签牌”,并不用来剔牙。在这些叫法中,数魏晋以后出现的“嚼杨枝”,叫得最多,日本至今称牙签为“小杨枝”。

嚼杨枝乃佛家叫法。东晋法显《法显传》有这样说法:“南门道东佛本在此嚼杨枝已刺土中,即生长七尺,不增不减。”剔过牙后,将杨枝做的牙签插入土中,竟然能生长,显然是佛门传奇。
佛门有规矩,把口腔弄干净后才能念经,否则有亵渎佛祖之赚。随唐时,出家在洗浴、饭后,必会用牙签净齿,外国亦然。据《隋书·真腊传》,真腊国(今柬埔寨境内)僧人,“每旦澡洗,以杨枝净齿,读诵经咒;又澡洒乃食,食罢还用杨枝净齿,又读经咒。”
因为佛门有这个讲究,在使用牙签剔牙的人群中,出家是最多的。

古代牙签有骨制、木制、金属等质地,但不论哪一种质地,都不是今日的一性消费品,似与筷、叉一样,重复使用,故古代牙签做得多较精致。1979年,在江西境内发现的三国东吴高荣墓中,便出土了一只精美的金牙签,还是两用的,另一端是刷子。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微信公众号jsnjnfl
盗墓圈南派和北派都很厉害,各自的看家秘技是啥?你只知一半
民国盗墓圈的南派与北派本文作者倪方六民国时期,从盗墓多发地来分析,有十大圈子。这些圈子,其实就两派别,可分为南派与北派两大派系。其中以北派势力最为强大。两大派基本上以长江为分界线,长沙帮、江宁帮、岭南帮属于南派;辽沈帮、热河帮、昌平帮、洹洛帮、雁北帮、关中帮、鲁南帮属于北派。北派以山海关为界,可分出关内派、关外派;以黄河为界,可分为京派、地方派。图:长方形盗洞图:圆形盗洞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06:370004三星堆到底是什么,他们是怎么被发现的?(发现三星堆)
三星堆是距离现在3000以上的古蜀国文明。三星的人民可以说是现在我国除了秦始皇陵之外最为神秘的一个文明体系了。三星堆文明大概在1929年的时候已经被初步的展现了出来,一直到了1986年的时候才真正的发现了他最深的一个祭司坑,出土了很多的文物。在经过靠过学家对于这些文物以及上面的纹路鉴定之后,确认这是距离我们当前社会3000-5000年的一个文明。发现三星堆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4:12:000003村民自愿守此皇陵千年,却不知皇陵内葬着何人,考古专家赶来破解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2:26:560000龙门石窟日常保养维护中的传承与创新
龙门石窟是世界现存公元5-10世纪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近11万尊、碑刻题记2870多块、佛塔80余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佛教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1:10:360001湖北出土超级墓穴 2000人一起挖掘(超级大墓)
墓碑超级大墓的主人是楚国丞相。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国湖北沙市为了能够将大量轻工业产品推广全国各地,政府便决定在周边修建一个新的铁,但谁曾想,工人们在包围山附近施工的过程中。居然无意挖到了一个超级大墓。考古学家闻讯赶来,对于这个墓葬进行初步的勘察,确认此地是由五座楚国的墓葬群组成。其中被称之为二号的墓穴规格最高。挖掘墓葬我要新鲜事2023-03-31 20:19: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