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者赌地下6米深处有汉墓,专家不信,挖开后都惊讶了,为啥?
洛阳铲得名的四条趣闻
作者 倪方六
上一篇文章聊了洛阳铲的不同叫法,但那些叫法没有一个叫得响,没有一个能深入人心的,只有“洛阳铲”一名为大家熟悉。那么,“洛阳铲”这个名称怎么来的?谁首先叫出来的?有以下四条趣闻。

图:洛阳铲测试现场
第一种说法是外地盗墓贼叫出来的。“洛阳铲”出现后,其利索劲儿在圈内同行中很快传开,于是洛阳以外地方的盗墓贼很想搞到,借口到邙山马坡村一带“走亲戚”,从铁匠铺里买走“马蹄铲”。回到当地后同行上眼了,便问这是什么铲子,盗墓贼都会玩心眼儿,不想让同行知道真正的产地,便忽悠是“洛阳铲”。就这样,“洛阳铲”首先在外地盗墓贼中间传开了。
第二种说法是考古学家叫出来的。1928年(民国十七年)到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民国中央研究院组织考古队对安阳殷墟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当时雇了不少当地民工,其中有的便挖过古(盗墓),他们自带“洛阳铲”上工。考古专家发现这铲子很适合考古发掘使用,于是从洛阳买回了一批。好多专家都没有见过这形状奇怪的铲子,也不知道名字,便以发现铲的地方来叫,称之为“洛阳铲”。需要说明的是,这也是“洛阳铲”这种盗墓利器第一次为考古发掘工作服务。

图:老外对洛阳铲勘探功能很好奇
三种说法是援华苏联专家叫出来的。新中国成立时期,在“同志加兄弟”的政治气候下,苏联政府派出了一批专家援华,帮助共和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洛阳被国家确定为西线重工业基地之一,洛阳拖拉机厂一批工业项目落户本地,苏联专家随项目来到了洛阳。
但是建厂前的地质勘探和文物普查成了大难题,工期紧,时间短,按常规的方法来勘探,项目根本无法如期上马。出于对共和国的热爱,好多民国时盗过墓的老人满腔热情,主动请缨要帮助政府克服难题。赵振华《洛阳铲》一文中提到了此事——
1953年初春,两位须发斑白的老人来到(洛阳)市人民政府,求见市长。他们随身带来一把探铲,说这把铁铲可以探测地下情况。市长大为高兴,决定组织力量钻探。参加建厂的苏联专家却表示疑惑。几天后,市人民政府请两位老人表演。在邙山脚下的一片庄稼地里,他俩各自在指定的地块,钻探了三十多个6米深的孔。一位老人报告地下无古墓、窑洞或枯井。一位老人则告诉大家,地下有一座汉代的洞室墓。挖掘后证实,钻探准确,判断正确,苏联专家大为惊讶,十分信服。

图:洛阳铲挖出来的盗坑
据说苏联专家当时“Лоян-Лопата”、“Лоян-Лопата”地叫唤,当地官员不懂,便问中国翻译苏联老大哥在说什么,翻译称苏联专家在说“洛阳铲”呢。“洛阳铲”就这么先从苏联人的嘴里叫了出来。这个说法无据可查,权当戏言,但苏联专家回国带走了一批“洛阳铲”确是事实(见上文“杨林铲”)。
第四种说法是官方命名。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比较靠谱,也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共和国大批工业基础项目在中西部地区上马,考古工作量很大,但专业人手奇缺(好多民国时的盗墓贼就是这个时期陆续进入全国各地的文博系统,变身“考古工作者”的),于是,国家文物局会同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1952年和1954年先后在洛阳联合举办了两期全国考古钻探训练班。

图:现场教学使用洛阳铲
在训练班上便向学者专门介绍了“洛阳铲”的勘探方法,在全国考古界推广使用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勘探工具,并命名为“洛阳铲”。从此,“洛阳铲”在全国范围内叫开了,1955年新华社还发了一条《洛阳铲已被广泛采用》的消息。
1972年9月,著名考古学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的夏鼐先生,应邀率领中国考古代表团赴阿尔巴尼亚,参加在那里举行的第一次伊利里亚人学术研究会议,出发前特地请洛阳的师傅打造了一把精致的“洛阳铲”,作为礼物赠给了邀请方。当时向国际友人介绍,这铲子叫“洛阳铲”,洛阳铲在国际考古界的影响,由此越来越大。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信公众号:jsnjnfl
对付点过名就溜“老油条”,古代一考勤办法很有效,迟到早退很难
古人上班与违纪管理本文作者倪方六上班,已成现代人日常工作状态。古代呢,一部分人也有班上。比如京官就要上班,称为“上朝”。如果不去,要提前说明情况和理由,并在“花名册”上注明不上班的原因,称为“注门籍”,如身体不适,便在自己的名字下注“病”字。相对京官来说,地方官员要自由得多,但同样有一套严格的制度,是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也要点名或签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05:270000日本挖出秦汉时“山东人”,俺祖先来自哪?日本组团来华考古寻根
日本土井滨遗址挖出的古人遗骸本文作者倪方六最近,日本下关人类学博物馆举办纪念土井滨遗址发掘70周年展览,“日本人是不是中国人”,再一次成为中国网友的嘴边话题。土井浜遗址位于日本山口县下关市丰北町神田上,于1930年被发现。顺便说一下,日本的县、市、町,相当于中国的省、县、乡。土井浜遗址发现后,已历经19次考古发掘,出土了丰富的弥生时代文物,为日本人的起源找到了新的证据。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8:13:380000窑厂工人挖出一座古墓,虽被盗仍出土大量文物,有一件令专家叫绝
龙虎四环铜鼓座传奇文/周德秀、倪方六名称:龙虎四环铜鼓座年代:春秋时期|出土地:安徽省舒城县收藏地:安徽省博物馆文物价值:国家一级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36:480000一件楚国女性用品上发现的故事,考古发掘时看到古代盗洞内埋一人
考古中发现的一件漆奁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文章来聊聊考古的事,说说最早一件女性梳妆用品背后的传奇。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国风》中,有一首反映卫风的诗歌《氓》,有“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的说法。这是女子对其未婚夫说的,大概意思是,你驾着马车快来吧,我带着嫁妆嫁到你家去。(古代女子,现代装扮)(楚国女子,出土帛画)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39:270000陈淳:疑古、考古与古史重建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