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鹏:探索夏文化的三大法宝
任何学术研究都要有正确的理论和方法。
夏文化探索有个基本前提,就是相信《诗经》《尚书》《左传》《国语》《竹书纪年》等先秦文献和《史记》所记录的中国上古历史体系中的史实内核,相信我国早期历史上有个夏王朝,它与商王朝前后相继。
如果怀疑、否定这个前提,夏文化探索就不存在了。目前,国内学者鲜有否定这个前提者,但在西方学术界仍有持怀疑和否定论者。
中国的夏文化探索,从学理上讲,是从已知推未知的科学探索。
所谓从已知推未知,就是从商文化出发探索夏文化。先确认商文化,早于商文化的就是夏文化探索的对象;再确认商王朝最后的都邑是殷墟,然后确认商王朝最早的都邑——亳(有西亳说、郑亳说),时间上早于亳的都邑级遗址便是夏都遗址探寻的对象。

整个学术工程的基础至少有两个。其一,以商代晚期都邑遗址安阳殷墟为出发点。殷墟文化是晚期商文化,殷墟是商王朝最后都邑之遗墟,这是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早于殷墟文化、与殷墟文化有直接传承关系、面貌一脉相承的考古学文化,便是早期商文化。早于早商文化、分布在史传夏王朝疆域范围内且其年代对应史传夏王朝年代范围的考古学文化,就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其二,创建完整的考古学文化链。中国考古人依靠自己发明的“区系类型”学说,把中原地区自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到殷墟文化的考古学文化,梳理出比较清晰的脉络,将它们连缀成一条基本没有缺环的“文化链条”,那么连接在商文化最前端的那一段考古学文化,自然就最有可能是夏文化了。
中国学术界探索夏文化,主要使用了三个法宝:
第一个法宝——时空对证法。时间对证:研究对象须在传统文献记载的夏王朝存在年限内,它早于商王朝,积年四五百年。空间对证:探索对象在传统文献记载的夏王朝“疆域”范围内,大约以豫西、晋南为核心的广域地方。
第二个法宝——都邑界定法。首先考定出商代最早都邑——商汤亳邑,划定出夏商文化界限,此界标之前的考古学文化是夏文化探索的对象。如果能够推定夏王朝最后都邑——夏桀斟鄩,那么夏文化是什么考古学文化就会更加明晰。
第三个法宝——文化因素分析法。研究对象具有明确的地域和时代特点,具备国家文明特征,与商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便极有可能是夏文化。
如果各个证据链都指向同一个目标,那么它就是当前我们能够认知的夏文化了。
您看,有了上述的一个前提、两个基础、三个法宝,我们的夏文化探索之路线、方法,应该算是科学、严谨吧?
(作者:杜金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摘自即将出版的《寻夏记》)
渝州上龙:小型水生爬行动物(长4米/四肢呈鳍状)
渝州上龙是一种蛇颈龙目下的菱龙科爬行动物,主要生活于淡水区域之中,专家预估体长普遍可以达到4米,属于小型水生爬行动物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脖子不像蛇颈龙一样细长,长有鸟喙状的嘴巴,四肢则呈现鳍状。渝州上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2:01:490000一大墓考古发现,男女墓主尸体被早期盗墓者拖出来,身上殓衣被扒
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发掘本文作者倪方六1969年,河北定县43号汉墓被考古发掘。墓主是谁?这座墓位于定县(现在定州)城南北陵头村西约200米处,封土高12米,直径约40米。当时,发掘此墓的是定州博物馆组织的考古队。打开后发现,这是一座砖室墓,地下规模宏大。墓室南北全长27米多,由墓道、东耳室、西耳室、前室、中室、东后室、西后室等部分组成。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42:290000考古学家透露秦始皇陵内藏奇怪生物,所以一直不敢挖掘
中国最为著名的皇陵秦始皇陵,自发现40多年以来,仍然没有挖掘的迹象。更让人不解的是,秦始皇陵早已没有了以前那样坚固,可就是没有一个盗墓贼光顾。一位考古学家透漏说,不是他们不想挖,而是秦始皇陵里面有一种奇怪的生物,而且数量庞大。仪器进不去,也不知道是什么怪东西。但是他们猜测,秦始皇陵里应该布满了蝙蝠。我要新鲜事2017-12-05 12:24:260000我国发现百吨黄金 日本人却说是他们的(无耻日本)
日本藏在我国领土的大量黄金被发现。自从日本扶持溥仪在东北三省建立了伪满洲国后,就一直计划着将东北彻底同化,不仅鼓励日本本土人送到东北地区生活,还大型土地建设,建立工厂,开发资源。因此,即便我国最终是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日本对于我国东北三省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几乎到处都能够看到日本人所留下来的痕迹,以至于建国之初,我国在开发东北地区时,依旧会发现一些日军曾经的活动痕迹。一、发现金条我要新鲜事2023-08-08 18:18:070001安徽考古挖出好东西,河南盗墓者闻风而动,没法下手改盗附近古墓
考古现代发现盗墓者本文作者倪方六有关安徽六安双堆大墓的考古发掘,故事还有不少。此墓被古代盗墓者光顾了,现代盗墓者也惦记着。就在双堆大墓考古发掘新闻上了电视、报纸后,相邻河南省的盗墓者闻风而动,来到了六安盗墓现场。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说的,就是这段故事。以寻宝为目的的盗墓,都是冲着墓主的随葬品去的。随葬品都放在哪?不同的墓葬等级有不同的安排。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49: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