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黑釉瓷器
黑釉瓷和青瓷属于不同的色系,但是二者的呈色剂皆为铁元素。青瓷的铁质含量较低,若在釉料中加重含铁量,烧成的釉色越深,到达某个比例即能产生黑色的釉面,所以说黑釉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根据考古资料显示,黑釉瓷起源于东汉中晚期,成熟于唐代,到了宋代盛行茶道,崇尚白茶黑盏之故,使黑釉瓷器蓬勃发展,南北各地都有窑场烧造,形成一个黑釉系统。本文即以五件唐宋时期的黑釉瓷器为例,介绍它们的特色。
1.唐代黑釉贴花执壶

执壶表面贴花并施黑釉,贴花突棱处因流釉而呈褐色,是结合二种装饰技法的产物。(图一)图片来源:《中国出土瓷器全集15陕西》,页87。
唐代虽然以青瓷和白瓷为主,并且发展出「南青北白」的鼎盛局面,但是部分窑场兼烧黑釉瓷器,如安徽、河南、陕西、山东、山西等地即有生产黑瓷。唐代黑釉瓷器的品类以碗、盘、壶、罐、盒、灯等日常生活用器为主,造型具有时代风格。例如图一为唐代黑釉执壶,此器由陕西省铜川市黄堡窑遗址出土,器型呈敞口、短颈、鼓腹下收之状,肩部附加壶流和曲柄,属于唐代的常见形制。执壶胎体较厚,表面罩上黑釉,釉面不及器底,色泽凝厚深沉,是唐代黑釉瓷器的胎釉特徵。壶流部分做成仰首、翘鼻、张口的龙首状,肩部黏贴大片花卉,龙首与贴花突棱处因流釉而呈褐色。唐代黑釉瓷器既有纯粹单色的黑釉产品,也有在黑釉基础上加饰天蓝或月白色斑点的花釉瓷器,因与宋代钧窑的窑变釉近似,故有「唐钧」之称。
2.建阳窑油滴天目碗

碗体下半部因釉料垂流顿住而鼓凸,釉面散布扁圆形的蓝色结晶,如水面之油滴。(图二)图片来源:《平凡社版中国的瓷器6天目》,页33。
建阳窑亦称「建窑」,窑址位于福建省建阳县,此窑创烧于唐代,以青瓷为主要品类,到了宋代开始兴盛起来,大量生产黑釉瓷器。宋代建阳窑的产品以碗居多,胎体颜色暗黑,质感坚硬厚重,表面釉层偏厚,大多垂流至半身,流釉顿住处微微外凸,表面釉料因温度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色彩。例如图二为宋代建阳窑的镶金油滴黑釉碗,此器为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品,碗口镶金,腹部略深,器表施釉至碗体下半部,圈足无釉,露出灰黑色的胎体。碗腹下部有釉料垂流顿住的突出现象,釉面可见扁圆形的蓝色结晶,因为形状近似水面上的油滴而得名。除此之外,建阳窑黑釉碗还有曜变、兔毫之釉彩变化,以及用金银彩绘的纹样或文字,是当时很受欢迎的茶具。
3. 吉州窑剪纸梅花纹瓶

瓶身先贴剪纸梅花,施釉过后去除剪纸,再用黑褐色釉料勾勒花蕊细节,烧成露胎纹样。(图三)图片来源:《中国出土磁器全集14江西》,页87。
吉州窑创烧于唐代,窑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因为古代属于吉州而得名。此窑盛行于宋代,产品种类丰富,尤其以黑釉瓷器最为世人称道。吉州窑的黑釉瓷器以碗、瓶、壶为主,胎体呈色灰黄,质感比较疏松,表面釉层的流动性不高,因此光亮度较低,部分出土瓷片甚至呈现斑驳的现象,有人称之为「无光釉」。即便如此,吉州窑黑釉瓷仍以特殊的装饰技法独步瓷坛。例如图三为江西省宜春市宋代墓葬出土的吉州窑黑釉剪纸梅花纹瓶,造型呈直口、长颈、溜肩、坠腹、圈足之状,表面以黑釉和露胎梅花纹装饰。此一技法是将剪纸梅花贴于胎体上,施釉过后去除剪纸,再用黑褐色的釉料勾勒花蕊细节,烧成露胎纹样。除了剪纸贴花之外,吉州窑黑瓷还有黄釉彩绘、玳瑁斑黑釉、木叶纹黑釉等技法,风格独树一帜,而其生产的茶碗与建盏齐名,是当时重要的茶具
4.河南地区黑釉凸线纹罐

