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翠梅:周代贵族佩饰中的北方草原文化因素
黄翠梅、张欣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2016年7月6日下午2:30-6:00,台南艺术大学的黄翠梅教授为暑期学校的学员们做了《周代贵族佩饰中的北方草原文化因素》的演讲。
黄翠梅教授通过对比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玉璜及玉石串饰,和黄河中游地区西周至春秋中期的多璜组佩和梯形牌联珠串饰,阐述了周代贵族墓葬佩饰中的玉璜项饰在上述一千年间的沈潜与再兴。其再兴后的主要特点有:外型上从素净淡雅变得多彩缤纷;金属弧形项饰与玉璜项饰交替兴盛与相互模仿;出现了独特的作为头饰的梯形牌联珠串饰。
考古资料显示,公元前2300至前200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玉器发展趋于式微,佩玉风气也基本停滞。而与此同时,黄河中游晋南一带清凉寺,陶寺和下靳等地,璧,环,多璜联环,镯,琮等玉饰物逐步兴起。到多彩珠管和金属弧形项饰在甘青和晋陕地区兴起后,佩戴玉璜项饰的传统开始大规模复兴。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红玛瑙珠。公元前2000年以后,红玛瑙珠已经在中国西北及东北地区多个遗址和墓地被发现。约莫同期,铜质和金质耳环和臂钏等各种小型金属饰品也开始出现在中国北方地区。研究表明,新疆和甘青地区的红玛瑙珠可以往西追溯到西亚和印度河流域,而金属饰品也明显受到欧亚草原文化因素的影响。换言之,新疆和甘青地区的佩戴多彩珠管和金属饰件的装饰风尚,其根源可能都与欧亚草原地区偏好艳丽璀璨的身体装饰有关。
公元前12至前11世纪,在北方草原民族红玛瑙珠和金属弧形项饰的启发下,宝鸡地区开始将素面扇形玉璜和红玛瑙及绿松石等珠管搭配组合成多彩珠管玉璜项饰,到了西周中期以后此种新兴的玉璜项饰更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原地区彰显贵族身份的玉璜组佩。玉璜组佩在周代贵族墓葬中的流行,一方面折射出以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的玉璜项饰传统为基础的记忆重建,另一方面也见证了中国北方新一波装饰品味对西周各国的影响。
此外,通过比较与分析,黄教授认为西周女性贵族墓葬中出土的梯形牌联珠串饰极可能是墓主佩戴的头饰而非胸饰,其组合方式及使用方式与后来流行于蒙古各族的妇女传统头饰上的頬侧流穗类似。这种蒙古妇女的传统头饰不仅是族群的标志,美的载体,也是显示妇女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物,被称为“流动的首饰盒”。
根据考古材料,黄教授认为梯形牌联珠串饰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以晋国墓地出土的年代最早,数量最多,持续使用时间最长,在中高阶女性贵族墓葬中随葬的情况也最为普及。这种串饰应是延续自河套及燕山地带由红玛瑙珠,绿松石珠或各色料珠和穿孔海贝等组成的多彩串饰传统。由于它们只见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贵族女性墓葬中,无论分布范围或延续时间都不及男女贵族皆可佩戴的玉璜组佩,而且这种以梯形牌提领多股珠穗穿缀红玛瑙珠,绿松石珠和海贝或石贝的组合方式及佩戴方式也不曾见于西周以前的黄河流域或长江流域,它们的出现除了反映女性贵族的文化背景或原生族属外,可能源自周人领域以北的地区。黄教授通过将其与漠南、漠北及黑海北岸贵族女性类似的头饰的比较,认为这种梯形牌联珠串饰很可能与大漠南北的头饰传统有关。西周晚期晚段以后,梯形牌多以青绿色或青黄色玉料制成,而青玉质珠管也取代海贝成为串饰中的重要构件,整体设计表现似有逐渐从粗犷多元化转为精雅一致的趋势。这也体现了梯形牌联珠串饰进入中原后逐渐开始中原化的发展过程。
综上所述,这些变化一方面显示出草原民族身体装饰无远弗届的传播力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原文化的用玉和佩璜传统无比强韧的生命力。
(执笔 张欣 编辑 江俊伟)
破解一字奖十万:西方屡破“死文字” 甲骨文为何难以破解
我要新鲜事2023-09-27 20:10:010001中国末代皇帝应葬回清西陵?登基次年即选定了陵址,传此地会作怪
本文作者倪方六大清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溥仪。但他仅当了3年皇帝,即从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这之后就变天了,大清王朝灭亡,中华民国诞生。实际上,溥仪退位后,又当了两次皇帝。一次是民国六年(宣统九年,公元1917年)“辫子军”溥仪复辟,这年7月1日,年已12岁的溥仪真正体验了一把皇帝登基的快感,第一次当皇帝才3岁,是父亲载沣抱着坐上宝座的,完全没有记忆。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18:590001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铃铎响动 格桑花开——西藏曲水温江多遗址
#2022十大考古#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席琳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1:23:230000新发现 | 内蒙古金斯太遗址2021年度发掘取得新收获
作者:单明超李锋等金斯太遗址是中国北方一处重要的早期人类洞穴遗址,保存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至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遗址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阿拉坦合力苏木巴达拉胡嘎查,北距中蒙边界约20公里。遗址所在的东海尔汗山为花岗岩丘陵山地,洞穴发育其中,海拔约1400米。遗址航拍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0:48:470000刘斌:用考古发现谱写中华文明——让遗产保护守住历史根脉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3:10: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