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甑皮岩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4:32:150阅

▲ 洞穴遗址概貌
中国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南的独山西南麓。197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和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试掘,已挖部分属上层遗存。

▲ 甑皮岩遗址采集标本
有10多个年代数据(未校正),考虑到石灰岩地质条件对水生生物样品年代测定的影响,目前有人认为甑皮岩上层的年代约在公元前5500年左右,下层为前7000年以上,该遗址对于认识华南地区较早阶段洞穴遗址的文化概貌,具有重要意义。

▲ 出土陶器
在洞穴后部的洼坑内,发现有为制作工具而存放的一堆石料。文化层中有个别灰坑、几处烧坑残迹以及一批墓葬。已清理的 18具人骨,均未见墓穴和葬具痕迹。葬式多为蹲葬,人骨呈垂首、弯腰、 屈肢蹲坐的姿势。此外还有少数侧身屈肢葬和二次葬。有的头骨和盆骨上残存赤铁矿红色粉末。在几具头骨上留有空洞、骨壁下陷等人工伤痕。

▲ 刻划纹夹砂陶盆
绝大多数墓无随葬品,只在一座墓中发现2件收割用的蚌刀。这里的蹲葬习俗,与广西南宁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十分相似,两者关系有待深入研究。在出土的石器中, 打制和磨制的大约各半。打制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等,绝大多数使用单面打击法,器身仍保留大部分的砾石面。

▲ 磨制石锛
磨制石器以斧、锛为主。还有骨鱼镖、骨镞等渔猎工具。陶器以红陶为大宗,纹饰比较多样,主要是绳纹,还有划纹、席纹和篮纹,器形有罐、钵、瓮及少数三足器等。

▲ 蚌勺
还出土了大量的哺乳动物骨骼和鱼、鸟、龟、鳖、蚌、螺遗骸。经鉴定确认有人类饲养的家猪。综观全部遗存,当时人们的生产活动当以渔猎和采集为主,同时可能也有原始农业。

▲ 骨针

▲ 双孔蚌刀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2022年度新增与撤销历史学类本科专业名单(附相关院校汇总更新)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本次备案、审批和调整的专业,将列入相关高校2023年本科招生计划。这里将各相关院校历史学(含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文化遗产等)专业点之新增与撤销情况统计如下。另附目前开设历史学本科专业院校之最新名单,以供相关择校、择业人士参考。新增本科专业名单撤销本科专业名单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4:18:520004嵴鼻龙:大型肉食恐龙(长5-6米/鼻骨长有细小冠饰)
嵴鼻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角鼻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5000万年前的侏罗纪末期,体长普遍可以达到5-6米,属于大型肉食恐龙的一种,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鼻骨上方长有数个细小的片状骨质突起,被认为是争夺交配权而产生的饰物。嵴鼻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5:54:530000西周三晋玉器之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
从武王克商建立周王朝,到幽王“烽火戏诸侯”,平王被迫东迁,西周历时270余年,是中国历史上建章立制的重要时期。西周玉器,在继承商代晚期玉器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形成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鲜明特色。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27:200001【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懿德太子墓
唐中宗长子李重润墓。唐乾陵陪葬墓之一。位于乾陵东南隅,今陕西省乾县县城西北的韩家堡。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于1971年发掘。李重润于大足元年(701)与其妹永泰公主等被武则天杖杀。唐中宗复位后,于神龙二年(706)将其坟墓由洛阳迁至乾陵陪葬。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15:000000谢保成:王国维对侯外庐的影响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