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发现一件国宝,弥补了原故宫天价玉白菜被运去台湾之憾
再谈国宝级玉白菜
本文作者 倪方六、周德秀
上一篇主要了说了台北故宫的玉白菜。中国国宝级白菜有7颗,这篇文章说了就是余下的6颗。

图:现代仿玉白菜

图:台北故宫
玉小白菜
台北故宫的玉白菜很出名,其实馆里收藏的并不只这一颗,还有几颗翡翠白菜,其中一颗人称"翠玉小白菜",以示区别。
小白菜高度约13.4公分,大体绿黄相间,颜色偏黄,菜叶上也有菜虫,同样原藏于紫禁城“永寿宫”。但整个质地和雕工,跟“大白菜”差的就不是一个档次了,确实只配称“小”了。因有了大白菜,而且那么出名,这颗小白菜就拿不出手了,被冷落一旁,进入了冷宫,极少展出,"因为它的卖相不好"。

图:现代仿玉白菜
花插翠玉白菜
不只小白菜展出少,台北故宫还有还有一颗翠玉白菜,但造型不同,为花插型,称为“花插白菜”。这颗白菜原来藏在北京紫禁城的南库,被归类在“珍玩库”。
“花插白菜”高24.3厘米,口径12.8厘米, 翠色青绿,透光性较弱。花插为白菜形,采用雕琢手法,上部菜叶相并,或高或低,亦有折而下垂者,环并一周,下部叶梗直立,间有空隙。最有趣的是中心开有一孔的翠玉白菜花插非常娇小,白菜的中心在雕刻制作时就被刻了一个洞,就因为这个,收藏家推断最初是用于插花。
“花插白菜”和“小白菜”一样,也没有那颗雕了虫子的大白菜吃香,仅曾与“小白菜”一起,公开展示过一次。

图: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翠玉白菜
可能人们不相信,北京故宫也收藏一颗“玉白菜”,但极少公开展出,是不是因为台北故宫的“大白菜”名气太大,不好意思亮相?不只公开展览不是重点,甚至连北京故宫的资料上,也很少提到这颗馆藏玉白菜。
北京故宫的翠玉白菜与台北故宫的翠玉白菜相比,确实差了一些,一点也不鲜嫩。圈内戏称北京故宫的翠玉白菜是颗“老白菜”,无法与台湾故宫那颗媲美。

天津“冻白菜”
那么,大颗就没有一颗玉白菜可能台北故宫的相比?有啊, 天津博物馆就有一颗。
这颗玉白菜是大陆解放后次年,即1950年发现人。当时,在天津财政局的食物库房中,文物工作者惊喜地发现了这颗翠玉白菜,马上转拨给了当时的天津市历史博物馆收藏。1957年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新成立,翠玉白菜调去做镇馆之物。到2004年,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和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收藏合并天津市博物馆,这颗“白颗”又为天津市博物馆,并公开展出。

图:天津博物馆
论质地,天津博物馆的这颗翠玉白菜没有台北故宫那颗好,原中天然含有白,绿,黄三种颜色,料子没有台湾故宫的纯,但雕刻更胜一筹,巧夺天工,弥补了原北京故宫天价玉白菜被运去台湾之憾。
工匠没有回避黄色的翠质,而是大胆的将其留在了菜帮上,将原本是缺陷的黄色一下子升华了,变丑为美——让这颗白菜披上霜冻后的质感,透出浓郁的天然气息,逼真自然,更具韵味。圈内给它起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俗名——“冻白菜”。
为什么说,天津的“冻白菜”不输台北的“白菜”?看了就知道——
天津冻白菜的菜心处也有两只蝈蝈,个头比台北的蝈蝈还大,高约19.1公分。更绝的是,菜上还多了一只螳螂,螳螂和蝈蝈和谐共处,可谓妙趣横生,称为国宝当之无愧。

