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固围村魏国墓地
战国中期魏国王族墓地。位于河南省辉县城东3公里的固围村。1950年末-1951年初,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郭宝钧、苏秉琦等发掘。这是目前所知魏国墓葬中规格最高的一组,对考察当时三晋地区高级贵族的葬制具有重要意义。

墓地布局 墓地背倚山岗,座北朝南,中部为突起两米多的长方形平台,面积为150×135米,系就天然岗坡整治而成。平台上并列3座大墓,规模最大的2号墓居中,稍小的3号墓和1号墓东西相对,西侧另有南北并列的两座陪葬墓。从墓葬规格推测,这3座墓应是魏王和王后的陵墓。墓上原覆盖享堂建筑,其基址的范围略大于墓圹。2号墓的享堂基址,包括周围的砾石散水每边长27.5米,现堆积有厚约半米的瓦片层,根据残存的柱础推测,这座享堂原是七开间四角攒尖顶的方形瓦顶建筑。3号墓享堂每边长19米,1号墓的每边长18米左右,都是五开间的建筑。

墓葬形制 3座大墓的墓圹,连同南北两端的墓道各长约150米以上,深15米以上。由于早年被盗掘,墓室已遭破坏。2号墓的墓室保存较好,其构筑方法是:先在墓圹底部平铺厚1.6米的8层巨石,再用木枋垒砌成长9米、宽8.4米、高2米的椁室,椁室内放置套棺并积炭防潮;椁室两侧和靠近墓道处,以巨石筑墙,墙内充填细沙,最后填土夯实。







随葬器物 1号墓残存的随葬品较多,主要为带暗纹的磨光黑陶仿铜礼器。器形有9件一套的带盖鼎,还有簋、壶、鉴、盘、匜等。南墓道的置车木室中出土有错金银马头形车辕饰等车器。享堂东南部的散水下面,又发现两个瘗埋祭玉的小坑,出土玉简策50支、玉圭6件、玉璜4件及玉环、琉璃珠和石圭等。其中一件大玉璜全长20.2厘米,由5块洁白的美玉和两个鎏金的兽头组成,布局匀称,雕工剔透,堪称艺术珍品。其他各墓残存的随葬品以5号墓所出包金镶玉银带钩制作最精,长18.4厘米,中宽4.9匣米,底为银托,面为包金组成的蟠龙,嵌以白玉玦和料珠,勾部则用白玉雕琢成鸭头状。5座墓中共发现铁质生工具93件,其中有铲、锄、犁、䦆、斧、削等。经金相学鉴定,系用固体还原法冶炼而成。这是中国第一次成批出土的战国铁器。
十大考古新发现探秘之十丨这里,他们发现了数十吨瓷片堆积
漩涡状团花纹、双层花卉纹、带状四花叶纹、戳点纹、深剔刻缠枝莲花纹、折扇纹……历经近1000年的水淹土埋,这件北宋晚期的龙泉青瓷依旧纹饰精美。这是一件“北宋龙泉窑青釉篦划莲花折扇纹瓷碗”,出土于温州朔门古港遗址。这处遗址已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它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外的海上丝绸之路港口遗址中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4-27 19:57:410000易门龙:云南大型食草恐龙(长9米/距今1.96亿年前)
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中国各地都有恐龙化石出土,其中云南发现了14种,里面就有不少巨大的存在,比如前面介绍的川街龙,还有今天要介绍的易门龙,一起去了解看看。易门龙基本资料体型:易门龙是一种中国的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8-9米,与塔邹达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189位,生活在距今2亿年-1.96亿年前的早侏罗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1:17:420000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四羊方尊值多少亿
导语:中国朝代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更迭,每一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管理制度和历史文物,多年来,经过历史学家们的不断探索,很多朝代的文物不断被发掘,那么你们知道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吗?接下来呢就由探秘志小编为大家揭晓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以及四羊方尊值多少亿,感兴趣的不妨一起往下看!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6:49:370000奇异滤齿龙:罕见的滤食性爬行动物(长有锤子状嘴巴)
奇异滤齿龙是一种史前海洋爬行动物,诞生于三叠纪时期,由于牙齿和嘴巴的造型非常像是一把梳子,极为奇葩,所以人们称它为梳子头海怪,据说是在2014年中国的西南腹地中发现的,很可能是海生爬行类中极为罕见的滤食类动物。奇异滤齿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8:11:220000安保森严的故宫,为何频繁被盗,价值连城的“珍妃之印”被偷2次
我要新鲜事2023-07-23 18:00:0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