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薛家岗遗址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以新石器时代遗存为主的遗址,还有少量商代遗存。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城南7.5公里处。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米。1979~1980年安徽省文物工作队主持发掘。

▲ 陶鼎
新石器遗存分 4期,以二、三期最为丰富和有代表性,有人提出可命名为“薛家岗文化”。分布地域在大别山以东、巢湖以西的江淮之间。第三期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为公元前3200~前3000年。

▲ 陶鬶
薛家岗二、三期文化具有特征鲜明的器物群。陶器以夹砂灰黑陶为主,多为素面,有少量刻划纹、弦纹、镂孔和朱绘。二期代表性器形有扁凹足或扁柱足罐形鼎、竹节把盆形豆、鼔腹圈足壶(罐)、壶体凿形实足鬶(盉)。三期有折腹鸭嘴形罐形鼎、扁凹足盆形鼎、高柄盘形豆、钵形豆、折腹或扁腹圈足壶(罐)、敞口平沿盆、甑鼎套合的甗。

▲ 陶球
生产工具中的扁薄穿孔石铲、窄长条有段石锛、横长梯形穿孔石刀(孔为奇数,1~13孔,最长的51.6厘米)、圆柱体陶锉等,都颇具特色。几件穿孔石铲、多孔石刀的孔周还规整地绘以红色花果形图案,为中国国内少见。

▲ 陶壶
在二、三期遗存中发现残房基3座,有地面建筑和半地穴式两种。在房基红烧土块中发现稻壳印痕。当时人们过着以稻作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墓葬共103座,部分发现有长方形竖穴,骨骸全朽,葬式不明。以实用的陶容器、工具、陶球、玉石饰物等随葬,少数还有猪牙床。

▲ 陶豆
随葬品多寡不一,最多的一座有46件,其中玉饰品30件。随葬品中陶器最多,一般有鼎、豆、壶、盆,以盆、壶组合为最常见。在石工具较多的墓内,铲、刀、锛叠压放置。

▲ 彩绘石钺
遗址底层为薛家岗一期文化,以夹砂红陶为主,内壁多为黑色,部分陶器表面涂红衣,偶见彩陶,有罐形鼎、宽檐釜、圈足甑、牛鼻形器耳等,年代与马家浜文化相当。薛家岗二、三期文化与北阴阳营东区的少量墓葬、崧泽中层的同类遗存有较多相似因素,当存在一定的交往和影响。薛家岗四期文化有篮纹鼎、袋足鬶、蛋壳黑陶高柄杯等,与三期文化明显有别,相当于龙山文化阶段。

▲ 九孔石刀
7300年前零口姑娘遇害真相,因雌雄同体被当妖魔虐杀
零口姑娘是考古学家在零口村发现的一具女性遗骸,这所7300年前的女尸遗骸上却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痕,专家记载零口女孩生前曾遭受到残忍对待受了35处严重损伤,其中有29处是锐器伤,6处是复合伤。甚至在她的下体还发现不少骨针扎在里面,究竟是谁对她做了如此恐怖的事呢?零口姑娘下体满是骨针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4:20:520001索诺拉龙:北美洲巨型恐龙(长17米/腕龙的三分之一)
在北美洲,曾发现过许多巨型恐龙,比如腕龙、超龙等,它们都是超过30米的大恐龙。而除此外,在北美洲还出土过不少十几米的大恐龙,其中就包括索诺拉龙,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认识看看。索诺拉龙基本资料体型:索诺拉龙是发现于北美洲美国的一种巨型食草恐龙,它体长14-17米,在目前已知的774种恐龙中排在第78位,生活在距今1.12亿年-9900万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4:14:020000前似鸵龙 :北美洲小型食肉恐龙(长2.5米/6000万年前)
通过恐龙化石还原,科学家发现许多恐龙与现代的动物长的相似,比如似鸟龙、似鳄龙、似鸵龙,还有今天要介绍的前似鸵龙,它与现代的鸵鸟很相似,不过更大,而且翅膀变成了前肢,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前似鸵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3:44:420003“2022海丝之路文化和旅游博览会”在宁波开幕
11月18日上午,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2海丝之路文化和旅游博览会”(以下简称“文旅博览会”)在宁波开幕。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以视频形式出席并发表致辞。中共宁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彦,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叶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11:140000新发现 | 山东烟台发现北宋纪年墓
图一发掘区全景照2021年7-8月,烟台莱州书院兰亭项目建设用地考古勘探中发现有墓葬分布,11-12月烟台市博物馆对这批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因墓葬位于烟台市莱州市文昌路街道东三岭子村东侧,定名东三岭子墓群。本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43座,从北宋延续到清代,其中宋元墓尤为重要,墓葬形制、葬式及随葬器物均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带有明确纪年的北宋墓葬在胶东地区更是极少发现(图一)。1.宋代墓葬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5:01: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