以白泥挤划成凸起的棱纹,罩上黑釉后送烧,因釉料往下垂流之故,产生黑白双色的对比。(图四)图片来源:《中国出土瓷器全集12河南》,页189。
前面所述的建阳窑和吉州窑是宋代南方烧制黑釉瓷器的主要窑场,北方则以河北磁州窑和河南、华北一带磁州窑系之产品为代表。河南黑釉瓷的产品有碗、瓶、罐及水注,胎体灰黄,质地较密,装饰技法有白覆轮、鹧鸪斑、柿天目、铁锈花斑及白泥堆线纹等等。例如图四为河南省鹤壁集窑出土的金代黑釉罐,罐口凸唇,颈部粗短,腹部圆阔,表面以白泥挤划成凸起的棱纹,罩上黑釉后送烧,凸棱表面的釉料往下垂流,露出白色棱线,可与黑色器身形成对比,俗称「白泥堆线」。其他器型如碗类的制作也有独到的方式。陶工采倒置法将碗的坯体浸入釉中,先让釉料施至器底,然后迅速上抽,抽至一半停住,使碗的上半部附着更多釉料,形成釉面上厚下薄的特色。
5.定窑黑釉金彩瑞花纹碗

胎体细白,表面高温烧成黑釉,再彩绘金色图案,风格富丽庄重,是比较少见的品类。(图五)图片来源:《世界陶磁全集12宋》,页25,图17。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因属定州境内而得名,产品以白瓷为主,兼烧黑瓷,俗称「黑定」。定窑黑釉瓷器以碗为大宗,胎体细密洁白,器表施釉至腹底,釉面漆黑莹润,光亮如镜,有的器物以纯黑釉装饰,有的黑釉之中带有兔毫、油滴、铁锈斑等窑变色泽,或用金彩及金银彩装饰出富丽的风格。例如图五为北宋定窑黑釉金彩瑞花纹碗,此器为日本救世箱根美术馆藏品,碗口外敞,器壁倾斜收窄,腹部略浅,具有圈足,胎质细白,表面施黑釉,高温烧至定型,再用金彩绘画图案,形成黑色与金色的对比。定窑黑釉瓷器的传世品数量不多,带有油滴、兔毫、铁锈斑或金银彩装饰者更是少见,因此极为珍贵。
黑釉瓷器虽然不像青瓷和白瓷一样,普受众人喜爱,流行的时间也比较短,但其幽秘深沉的古奥之美值得细心品味与鉴赏。
一部颠覆中国上古史的著作——评《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
【说明】本文是网友“蘑菇唯爱puting”在豆瓣网发表的书评,现征得作者本人同意转发于此。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30:560001一国军将领把收缴文物偷运老家,遭冯玉祥一顿责打,脸都被打肿了
冯玉祥部没收陕西军阀盗墓得宝内幕本文作者倪方六民国盗墓史上有许多重大事件,在陕西,地方军阀党玉崐将宝鸡斗鸡台周秦遗址给挖了,挖出了大量的先秦重器和文物。党玉崐的盗宝活动是在1928年麦收前匆匆结束的。当时冯玉祥派了属下、后来的抗日名将宋哲元,前去宝鸡消灭党玉崐部。因为这原因,党玉崐盗出的宝物并没有多少出手,大部分还在他手里。(冯玉祥)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17:360000东北挖出来金国墓穴 女子身边全是宝物(金国古墓)
金国古墓发现夫妻合葬墓是完颜国公的皇子和妃子。上个世纪80年代说起,在哈尔滨的一个小村子,住在这里的一个老人正准备盖一所新房子,遇到了一块更难挖的石板,上面居然还有一些微妙和精致的线条,老人虽然没啥见识但是也感觉不太对劲,老人就觉得石板一定出了问题。所以及时的向村里报告。富贵人家我要新鲜事2023-05-22 20:48:500000比利时一教堂发现骷髅墙,可追溯到15世纪,考古学家万分惊喜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考古学家于比利时的圣巴沃大教堂发现了一面骷髅墙,外层由成人的腿骨和胫骨垒成,中间夹层全是骷髅头。宗教信徒认为,人可以凭借躯壳复活,因此骨头十分重要。公共墓地旁会有一个石室,专门存放骨头,名为“藏骨室”。尸体会先埋在墓地,多年后腐化得只剩骨骼后,就移到“藏骨室”。圣巴沃大教堂建于17世纪,但这些骨头却比大教堂还要早200年。对于考古学家来讲,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5:40:360000走进古埃及——探索动物图像背后的奥秘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28:4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