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鹏:探索夏文化的三大法宝
任何学术研究都要有正确的理论和方法。
夏文化探索有个基本前提,就是相信《诗经》《尚书》《左传》《国语》《竹书纪年》等先秦文献和《史记》所记录的中国上古历史体系中的史实内核,相信我国早期历史上有个夏王朝,它与商王朝前后相继。
如果怀疑、否定这个前提,夏文化探索就不存在了。目前,国内学者鲜有否定这个前提者,但在西方学术界仍有持怀疑和否定论者。
中国的夏文化探索,从学理上讲,是从已知推未知的科学探索。
所谓从已知推未知,就是从商文化出发探索夏文化。先确认商文化,早于商文化的就是夏文化探索的对象;再确认商王朝最后的都邑是殷墟,然后确认商王朝最早的都邑——亳(有西亳说、郑亳说),时间上早于亳的都邑级遗址便是夏都遗址探寻的对象。

整个学术工程的基础至少有两个。其一,以商代晚期都邑遗址安阳殷墟为出发点。殷墟文化是晚期商文化,殷墟是商王朝最后都邑之遗墟,这是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早于殷墟文化、与殷墟文化有直接传承关系、面貌一脉相承的考古学文化,便是早期商文化。早于早商文化、分布在史传夏王朝疆域范围内且其年代对应史传夏王朝年代范围的考古学文化,就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其二,创建完整的考古学文化链。中国考古人依靠自己发明的“区系类型”学说,把中原地区自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到殷墟文化的考古学文化,梳理出比较清晰的脉络,将它们连缀成一条基本没有缺环的“文化链条”,那么连接在商文化最前端的那一段考古学文化,自然就最有可能是夏文化了。
中国学术界探索夏文化,主要使用了三个法宝:
第一个法宝——时空对证法。时间对证:研究对象须在传统文献记载的夏王朝存在年限内,它早于商王朝,积年四五百年。空间对证:探索对象在传统文献记载的夏王朝“疆域”范围内,大约以豫西、晋南为核心的广域地方。
第二个法宝——都邑界定法。首先考定出商代最早都邑——商汤亳邑,划定出夏商文化界限,此界标之前的考古学文化是夏文化探索的对象。如果能够推定夏王朝最后都邑——夏桀斟鄩,那么夏文化是什么考古学文化就会更加明晰。
第三个法宝——文化因素分析法。研究对象具有明确的地域和时代特点,具备国家文明特征,与商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便极有可能是夏文化。
如果各个证据链都指向同一个目标,那么它就是当前我们能够认知的夏文化了。
您看,有了上述的一个前提、两个基础、三个法宝,我们的夏文化探索之路线、方法,应该算是科学、严谨吧?
(作者:杜金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摘自即将出版的《寻夏记》)
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陇原大地遗珍——甘肃张家川圪垯川遗址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海报设计:谢雄)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圪垯川遗址发掘单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陈国科圪垯川遗址位于张家川县大阳镇闫家村东北1.5公里处,西距大地湾遗址约15公里。遗址及周边为典型黄土高原沟谷地貌,分布着仰韶文化、齐家文化、汉代遗址及墓葬、宋明时期墓葬。其中仰韶文化遗址位于川内两河交汇的台地上。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4:54:360001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洞穴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0:45:590000陈淳:考古学认识论的思考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提出,科学认识的目的是发现自然界的真理。他为人类科学认识世界提出了经验主义的归纳方法来探索自然规律。他指出,人们之所以不能进步,是因为崇拜古人和所谓的伟大权威,相信普遍的共识。早在现代科学出现之前,古希腊哲学家就将科学与见解区分开来,认为科学知识是有别于个人意见的真知。所以,科学研究应该超越普通常识来探究科学对各种自然规律的认识。我要新鲜事2023-05-29 20:01:230000村民误入袁天罡墓 连专家都不敢挖(袁天罡墓)
袁天罡墓地势复杂不敢随便挖掘。我们都知道,袁天罡是历史上有名的奇人,作为唐朝的国师,他不仅通晓古今占卜推算,而且还精通风水之学,后期更是与徒弟李淳风共同创作了一本推背图,精确预言了此后千百年所发生的事件。为此,当时很多人都称袁天罡为神仙。陕西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4-08 01:16:5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