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洛阳中州路东周墓
洛阳中州路东周墓为东周时代周人墓葬。位于横贯河南省洛阳新旧市区的中州路一带。年代约当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1954年发现,随后由苏秉琦主持,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发掘。1959年出版有考古学专刊《洛阳中州路(西工段)》。根据这批墓葬的随葬品提出的7期划分,成为中原地区东周墓分期断代的标尺。

墓葬形制 已发掘的260座墓葬,均位于中州路西工段。其中有256座竖穴墓,4座洞室墓。竖穴墓中南北向的有237座,死者头多向北;余为东西向,死者头向东西均有。30座墓中有壁龛,一般位于人架头端的坑壁上。多一墓一龛,平面为长方形,顶部略有弧度。洞室墓则都将洞室开在墓道的东侧或西侧。葬具有的重椁单棺,有的一椁一棺,有的仅有一棺,少数墓无葬具。竖穴墓中人架屈肢的215座,直肢的30座(余11座不明葬式)。洞室墓中均为屈肢葬。重椁单棺的墓坑较大,随葬品中常有铜器,无葬具的墓坑小且无随葬品。

随葬品 墓内随葬品的放置大体为:玉、石器和小件铜器放在棺内;椁内棺外放置陶、铜容器,铜兵器,车马器和少数玉、石器;壁龛内放置陶器。陶器数量最多,多素面,有的有绳纹、压纹、暗纹或施彩绘。彩绘都以白粉为地,用红色、 黑色或兼用红、 黄二色描出纹样。器形有鬲、鼎、釜、甑、盆、簋、豆、盒、罐、壶、杯、缸、盘等。墓中一般都具备炊器、食器和水器。较大型墓中,出有鼎、豆、盘、舟等铜礼器,部分铜鼎中还有猪、牛的骨骼。中、小型墓仅出有刀、剑、镞、带钩等小件铜器。另外还有少量车马器,铃、环、盖弓帽等铜器及铅质明器和金叶等。玉器有壁、环、璜、玦和雕琢成各种鸟、兽、夔、虬龙等形状的装饰件。小件石器中有圭。有的玉石片先按一定形式缀附在织物上,然后盖在死者脸上。此外还出有骨器、蚌器、象牙器、贝及漆器等。









分期与年代 这批墓葬的年代约当自平王东迁(前770)至秦统一(前221)的整个东周时期。墓中的陶器组合基本是鬲、盆、罐,鼎、豆、罐,鼎、豆、壶和鼎、盒、壶四类。根据上述组合的形制变化可将这里的墓葬分为7期,每期的年代不足百年。在各期墓葬中,可看出一些很有意义的变化。如第一期中只有少数大型墓才有的铜鼎,在第二期的中型墓中也出现了,第三期以后,小型墓也普遍地用鼎陪葬。第二期中型墓才有的陶鼎,到第四期时也出现于大型墓中。第一期中只有大、中型墓才有的圭,第二期时小型墓也用了。第一期中只流行于中、小型墓的屈肢葬,第二期的大型铜器墓中也出现了,至第四、五期时则成为通行的葬制。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及意识形态方面发生的变化。由总体上看,这种变化以第三、四期之间,即春秋战国之际的变化最大。这一发现,对进一步揭示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及其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袁绍墓有一奇怪传说,墓上曾露出洞,村民下去发现意外吓得爬上来
河北袁绍墓本文作者倪方六东汉末,群雄纷起。想做皇帝的不少,袁绍就是这么一位,但袁绍虽有称帝的野心,最后并未实施,反是他弟弟袁术称帝了。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聊聊袁绍墓。袁绍一生与曹操联系在一起,早年他们关系也不错,而袁绍最终也因败于曹操而得病,即所谓“忧死”。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32:000001「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白浮西周墓
西周早期燕国贵族墓葬。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城东南白浮村附近。1975年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发掘了3座,出土随葬品600多件,为了解西周时期燕国的历史文化及同北方草原文化间的交流和影响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白浮西周墓位置示意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9:06:180001我为什么愿意来头条科普历史与考古知识
我之所以选择来头条,为大家提供一些严肃的,甚至是略显“艰深”的历史和考古类学术作品,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基于我个人的使用体验和观察,发现头条可能是中国普通百姓、平民大众用户最多的一个平台。而普通百姓和平民大众,正是占我国人口比重最大的一个群体,同时也是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兴旺发达的根基所在。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01:180001揭秘三星堆遗址为什么不敢继续挖掘了
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得不停止挖掘工作。三星堆遗址不敢继续挖掘的原因主要有文物盗窃现象日益严重、保护文物的意识不断提高、技术手段不够先进和社会方面的因素。一、严重的文物盗窃现象我要新鲜事2024-07-28 16:25:580003荐书:沈睿文:陈芳妹《青铜器与宋代文化史》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46: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