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考古发现迄今最大帝王陵,发掘前被盗,盗墓贼很狡猾也很缺德
原题:南唐帝王葬龙藏之地,谁破坏了王家风水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前面文章提到,南唐二陵的反盗墓设施难住考古,地宫打开后眼前所见令人惊讶。
这篇文章,继续聊南唐帝陵被盗的故事。

图:南唐顺陵地宫
祖堂山的风水——“龙藏”之地
南唐二陵所在的“太子墩”在祖堂山一带,我在写作《风水三千年》时曾多次前去看过。过去一趟不容易,当时这边的交通不便,显得很偏僻,既无钟之峻,又不方山之伟,不像是什么风水宝地。
南唐帝王陵被考古确证后,有一个疑问一直挥之未去,南唐二陵的选址、营造,由当朝重臣韩熙载和江文蔚等人主持,韩熙载们不会连基本的风水常识也不知道,而将帝王陵选在偏僻之所吧?

图:祖堂山周边地图
南京的风水宝地很多,东有钟山,北有幕府山,与祖堂山同的城南的有石子岗、方山、牛首山,六朝以来的帝王、世家大族、官员勋贵,莫不为这些地方为首选,甚至连平民都想着法子把逝去亲人安葬在这里。李昪难道行事特立独行?
其实,我们现代人的怀疑都错了。自孙权在江东定都立国后,祖堂山一带就是一处风水宝地,香火旺盛,特别是在南唐时期,由于先主李昪的提倡,这里简直是圣地,只是后来才变“冷”的。
祖堂山与牛首山,在地貌上看是南北平行,像是两座山,其实相距很近,地脉相连,像头一样,所以,唐宋时期的“牛头山”是将牛首、祖堂两山认成一座山的。而祖堂山单列,则是在隋唐以后,并有了“祖堂”之名。

图:南唐二陵所在祖堂山宏觉寺
据佛书记载,初唐时有位高僧法融,先在江南各地研习佛经,听讲各种经论,有过20年的入山坐禅的经历。然后至金陵牛头山的幽栖寺北岩下构筑茅茨禅室,日夕参究。期间,他去附近的佛窟寺,用八年时间阅读、摘抄了该寺于南朝初年写藏的佛经、道书、佛经史、医方、图符等“七藏”,再回到幽栖寺,闭门从事研究。
数年后,法融终于觉悟有道,先后在幽栖寺和金陵各大寺开讲佛经,并得到禅宗四祖道信的认同,允许他自立一个支派,这就是佛界著名派别“牛头宗”。法融也成为此宗的“第一法师”,并被誉为“东夏之达摩”,幽栖寺因此被认为是此宗的“祖堂”,山亦改称为“祖堂山”。

图:古幽栖寺早毁,遗址所在地已有现代建筑,只有看碑文才知道所在
此山成为佛山后,常有灵异现象出现。相传法融得道时,曾有“百鸟献花”之异,故幽栖寺的北岩也得“献花岩”之名。据陆游《南唐书》,南唐后主李煜曾在牛头山“造寺千余间,聚(僧)徒千人”。
考古专家、当年参与南唐二陵发掘的蒋赞初老先生认为,这些寺庙应该在祖堂山的幽栖寺一带,以作为后主谒陵时礼佛与寝食之处。
从大的地理环境来看,李昪的陵墓背倚祖堂山和“天阙”牛首山二山,南西遥对云台山的最高峰,确实是一处理想的“龙藏”之地。而且,韩熙载还考虑到了以后龙子龙孙和陪葬陵寝用地,祖堂山的南面东西开阔,东有幽栖寺、拜经台、祖师洞等古刹和古迹,中部和西部是一片丘陵,便于安排多处陵墓。
江南发现的最大帝王陵
钦陵是李昪与皇后宋氏的合葬墓。宋皇后是李昪下葬四年后才葬入,这与过去帝王陵的葬制有明显不同,皇后后葬入,在地以前叫“以卑动尊”,是不吉利的,宋氏为何得以葬入?

图:绘画《南唐二陵》
南唐君主有三位,期间始主、中主都到底在葬,一直是谜。北宋马令的《南唐书》、南宋陆游的《南唐书》两本史书上,均无明确记载。因江宁盗墓贼的盗墓,解决了争议多年的历史悬念,确实是意外。
需要说明的是,钦陵被盗不只一次,推测至少有三次。除1950年最近的一次之外,在下葬不久被盗过一次。在明末清初时还被盗过一次,当时明兵部尚书王以旂的墓被盗掘,盗墓贼可能也顺便盗了地标明显的钦陵。
让人惊喜的是,钦陵也是迄今为止在江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墓室结构最复杂、内部装饰最华丽的一座帝王陵寑。与北京明定陵一样,钦陵目前已被开发成旅游景点,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到此一游”。
早期遭盗陵是同伙贼人
上面所说都是南唐始主李昪钦陵被盗情况。这里,接着再聊二陵里中主李璟的“顺陵”。

