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成就空前的地理学、历史学巨著《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是我国古代极为重要的一部地理著述。它不但使中国地理学达到空前的水平,对于印度以及亚洲其他地区的地理学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玄奘之前,虽然早有不少地理著作,但它们不是夹杂着浓重的神话传说成分(例如《禹贡》《山海经》《穆天子传》等),就是叙述范围较小(例如《法显传》《惠生行传》等)。


玄奘西行的时代,在中国方面,正值唐代一统天下,声威逐渐远播之时,所以在今新疆等地的旅行颇为顺利;此时西突厥政权在中亚等地的“强制和平”又有助于他在该地区的活动;至于北印度,也恰值笃信佛教的戒日王雄霸之时,这大大有利于玄奘在那里的求学和旅行。玄奘因此得以比较顺利地通行各国,从而比较具体地记载各地的地理状况。

玄奘回国以后,唐太宗出于“扬威四海”的强烈愿望,迫切希望玄奘迅速写出此书。这是《大唐西域记》的内容较诸以前各种地理书更为详细,更为真实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唐西域记》所记述的国家达一百三十八个以上,分布的范围则以中亚、南亚为主,兼及西亚、小亚;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他亲履之地,大多数地理、交通描绘都真实可信,所载佛教古迹也多凿凿有据,不少记载已为现代考古发掘所证实。所以,即使仅就古代地理学而言,《大唐西域记》也完全称得上是一部杰出的著作。
《大唐西域记》的另一个重大贡献在于历史方面,即是在印度历史、印度佛教史及中西交通史方面的巨大史料价值。古代印度人在哲学、自然科学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但是缺乏历史观念,没有给后人留下哪怕仅仅一部的翔实史籍。马克思也曾慨叹:“印度社会根本没有历史,至少是没有为人所知的历史。”(见其《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因此,玄奘的这一著作,被研究印度历史的学者们公认为极其宝贵的历史资料。印度史学家辛哈、班纳吉说:“中国的旅行家如法显、玄奘,给我们留下了有关印度的宝贵记载。不利用中国的历史资料,要编一部完整的佛教史是不可能的。”(见他们合著的《印度通史》)英国的著名印度史学家史密斯也曾说:“对于玄奘对印度历史的贡献,无论怎样评价也不会过高。”(见 V.A.Smith, The Oxford History of India)
《大唐西域记》对于印度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都有所记述,例如关于伟大的语法学家波你尼,关于毗卢择迦王讨伐诸释,关于阿育王与太子拘浪拿的故事等;至于对贵霜王朝雄主迦腻色迦、公元 7世纪上半叶北印度统治者戒日王等人的描述则更为详细。
关于佛教史,《大唐西域记》保留的资料还很多。佛教史上几次著名的集结,除了南传佛教承认的阿育王集结外,其它的活动也都被记载下来;大乘佛教的许多大师,如马鸣、龙猛(龙树)、提婆、无著、世亲等人的活动情况,书中也有不少描述。另一方面,《大唐西域记》还谈到了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份,而这对于印度历史年代的确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然,尚有其他汉文史籍也谈及了这个问题);释迦的生卒年份确定后,此前和此后的重要事件的年代才有可靠的依据,才能真正谈到历史。有的史学家形象地说,在古代印度没有年代的一片黑暗中,有一根闪光的柱子,这就是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代。

《大唐西域记》不仅解决了其他史籍所没有解决的问题(例如,关于印度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关于重大历史事件,关于宗教力量的对比,关于佛教的结集,关于小乘部派的分布情况等),还提出了不少值得研究、解决的新问题。季羡林在《大唐西域记校注》的《前言》中指出,玄奘提及的各国的语言情况,至今尚未完全获得证实,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研究。提婆达多是释迦牟尼的死敌,他与释迦在当年的斗争,对于后世大乘佛教的教义和发展有否关系?这又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此外,玄奘所记印度的若干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也有待于继续深入地搞清楚。
以上只是简要地提及了《大唐西域记》的主要价值,而其实际贡献远远不止这些。它不但拓宽了当时中国人的眼界,以及为后世保存了珍贵的史料,并且还对中国日后的文化艺术施加了巨大的影响。由《大唐西域记》敷衍而成的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便是生动的一例。真正能够流芳百世、永垂千古的作品,取决于它的内在价值,而不是依靠人为的吹嘘。
空地找到一口红色棺材 左青龙右白虎守护(送礼阎王)
墓主人给阎王带来财宝希望安排个好去处。2012年,江苏一挖掘机工人挖土时无意间挖出一口红色棺材,闻讯赶来的考古队立即对棺木进行抢救性发掘,血红色的棺材崭新的就像刚刚下葬一般。随后经过初步判断,发现棺材保存的十分完好,未被盗墓贼盗掘过,这让在场的考古专家异常兴奋。因为他们推测里面肯定有很多宝贝陪葬。左青龙右白虎我要新鲜事2023-10-20 20:44:390002于沛:西方史学的传入和回响
近代以来,关于西方史学的传入和回响,应在中西文化交汇的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认识。而这种“中西文化交汇”,又是和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从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型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近代以来外国史学的传入,既有中国历史学学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同时在某种意义上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因为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近代以来中国的史学思潮,往往是和社会思潮交织在一起的。一0000“禹都阳城”只是传说?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5:18:360000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铃铎响动 格桑花开——西藏曲水温江多遗址
#2022十大考古#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席琳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1:23:230000上这些平台看十大!直播地址速速收藏!
#2022十大考古#您是否十分期待2022年度“十大考古”终评会?不能来现场......别着急!本次终评会将进行全程直播!!您不到会场也可以“云考古”享受一场2022年度考古发现的盛宴。观看渠道27日汇报会28日发布会直播二维码一起见证2022年度“十大考古”的诞生!特别支持国家文物局官方平台(全程直播)中国文物报社新媒体平台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1:14:5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