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伍子胥盗墓掘陵,焚烧皇帝尸体,喝“骨灰汤”解恨,到底啥仇?
原题:朝廷命官盗南朝陈武帝万安陵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事情往往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大概这也就是民间所谓的因果相连,冤冤相报吧。特别是在盗墓现象中,这情况似乎特别地明显。前面文章 中说到的,昭明太子萧统的儿子把杜崱的祖坟挖了,杜崱收把萧统的陵刨了。
这里要说的,也是一件因果盗墓。

图:陈霸先画像
南朝陈开国皇帝陈霸先,杀了“侯景之乱”的功臣王僧辩,王僧辩的儿子王颁多年后终于报了父仇,未能活剁陈霸先,便将其陵墓盗掘了,彻底破了陈家风水。
王颁可能恨之过切,竟然把陈霸先的尸骨烧成灰。这还不解恨,干脆把骨灰和在水里喝了……
“铁哥俩”因皇帝意见分歧
王颁的父亲王僧辩与陈霸先,都曾是萧氏梁朝可以依懒的重臣。在平定“侯景之乱”中,王、陈二人曾在白茅洲登坛歃血盟誓,“同心共事,不相欺负,若有违戾,明神殛之。”意思是,如果谁有违誓言,要遭天打雷劈。
如此“铁”的同朝哥们,在讨平“侯景之乱”以后,政治观点却发生了变化。
据《梁书·王僧辩传》(卷四十五),侯景被杀后,萧衍的第七子、湘东王萧绎在江陵(今湖北荆州)称帝,史称梁元帝。王僧辩、陈霸先双双都受到萧绎了的尊重和重用,王僧辩镇守建康,陈霸先镇守京口(镇江)。

图:清版《梁书》
但在萧绎出事后,情况不同了。当时,西魏觊觎梁地,梁承圣三年(公元554年)九月,西魏丞相宇文黑泰派兵突袭江陵。萧绎派人急招远在南京的王僧辩前来救援,但为时已晚,救兵未到,萧绎已被俘杀。
王僧辩与陈霸先的矛盾焦点,就出现在萧绎死后,拥立谁做皇帝的问题上。
王僧辩与陈霸先的意见,起先是一致的:共迎梁元帝第九子、时任江州刺史的萧方智为帝,史称梁敬帝。
萧方智时年仅13岁,军国大事自然都是王僧辩和陈霸先二人作主。但此时,北齐皇帝高洋又觊觎风雨飘摇中的梁朝,欲扶植贞阳侯萧渊明做南梁的傀儡皇帝。萧渊明是萧衍的侄子,被东魏俘获,萧衍多次营救未果。
此时,北齐把萧渊明送回,逼时在朝中主事的王僧辩点头。王僧辩一开始并不同意,但后来迫于压力,默认了。萧渊明过江进入建康那天,王僧辩未敢随行,将船停在江中心,不敢靠岸,怕惹麻烦。萧渊明当傀儡皇帝后,给王僧辩升官加禄。
陈霸先反叛处死王僧辩
王僧辩的行为,大大出乎陈霸先的预料。陈霸先痛恨王僧辩反复无常,于是从今镇江发兵10万,攻袭京城,拒绝承认傀儡皇帝萧渊明。
王僧辩的军营当时在城西的石头城(离今清凉门不远),一时没有想到陈霸先会给他来这一手,因此毫无防备,陈霸先的兵轻易就翻过北边的城墙,攻杀了进来。

图:南京石头城(鬼脸照镜)
其时王僧辩还在处理政务,一见情况不对,便带着儿子王頠据守南门楼,请求陈霸先手下留情,不要乱来。陈霸先让他们下楼,但王僧辩估计一下楼就会被摛杀,不敢下来。陈霸先也有办法,在门楼下放火。王僧辩一看完了,不下来死,下来可能还有一条活路,不得不带着儿子下来,束手就擒。
在出事之前,大儿子王顗便曾提醒王僧辩,要提防陈霸先反叛,但王僧辩却不听。现在事发,后悔也晚了。当天夜里,陈霸先便把王僧辩和王頠处死了。
王、陈两家的仇恨,就此埋下,也埋下王颁日后盗陈霸先墓的祸根。
处死最大的篡权障碍王僧辩后,陈霸先胆子大了,代梁自立,改元“永定”,国号“陈”。但陈的国祚并不久长,仅历32年,便于公元589年让隋文帝杨坚灭了,这自然是后话。
王僧辩之子献计灭陈
再说王颁。
据《北史·王颁转》(卷八十四),王颁是王僧辩的小儿子,从小有志向,豪爽潇脱,能文能武。王僧辩去平定侯景作乱时,王颁实际是作为人质,被萧绎扣在身边的。萧绎被俘后,王颁又成了西魏的人质,被带到函谷关。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场劫难,让他躲过了被陈霸先杀害的灾难。

