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墓被红卫兵挖开后发现了什么?盗墓圈有关棺材的黑话
“棺材”黑话
——“等外套”是说没钱买棺材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棺材,是葬具的统称。早期人们下葬时,并无葬具,在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使用葬具才渐渐开始流行,并成为一种丧葬习俗。如从材质来看,主要有金属棺、水晶棺、石棺、木棺。

图:金棺(1964年甘肃泾川大云寺地宫出土)
相对来说,金属棺、水晶棺更为贵重,不为一般人常用,如金棺、银棺,一般多高僧葬舍利子使用。水晶棺,能够用的人更少,一般出于瞻仰的需要。当年孙中山病逝后,一度也欲使用水晶棺,但因从苏联运来的水晶棺有裂纹,只得放弃(这口水晶棺,现存于北京香山碧云寺中山纪念堂),最后改用从美国购买的一口铜棺,下葬于南京的中山陵。

图:毛泽东逝世后使用水晶棺
石棺和木棺是最常见的。“洋皇帝”使用的事例较多,如古埃及、古罗马的帝王,古罗马的帝王还喜欢在石棺上刻绘上浮雕,一口石棺便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中国帝王们最喜欢使用木棺,当然,皇家使用的木棺材质,与普通人是有档次之分的,一般使用金丝楠木。楠木材质细实、有香气且耐腐蚀、防蛀,是古代最优质的木材之一,作出的棺材对尸体保存有利。楠木原产地在中国南方山区,采伐极为困难。如在四川,过去采伐楠木便有“入山一千(人),出山五百(人)”的说法。

图:金丝楠木制作的现代家具,金光明亮
笔者在另著《中国人盗墓史》中说过这事:过去北方有钱的财主喜欢置办寿材,为了方便运输,派木匠去南方采购楠木时,在当地直接打成棺材运回。有一个说法,有一次在棺材启运前,木匠将一碗红烧肉置于棺材内,一个多月后棺材运到家,揭开棺盖一看,碗里热乎乎的,肉还能吃呢。
打一副金丝楠木棺材,是古人最后的最大心愿。在已挖开的古人墓中,只要身份高贵的,几乎全是金丝楠木棺材。1973年4月,宋朝著名的判官、人称包公包大山的的包拯的墓,被红卫兵挖开后,便发现相当讲究的棺材是金丝楠木做的,可惜大部分腐烂了,只发现了底板,还有遗骸。

图:金丝楠木骨灰盒(棺材型)
包拯下葬于1063年,近迁年的时间,棺材腐掉了也很正常。包拯墓位于安徽合肥市内包河南畔林区,1985年合肥决定根据史料所记,重修包拯墓,给包拯再打一口样式相同的棺材,仍用金丝楠木。但根本找不到适合的金丝楠木,派人到四川、云南等地选购,根本没有,一直到1986年底都没有凑齐棺料,最后是从福建漳州买的。
具体说到清朝皇帝的棺材,与汉人的不同。汉族人的棺材是平顶的,从棺头看是四边形的“方盒子”,而满人的棺材则是五边形的:上尖下宽,有脊,中间突起,向两边倾斜,内部宽大。因为这种棺材有别于汉人的棺材,行内一般称为“旗材”或“满材”。

图:满人丧葬风俗,正中摆放的就是旗材(图源网络)
清朝皇帝都是满族人,他们的葬具都是“满材”,乾隆的棺材就是这一类。不过,乾隆时期这样的棺材不能直呼为棺材:皇帝、皇后的葬具称“梓宫”,皇贵妃以下至嫔称“金棺”,贵人以下称为“彩棺”,棺具大小、质地、颜色及相应饰件,均大相径庭。帝后陵寝地宫放置棺材的地方,也不叫“棺室”,而称“金券”。
在盗墓圈,“棺材”也是绕着说。
——四块子。
——狗碰头。
——狗棚子。
——斗。
——材。
——盒子。
——匣子。
——糊老。本为红白贴行话,借称。
——外套。指棺材外面的套棺,即椁,石匠间隐语特指石椁。如果说“等外套”,则是指丧家没有钱给死者买棺材。

图:木棺(山西忻州出产)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信:nifangliu
湖北“芈月哥哥葬地”发现古墓,盗洞刚好挖在棺室,出土特别之物
一块有墓趣的墓砖本文作者倪方六今天来说一座墓,如果不是葬地特殊,又出土了特别之物——一块字砖,估计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座墓发现于1977年的湖北,当时正是中国农村转型的前夜,如今的村、组编制,当时还叫大队、生产队,农民仍是大集体,重视平土整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11:270000中国史学界对黄仁宇的反感
作者丨张宏杰原文标题为《史学何以堕落为一门纯技术的学科?——从黄仁宇61岁被解聘后说开去》节选自《历史的局外人》东方出版社,2018年版。01退稿与解聘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2:43:050000荐书:《许宏的考古“方”》
《许宏的考古“方”》是河南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许宏新著。《装作有闲》《透物见人》两册一函,装帧设计别致考究。作为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研究员、二里头考古队队长的许宏,在繁忙的学术研究和田野考古之余,出过多种学术随笔。因受到公众的喜爱,被称为网红学者。他的《何以中国》,剖析中国文明的起源及中国古代文明的特质。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8:23:160004郭静云:“三皇五帝”跟“六帝”是什么关系?
【编者按】本文原名《“三皇五帝”和“六帝”概念为哲学范畴的意义》(载于《史林》2017年第1期),感谢作者郭静云先生不吝赐稿。转载时省略了注释,若欲引用,请参看原文。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24:310000春雷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15米/距今1.5亿年前)
目前,人类发现了774种恐龙并将其命名,而在这其中,我们知道的并不多,只知道那些特别出众的,比如世界十大恐龙之最中的恐龙。为了丰富大家对恐龙的认识,今天小编将为大家来的是一种食草恐龙,它就是春雷龙,一起去了解看看。春雷龙基本资料体型:春雷龙是发现于北美洲美国的一种大型恐龙,它体长14-15米,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89位,生活在距今1.5亿年前的晚侏罗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1:40: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