图:顺陵地宫,放棺之室
与钦陵一样,顺陵在考古发掘前,也已被盗挖过,金银宝物一样不存,墓室也破破坏。从现场痕迹来看,这次盗墓与现代贼人无关,当是古代盗墓贼干的事情。
那么,这会是什么朝代的盗墓贼?为何盗走宝物,还要破坏?分析认为是对手欲泄掉南唐帝王气,破坏南唐风水……
1950年的太子墩暴露的盗洞,在钦陵封土堆上,而非顺陵。
根据史书上所记,在发掘了钦陵后,考古人员又主动在钦陵附近寻找顺陵,最后在与钦陵相隔一条山沟、西边稍偏北的山上发现了顺陵,距钦陵约50米。

图:南唐二陵位置示意图
当时,还幻想顺陵未被盗过呢。但在进入顺陵墓室后,考古人员大家吃惊地发现,顺陵内竟然有两个盗洞,分别在墓的前室和中室的室顶,比钦陵还多一个。与钦陵被盗多次一样,顺陵仅被被盗一次。
从盗洞落下的淤土厚达3米左右,几近室顶,可知其淤积年代之长。参与当年发掘的蒋赞初事后分析,这应该是一次早期盗掘,可能是盗钦陵的同一伙盗墓贼所为。

图:顺陵墓门
顺陵后室棺床的后壁已被盗墓贼破坏。在各室淤土中发现的陶俑均已身首异处,从陶座上被推翻在砖地,陶瓷器无一完整。还好,顺陵主人的哀册也找到了,是石质的。
与李昪哀册被毁一样,李璟哀册也被打碎。在后室淤土中还发现了一些朽木块和零星漆皮,估计是漆棺的遗留物。
狡猾的盗陵手段
从当时现场分析,盗墓贼开始可能是准备自后室的室顶直接进入钦陵的,故用重力将室顶的巨石条击破。但这样的盗掘方法未能成功,因石条之间和两端均是榫卯结构,重力捶击后仅发生断裂现象,而不能形成容人出入的洞口。

图:顺陵地室
于是,盗墓贼另换了个地点,从砖结构的中室室顶打盗洞进人,再在中室与后室之间的封门石墙上开洞,进入后室前的过道,之后再用强力将封闭后室的石门打开——盗陵手段相当狡猾。
盗墓贼进入棺椁所在的后室后,便实施抢劫和破坏,很缺德。

图:顺陵侧室
后室被破坏部分,除室顶的天象图外,还有石棺床、后壁上部、壁龛、雕刻有地理图的青石板地面等。安放刻字填金玉哀册的石函和铁函均被砸坏,哀册断裂后散乱一地,弃置于后室棺床的周围。
其中一片有“钦陵礼也”字样的残片,与另一片背面的编号,都有用刀刮削的痕迹。显然,盗墓贼是有意识的破坏,而不是仅以盗宝为目的普通盗墓团伙行为。
盗墓贼为什么这么缺德?后面的文章将继续聊。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信:nifangliu
2020十佳图书编辑说 | 文明星火不息,考古探其究竟——《长江文明的曙光(增订版)》推介
2020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将10种十佳图书、10种优秀图书呈现在读者面前,它们以高质量的内容和形式,反映出我国文化遗产学术研究的杰出成果,展示着欣欣向荣的文博行业风采,也启示着文化遗产图书的未来发展方向。我们向这些入选图书的图书编辑约稿,从编辑的角度,还原出图书的策划、编辑和制作过程,以飨读者。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8:11:500004咸阳出土2千年前汉墓群居然挖出一个神秘的太医墓(汉代墓群)
咸阳出土2千年前汉代墓群大多都是宫廷太医。在我国陕西咸阳在进行考古勘探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墓葬群,而这个墓葬群当时被称之为巨型墓葬群,因为这个墓葬群的面积让人难以想象,足足有18万㎡,几乎可以相当于一个鸟巢的面积了。在这里面有着一百多个墓坑,埋葬的人超过了无比人,在经过鉴定之后,发现里面大多数被埋葬的都是宫廷太医。陪葬品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3:20:310000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 放大5倍 发现一“特殊”职业火爆至今
宋代画师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开封汴京的繁华景象,记录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人民的生活情况。这幅国宝级文物,如今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整幅画卷宽24.8厘米,长度达528.7厘米,采用了散点透视头突发的绘画技巧,以长卷的形式呈现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我要新鲜事2023-07-27 20:31:450000那些著名的月兔主题的文物
#中秋挑战赛#中秋节是个和月亮有关的节日,而“月”与“兔”又密切相关,它们很早就联系在了一起,有时甚至互为一体,相互指代,可以说自从嫦娥住在月宫里,那只神奇的兔子便一直陪伴着她,更有“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代代相传。在历史的长河里,人们对这只萌萌的兔子十分喜爱,有不少的艺术形象流传于世。所以在中秋节莅临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来简单的说说古代文物中都有哪些兔子形象吧!废话不多说了,上图!兔形玉佩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4:02:370000民国官定袁世凯墓为“林”,忌讳帝王陵,为何孙中山墓又称“陵”
袁世凯的墓号本文作者倪方六中国人的葬地,一般称为“坟”,或“墓”,帝王墓称为“陵”。有一个现象是,孙中山没当过皇帝,他的葬地称为“中山陵”,而当过“皇帝”的袁世凯,其墓却不叫“陵”,民间称为“袁坟”,官方称为“袁林”。这是为什么?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55:39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