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红山文化晚期分层社会的形成与特征——以牛河梁遗址为例
郭明、贺纪元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7月7日上午,2016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进入第四天。上午来自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郭明研究员为学员们她对于牛河梁遗址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包括红山文化晚期考古发现与研究概论、研究目标、分层社会的形成与特征及小结。
郭老师紧扣分层社会的概念,从考古学材料入手,通过地层学、类型学和聚落的研究方法,将红山文化第四期分为早晚两期、五个时段,并分析各个遗址的空间分布规律,发现它们有着共有的中心。
通过观察研究牛河梁遗址各个积石冢的出土遗物,并进行大量细致的相关性分析,郭老师认为该遗址在红山晚期出现了一定的社会分工和分层现象。以筒形器的制作为例,其在制作工序上的差异,而这样的过程需要综合的管理者,社会分工和阶层分化是整个分层社会中会出现的现象。
从牛河梁遗址中心大墓所出遗物的工艺和制作来看,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晚期各个时段中心大墓也是整个社会整体建造的结果。
通过对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晚期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即:
第一,以随葬品和墓葬特征所表示的社会分层特征表明,至牛河梁遗址第四期,社会分层现象渐趋明显并出现了制度化的倾向,“礼制”逐渐形成。处于不同层级的个体在墓葬规模、随葬品种类和数量方面有着相对明确的与死者财富、地位相关的埋葬方式和葬仪,这表明全社会有共同的行为规范和礼仪制度。与死者身份地位相关的器物的使用方式趋于规范,玉器的使用显现出“礼制”的萌芽。
第二,红山文化晚期,牛河梁遗址的社会特征属于“橄榄形社会”,虽然存在个体层级差异,但存在社会垂直流动,社会群体之间较为平等。此外,虽然已经出现了社会权力集中的趋向,但获取权力的能力与血缘无关,也未形成明确的权力或地位的继承制度。宗教或礼仪性行为可能为社会权力的主要来源。

讲座结束后,郭明老师对同学们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解答,其中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是:与陶器不同,玉器制作时间较长且来自祖辈遗传,玉器的特殊性对其出土位置是否有影响,统计分析玉器的出土位置等,是否可以反映它所随葬的墓主人的信息,此外,若玉器自祖辈遗传,即使不够精美也可能很重要,这应该怎样理解?郭老师解答说:“由于如上所述玉器的特殊性,判定年代早晚确实不能仅通过玉器来进行。至于是否可以用来衡量墓主人的重要性,事实上对整个评价无特别影响,因为作为随葬品,玉器不仅是对其墓主人个人有某种意义,也反映整个社会对墓主人的评价。因而随葬品中的玉器是可以用来推测墓主人的社会地位的。”

注:本文摘录及总结自郭明老师的课件和演讲,部分内容可能与原句有所出入。
(执笔贺纪元、编辑江俊伟)
朱元璋发迹后废原名“重八”另取,但不是“元璋”,叫什么?
中国古人取名喜好本文作者倪方六说到名字,不少网友曾问我“倪方六”是什么意思,觉得有点深奥。其实这是很俗的一个名字,就是父母姓排行。将排名用于名字中,在过去底层人群中间特别流行。类似的还有根据出生日期、时辰、生下时父母年龄起名的,这就是所谓“数字入名”在所有朝代中,数字名在元朝最为流行。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56:360000严文明:三苗寻踪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1:41:280000日享一书WJb01《百越文化研究》
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9:27:570000汉墓挖出3具特殊人骨,专家鉴定不是中国人种,咋来到中国无定论
民和胡李家汉代墓地考古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不少网友对考古很有兴趣。考古是从人类学中分离出来的一支人文学科,至今西方仍将考古从属于人类学,而不属于历史学。人类学又分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其中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材料,主要靠考古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36:070000古墓一直都在地下 里面机关生锈咋办(古墓机关)
古人会用橄榄油来保护机关。在我国一般古墓指的并不只是古代的墓穴,而是有历史文化感的墓穴。这些墓穴都一定是要有研究价值才行,在研究古墓的时候我们也知道但凡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一般在建造墓穴的时候都会放更多的陪葬品,也会有很多的机关。但是这些机关都是在近代还能够有着比较大的作用。这就让人们不禁想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古墓里面的机关都还没有生锈?古墓机关我要新鲜事2023-03-13 20:50:3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