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地宫可能藏一无价之宝,对中国版图研究意义重大,或改写历史
中国第一张真正的全国地图《秦地图》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九州后,一张真正的“中国地图”出现,“大中国”版图从此形成,这就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秦地图》。这 张地图弄哪去了?还能不能找到?

图:战国时各诸侯国区域图(现代绘)
学术界有一个大胆的推测,这张真正的全国地图,很可能秘藏于秦始皇陵墓地宫中!这个推测靠谱吗?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中国各个诸侯国,都绘有自己的地图,如楚国、齐国等东部国家,版图都很大,且制作地图的水平都不低。但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先秦地图是秦国地图。

图:甘肃天水北道区党川乡五号秦墓
1986年,甘肃天水北道区党川乡秦墓考古有重要发现,在其中一号秦墓中,发现了一套秦国地图。这套地图共七种,绘制在四块木板的两面,统称为《放马滩秦墓地图》。
其中地形图三幅,绘有山脉、河流、沟溪、关隘、道路、界域等,并标出各处地地名,行政区域图两幅、物产区域图和森林分布图各一幅,各部分区段内各地之间里程都标示了出来,内容十分丰富,显示了秦国较高的地图制作水平。

图:甘肃天水出土《放马滩秦墓地图》之一,刻于木板上(摹绘)

图:甘肃天水出土《放马滩秦墓地图》之一,刻于木板上(原件)
所以,秦始皇刚统一中国后,便着手编制全国地图,遂有了一张《秦地图》。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全国地图”。同样遗憾,这张地图最后未能保存下来。
在汉高祖刘邦攻进秦都咸阳后,这张《秦地图》还在,与秦律令、图书典籍等,一起让萧何拿走了。据《史记·萧相国世家》,“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人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当时,为收藏所缴获的《秦地图》及一批秦国档案文件,萧何专门建了一座“档案馆”,史称“石渠阁”。据《三辅黄图》,石渠阁“其下砻石以导水,若今御沟,因为阁名。所藏入关所得秦之图籍。按理来说,如此珍贵的地图档案,放在这种地方是很安排的,但到西汉亡国时灾难来了,在王莽建立新朝被毁了。

图:秦国六一后“全国地图”(现代绘)
不过,现代学术专家的推测,又为《秦地图》的存在带来了一点希望。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死后极可能随葬了《秦地图》。秦始皇建造陵墓,“穿三泉,下铜而致椁……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图:秦陵地宫想像模式
“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从司马迁这句话来看,秦始皇墓中随葬的或是一件秦疆域地图模型。这一推测可靠吗?有一定道理,古代君王都会随葬自己的目前,秦始皇陵墓尚未发掘,谜团还要留给未来。
无疑,这第一张大一统中国的全国地图《秦地图》是无价之宝,对大一统中国版图的研究有极重要的意义,如果有朝一日真的发现,很可能改写中国。虽然没有保存下来,但对后世全国地图的绘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汉朝的全国地图,便利用了《秦地图》,以后历代中国疆域,都是在《秦地图》版图上变化出来的。

图:西汉时全国地图(现代绘)
西汉时的全国地图叫《舆地图》。据《后汉书·马援传》,“前披舆地图,见天下郡国百有六所。”汉武帝时,在秦朝疆域版图基础上,汉武帝向西南、西北、东北三个方向开拓,打通了“河西走廊”,有了“丝绸之路”:西部疆界到达了今俄罗斯境内的巴尔喀什湖畔。
如今的中国疆域,在汉武帝时代已成形。据测算,此时的中国疆域首次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舆地图》乃名副其实的“大中华地图”。
同样遗憾,西汉这首张“大中华地图”,也未留存下来。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号:jsnjnfl
乌克提纳翼龙:北美翼龙类(第三对牙齿硕大/长15厘米)
乌克提纳翼龙是一种翼龙目下的古魔翼龙科生物,诞生于白垩纪初期的阿尔比阶末期,目前仅发现了一块口鼻骨骼化石,于美国的德州境内发现,所以只能得知它的总长可达15厘米,其中第三对牙齿是最大的,长度可达17.7厘米。乌克提纳翼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7:43:260000世界最早的农业,长江、黄河都是源,《最早的农人》译者谈
我的两位老友: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陈洪波与广西考古所研究员谢光茂,近期出版的译作《最早的农人——农业社会的起源》(FirstFarmers:theOriginsofAgriculturalSocieties)(彼得·贝尔伍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是一部宏大时空叙事,且非常具有启发性的考古学著作,老李非常荣幸,得到译者陈洪波教授的许可,将陈老师对该书的解读在此推出,先睹为快。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37:170000新发现 | 河北定兴杨家庄发现战国燕文化遗址和汉代至清代墓地
作者:魏曙光杨艳成2020年4月至8月,为配合荣乌高速新线工程建设,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定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对工程涉及的杨家庄遗址进行了发掘,共计完成发掘面积1997平方米,清理各类遗迹40余处(座),出土可复原器物200余件(套)。杨家庄墓地主要包括战国时期聚落遗址、西汉时期墓地、唐代墓地和清代墓地四个时期的遗存。杨家庄遗址发掘现场(上为西)1.战国聚落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3:52:180000中国古代的足球——蹴鞠(2)汉晋时期的发展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59:37000020世纪遗产贡献城市发展——“第六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与研讨”的《武汉倡议》要点析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9:46:1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