图:1980年代,清东陵整理慈禧内棺时,里面空空,随葬宝物早被盗走
随葬慈禧翠玉白菜
还有一个国宝级“白菜”,现代人都没有看过——被当成晚清慈禧太后的陪葬品了。
慈禧太后一生好珍珠,之外便是好翡翠。
翡翠的原产地并不在中国,多产南疆邻国缅甸。明清以前,翡翠并不名贵,身价也低,不为世人所重视,康乾时转热。据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盖物之轻重,各以其时之时尚无定滩也,记余幼时,人参、珊瑚、青金石,价皆不贵,今则日.......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乾黄,强名以玉耳,今则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
但翡翠真正流行是在清末,原因就是慈禧这些皇家极品女人喜欢。慈禧一生拥有大量的翡翠饰品,据说她用过的玉饰、把玩的玉器数量多达足以装满 3000个檀香木箱。有一种说法是,圆明园有她的个人翡翠藏馆。
慈禧死后,这些价值连城的珠玉藏品,都成了她的随葬品。据说其墓中有十大宝器里,其中7件都是玉石翡翠。据大太监李连英侄子所著《爱月轩笔记》,慈禧陪葬品中除了翡翠西瓜、翡翠荷叶帽、翡翠佛像等翡翠制品外,还有一颗翡翠白菜,最为值钱!这颗白菜绿叶白心,菜梗上还刻着一只振翅的蝈蝈,另外还有二只红白相间的马蜂。

图:慈禧陵地宫
遗憾的是,1928年孙殿英盗清东陵,慈禧的定东陵未能幸免,地宫中的随葬宝物被洗劫一空。这颗举世绝品的翠玉白菜从此不知去向,成为历史的悬案。有一种说法是,目前台北故宫的镇馆翠玉白菜,就是慈禧随葬的那一颗“白菜”。传事发后,孙殿英四处打点送礼,把这颗最值钱的翠玉白菜,送给了蒋介石。
但是,台北故宫的“白菜”上没有了马蜂啊,是所传造型有误?还有一种说法是,《爱月轩笔记》原件谁也没有看到过,而且笔记所记和清宫档案记载完全不符,或许《爱月轩笔记》是托名伪造。如果是这样,随葬慈禧的这颗玉白菜根本不存在的。
讲座:沈睿文:唐宋墓葬神煞考源
小瓜按:本文为北大文博学院沈睿文教授在首都师范大学的讲座《唐宋墓葬神煞考源》的讲座纪要。现摘录于下,诸位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5:55:320000山东发现大量文物 主人尸体在清水当中(山东大墓)
山东发现的墓葬可能是当地的一个贵族。山东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有着很多的国家在这里定都,自然而然山东也成为了我国考古工作的一个重点区域,在2019年山东又发现了一个面积比较大的墓穴。专家在进行挖掘的时候,首先对于周边进行清理,光是在清理的时候已经发现了一些瓷器的碎片,这些可能就是已经被损坏的文物。随后也正式进入到了墓葬当中。墓穴主人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3:16:390001巨型蜥脚龙:江山龙 体长22米(是浙江最大的恐龙化石)
江山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诞生于7000多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目前浙江省发现的最大型的恐龙,体长可达22米,第一批化石是在中国的浙江省江山市发掘的,保存的非常好,化石的完整度也达到了90%以上,这也是中国首次发现巨龙科的化石。江山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4:43:020001两会上那些考古文博代表提出的大问题
#头条创作挑战赛#这不热热闹闹全国人民瞩目的两会胜利闭幕。两会上有很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但都不是小瓜我这类小人物所敢提或者比较关心的,作为一个基层不能再基层的考古打工仔,俺是看看大佬们都提了哪些关于考古文博的事。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8:47:110000挖掘埃及法老墓后 流传的“死亡诅咒” 是真实存在的
图坦卡蒙,这位年仅19岁的法老并没有在位时创下什么伟业,反而是因为其突然的死亡和未被盗过的墓穴而闻名于世。考古学家在打开他的陵墓时,发现里面珍贵的随葬品无数,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然而,与此同时,图坦卡蒙的墓也因为诅咒和死亡之谜而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我要新鲜事2023-07-22 20:27: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