图:汲古阁刊《北史》
听说父亲被陈霸先处死后,王颁痛哭流涕,哭得竟然背过气去了,一顿饭的功夫才醒过来了。醒来后又哭,饭也不吃。为父亲服丧期满后,仍穿布衣食素菜,在草垫上睡觉,以表自己不忘父兄被杀之仇,颇有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风骨。
此时北周已代西魏,周明帝宇文毓听说后,作为道德楷模表彰了他,王颁也应征入朝任职。
北周后期,权臣杨坚(其事迹见本书“风水先生·萧吉”一章中相关内容)作主说话。杨坚便是利用职务和皇亲之便,从自己外孙、8岁的静帝宇文衍手里,夺得皇位,建立隋朝。
隋朝建立后,王颁的官运又来了。开皇初年(公元581年),凭平定南蛮的军功,王颁被加授开府,封蛇丘县公。后向杨坚进献攻打南陈的计策,再受青睐。
杨坚看了王颁的计策后,感到惊奇,一个南朝人怎么积极想法子打败陈?于是坚召见了王颁。王颁哭着说出了自己的家门不幸后,杨坚为之动容,才知道他为何如此恨陈。等到正式攻打陈的时候,王颁主动请求参战,率领几百人冲锋陷阵,并因作战勇猛而负了伤。
仿伍子胥掘墓报仇
等到陈灭亡后,王颁秘密召见其父亲当年手下的士兵,共找到了一千余人,图谋报仇。
王颁当着他们的面痛哭流涕,有一位胆子大的觉得不解,便问王颁,你已率兵打败了陈,颠覆了父仇人的社稷,终于报仇雪恨,你这还悲哀不已,是不是因为陈霸先早死了,未能亲手宰了他?
这人接着又说,如果是因为这原因而难过,干脆去挖掉陈霸先的陵墓,把他尸体从棺材里尸体拖出来,也算表达一点孝心了。

图:伍子胥掘墓鞭尸
当年伍子胥的父、兄为楚平王杀害后,因为楚平王已死,不能亲手杀掉他,而感到难过,这才有了后来的盗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的事情。王颁心里正有此意,见父亲手下的人一说,王颁立即磕头致谢,因为用力过猛,把额头都磕破了。
王颁盗掘陈霸先墓,就是这么发生的。
陈霸先死后葬万安陵
陈霸先处死了王僧辩后,并未敢立即做皇帝,仍拥立萧方智为皇帝。此时,朝廷大事都是陈霸先一人说了算,比皇帝还皇帝。公元557年,陈霸先这位小乡长出身的人,逼萧方智禅位,将传国玉玺给了他,梁亡陈兴,都城仍在建康(南京)。
陈代梁,有很深的时代背景的,如果不是陈霸先,梁灭亡可能会更早些。实事求是论,陈霸先算是一位好皇帝,有雄才大略,难得的是还恭俭勤劳。在群雄争霸的年代,陈霸先也算是一条好汉,一世英主了,南京老百姓在陈初也过上一段虽然短暂,却十分难得的安稳日子。

图:万安陵残存石刻
陈霸先可以说是为国家操劳过度而死。永定三年(公元559年)六月初十生病后,他仍带病处理国务。六月十六还亲自过问一桩诉讼案房,但在当天夜里病就重了,三天后在璿玑殿病死,时年57岁,仅当了三年皇帝。
陈霸先死后,其侄子陈蒨嗣位(陈文帝)。陈蒨在当时的上元县东南三十里,方山西北的“彭城驿侧”,给他选了一块风水宝地,陵号“万安”。依现在的区域来说,万安陵在江宁区上方镇附近,其规模和规格都不简单,“周六十步,高二丈”。
当年阴历八月十一,陈霸先灵柩下葬陵中。
焚尸不解恨要喝“骨灰汤”
王颁决定盗掘万安陵后,当夜便行动。但他也有一点担心,陈霸先毕竟是皇帝,陵墓封土很大,万一一一夜挖下来,没有挖出陈霸先的尸体,天一亮,事情不就败露了嘛,便问父亲当年手下
的一班人,这事怎么办?这班人让王颁不要担心,自备铁锹尖铲,集中行动,如挖河一样,盗掘万安陵。

