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梅汤”是朱元璋发明的?《英烈传》中提到了,但真相是这样的
“酸梅汤”是朱元璋发明的?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冷饮”其实是现代的流行说法,古人多称为“凉饮”。到明清时,冷饮早已由隋唐以前的“白领饮品”,变成大众化的“街饮”。

图:“卖冰镇酸梅汤”风俗画(民初烟画)
古代冷饮品种丰富,但最为经典、也最受喜欢的夏令冷饮,要算“乌梅汤”。这款冷饮可以说是中国人在饮食领域的又一重要“冷发明”,老少皆宜,贵贱都喝,至今都是重要的一款夏天饮品。
乌梅汤又现代多称“酸梅汤”,明清时曾风靡城乡,贫富皆饮。据清末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酸梅汤是京城市民最欢迎的冷饮:“北京夏季凉饮,以酸梅汤为佳品。系以乌梅和冰糖水熬成,外用冰围之,久而自凉,不伤人,且祛暑也。”
当时,琉璃厂信远斋、前门大街九龙街的酸梅汤最负成名,但崇彝认为,不如西单秋家的酸梅汤,“信远味太浓,九龙味太清,惟秋家梅汤适得其中耳。”
因为酸梅汤受欢迎,制作酸梅汤也成了一个行业。据刘佳崇璋《北京各行祖师调查记略》所记,旧时卖酸梅汤小贩供奉的“祖师爷”是明太祖朱元璋,也就是说,酸梅汤的发明人是朱元璋。

图:连环画《朱元璋演义》中提到朱元璋贩乌梅
“酸梅汤”真是朱元璋发明的?要弄清真相,得先说说朱元璋的出身。
元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朱元璋家所在的濠州(今安徽省凤阳一带)发生大旱,没有收成,是个大灾年。可祸不单行,第二年开春偏偏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并发瘟疫,到处死人,不少人家死绝户,连埋都没人。朱元璋家也不能幸免,不到半月,朱元璋的父、母、大哥先后死掉,家里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
因为穷,不要说买不起棺材了,朱元璋家连埋亲人的地方都没有。还是邻居刘继祖给了朱家一块坟地。因为这个,朱元璋在做了皇帝后,追赐刘继祖为“义惠侯”,荫及子孙。埋了亲人后,兄弟两人分开,各自逃生。
朱元璋因为年轻还小,到附近的庙(皇觉寺)里做了小和尚。因为当地连续灾荒,庙里没人施舍,主持只好罢粥散僧,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这样,时年已17岁的朱元璋再一次无处可去,外出谋生。

据说,朱元璋就这之后,一度以贩卖乌梅为生。
一年,他贩梅到湖北荆襄一带,时闹瘟疫,朱元璋也病倒了。因思食乌梅,便到仓库去取,至库中闻到乌梅酸气,顿觉病愈过半,又煮乌梅汁来喝,病体霍然痊愈。他知道了乌梅能治病,便广为兜售,遂致巨富。
怪异的是,当时荆襄民间流传起这么一首歌谣:“桂花开,乌梅香,江南和尚作客商,左全鸡,右玉兔,起事在襄阳。”这应该是后话,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的附会之言。
很显然,上述只能是民间传说,正史上并无朱元璋贩卖乌梅的记载。有关朱元璋贩卖乌梅的说法,最早见于《英列传》。
《英列传》中第七回,“贩乌梅风留龙驾”中有这样记述:光阴迅速,太祖却已十八岁了。郭光卿收拾几车梅子,同太祖上金陵贩卖,进至和州,时适夏初天气,路上炎热。光卿说:“你可将车先行,我歇息片时便来。”太祖推船赶路不题。

接下来书中又说:次早,天清气爽,太祖作谢了众人起身。他们六个说:“我们都送一程。”路途上说说笑笑,众兄弟轮流把梅车推赶,将近下午,已到金陵。金陵地方,遍行瘟疾,乌梅汤服之即愈,因此梅子大贵,不多时都尽行发完,已获大利。
《英列传》是一本明代小说,素材多源于民间传说,不足为凭。但以讹传讹,最后把朱元璋传成了酸梅汤的发明人,被当行业祖师爷供奉。
乌梅和梅汤入药医疾,中医古籍上早有记载,不可能是朱元璋的发现。
中国古代第一部临床急救医书、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时气病起诸劳复方第十四”条中,就有煮乌梅汤治治病愈后复发,虚烦难眠的方子。
事实上,《周礼》中所说天子夏日“六饮”中,便有用于梅子制作的冷饮,也就是说,酸梅汤其实在先秦时已出现;还有,北朝时也有乌梅浸汁制作饮料的记载。

图:古人夏饮图
到北宋时,酸梅汤已很常见,街头有售,时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条,便提到了京城卞梁街头出售“梅汁”等夏令冷饮的情况。
所以,酸梅汤的发明远早于元末,不可能是朱元璋发明的。但从明清夏天城乡都流行喝酸梅汤现象来看,不排除有朱元璋的推广影响在里面。
因为酸梅汤确能治病,也许朱皇帝当年真的贩过酸梅,熬过酸梅汤,做好施舍、善事。大家想啊,《英列传》又名《大明英烈传》,传为明嘉靖时武定候郭勋所撰(一说徐渭),虽然是吹捧朱元璋,但也不可能睁眼说瞎话吧,不然早被禁了。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号:jsnjnfl
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拼凑“姑蔑”记忆——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级土墩墓群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海报设计:谢雄)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级土墩墓群发掘单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黄昊德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级土墩墓群位于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墓群东为铜山溪、西为邵源溪、南为衢江、北为高山,处于一个山水环绕的地理空间。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4:41:360003最难盗墓的墓穴 有着5000多件陪葬品(亲王墓穴)
明仁宗的第九个儿子墓葬当中有5000多个陪葬品。在我国古代的很多墓穴中,但凡是比较豪华的,一般来说都是和皇帝有关的人,不过从古代到现在,皇帝一共也没有那么多,但是皇帝的兄弟们还是挺多的,这些人一般都可以被称之为亲王,虽然和皇帝还是区别很大,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也是非常的高,在前几年我国也出现了一些亲王的墓穴,其中有一个比较难盗的墓穴。湖北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01 13:11:020001考古学史:百年国博考古回顾(二)1949-2003
#我想对你说#二1949-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重视文博事业。1956年,历史博物馆设立考古部。后几经撤立,于1979年稳定下来。此后稳步发展,在多地开展各类考古工作,至新世纪之初,取得诸多成果,成为考古学界的重要力量。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44:220001小鸭嘴龙:中国出土的最小恐龙(出土于广东/不足3米)
小鸭嘴龙是一种鸟臀目下的鸭嘴龙科恐龙,诞生于8300万年前到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主要以植物为食,是目前中国出土的体型最小的恐龙之一,体长不足3米,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扁平的吻部和齿槽,和埃德蒙顿龙较为相似,第一批化石发现于中国广东省。小鸭嘴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0:47:31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曲阜鲁城遗址
西周至战国的鲁国都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曲阜县城及其外围。周成王时周公长子伯禽在此建都。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49)楚灭鲁后,此地为鲁县县治。西汉景帝三年(前154),鲁王刘恭以此为都,直至西汉中期。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曾在此调查和发掘汉代遗迹。1977-1978年,山东省博物馆又作了详细勘查和发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阜鲁城遗址平面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42: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