千余人一起盗墓,就是再大的封土,一夜也能挖开啊。再者,南朝的帝陵与汉、唐都有不同,建在大道边上,因为不是依山为陵,反盗墓手段也比较粗糙、简单,很容易盗掘开。正是因为这,能保存下来的南朝皇家陵墓几乎没有,全遭盗过。
这么多人一齐挥铲,很快就挖通墓室,看到了陈霸先的巨大棺椁。
陈霸是公元559年下葬的,到王颁盗墓的隋开皇初年,已有40年。王颁让人把陈霸先的棺材劈开后,发现陈霸先的尸体并没有完全腐烂,胡须尚未脱落,扎在骨内的发根,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王颁不管三七二十一,发疯似地将陈霸先的尸体拖了出来,如当年侯景盗墓时对待老爷王神念那样,将陈霸先的尸体架在柴火堆上烧,可怜,一朝皇帝竟遭这下场!烧成灰后还不解恨,王颁又将骨灰和进水里,喝下了肚。
王颁是隋朝命官,干盗墓这种事情,有损朝廷形象。王颁自知不是,让人把自己捆绑起来,到晋王杨广(后来的隋炀帝)处请罪。杨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向杨坚作了汇报,杨坚表态,“我凭借仁义消灭了陈,王颁所为也是行孝重义之道啊,我哪忍心治他罪呢!”

图:现代考古现场。图为2004年上海杨浦区一工地上发现一座墓代墓葬,棺内尸体完好未腐。
有了当朝皇帝的这种表态,王颁盗墓便未被追究。后来,有关部门根据他的战功,再次给王颁加官进爵。
民国学者朱希祖、朱偰父子曾去实地考察过万安陵,时尚有石兽一对,但头部和胸部都被砸碎了。如果没有其它原因的话,很可能是当年王颁盗墓时所为。
但日本学者曾布川宽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此墓并非万安陵,石兽不是南朝时帝陵前专用的有角麒麟,而是王侯用的无角狮子。陈霸先的陵到底在哪,尚有争议。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信:nifangliu
万万没想到,皇帝纳孕妃留盗墓挖坟祸根,绝色后宫死后遭“摸尸”
原题:难堪的萧氏皇家绯闻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中国盗墓史上,有不少另类盗墓者,这些另类盗墓者既有别于官盗,也不同于民盗,似乎并不是贪图墓中钱财,而出于个人的目的,如前面文章里提到的始兴王陈叔陵。这里说的一位盗墓者,可以算是另类中的另类的——他竟然要盗挖据说是生父的坟墓,盗出尸骨来“滴血认亲”。而他这样做,无疑坏了祖坟的风水。此人就是南朝时“太子党”——梁武萧衍之子、豫章郡王萧综。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37:220000一名纺织女工是如何靠脸蛋迷住皇帝,继而上位的?一般女人学不来
原题:孙吴九大皇家陵墓之孙亮墓——疑遭鸩杀迁葬江宽赖乡本文作者倪方六政治权力争夺是残酷无情的,兄弟反目,君臣失和。三国时的吴国为什么在孙权死后,很快就出现衰败迹象?就是因为皇室问题太多,权臣弄权,为君不君,致政治权力起伏不定。这篇文章就来聊聊孙和被废后,继任者孙亮为什么也会被毒杀。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36:5900021957年 陕西农民犁田犁到一个陶罐 拿回去喂鸡 专家:暴殄天物
陕西华县太平庄,1957年的一个春天,农民殷思义带着耕牛犁地时,牛突然停住了脚步。殷思义意识到可能是牛犁卡住了什么东西,于是他走近一看,发现了一个奇形怪状的陶罐,既像鹰又像鸡。他决定将这个陶罐带回家,用来喂鸡食。然而,当地的专家看到后大声疾呼,认为殷思义暴殄天物。不久之后,北大的考古系老师和学生来到华县太平庄,进行仰韶文化的挖掘工作。殷思义参加了他们的宣传讲座后,开始怀疑自己捡到的陶罐可能是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8-12 20:43:150001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
01发掘单位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02项目负责人周必素/01/遗址概况大松山墓群位于贵州省贵安新区马场镇安康大道交兴安大道西南侧。2022年1月-5月,为配合贵州医科大学新校区一期建设项目建设,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拟建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古调查勘察,发现大量古墓葬等遗迹现象,并及时向国家文物局汇报,获颁发掘证照。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3:28:4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