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的呼声,探索夏文化的五大攻略
文献记载中的夏代是中国王朝国家诞生和早期发展时期,大致相当于考古学 上的龙山文化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时期。加强对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多学科综合研究,逐步探索接近历史真相的夏代历史,是目前中国考古 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由于早期文字、文献资料的阙如,研究夏代历史真相的任务自然主要依靠考 古学才能完成。所以, 建议加大对考古学在政策、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为考古学在这一问题上发挥基础作用和关键作用提供切实保障。

第一, 加强研究夏文化, 需要培养、扶植一批水平高、业务强的夏代考古方 面科研队伍。
在这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多年来,在包括陶寺、新砦、 二里头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科研院所、高校夏代考古的研究机构、研究队伍的不同作用、偃师商城等重要遗址持续发掘研究并建立了科研实力过硬、研究成果影响广泛的科研团队。除此之外,包括北京大学和河南省考古研究院等科研院校也在夏文化研究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因此,今后应该在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夏文化研究方面的龙头作用的基础上,加强中央科研院所与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形成研究夏文化强大的跨单位的研究团队,联合攻关夏文化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多年的合作机制以及有国际影响 力的骨干力量和人才梯队。

第二, 深化夏文化研究, 应该设立高层次机构, 统筹、 协调夏代考古综合研究课题。
解决夏文化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和疑难问题,不仅需要高水平的科研团队, 还需要有高层次的研究机构对国内外夏文化研究力量进行统筹、协调,以重大课题的形式进行联合攻关,取得高水平、影响深远的科研成果。之前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均在夏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解决了一些问题, 也遗留了一些问题,更提出了很多新问题。新时代,需要我们站在前辈的肩膀上, 形成合力, 有针对性地解决夏文化研究中的关键性问题。

第三, 持续夏文化研究, 遗址保护是第一要务, 安全是遗址的生命线。
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研究夏文化的关键性遗址是研究夏文化的基础,是弘扬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所以,各级政府及相关单 位需要在政策、资金、人员等方面切实加强遗址的保护, 特别是对都邑性遗址、 重要遗址的保护力度。切实做好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生活发展相结合,合理利用、 加强管理, 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第四、落实夏文化研究,要具体做好相关遗址的发掘和具体研究。
应该继续加大对如二里头遗址这样的都邑性遗址的发掘、研究力度;同时加大对次级中心、 区域中心、一般聚落的发掘、研究力度, 以考古学为基础,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研究力量深入探索夏代国家统治网络、控制体系。此外。还应调动相关地方考古机构的积极性,发挥当地在夏文化研究方面的优势,全国形成庞大且密切联系的 夏文化研究体系。具体到二里头遗址来说, 需要切实解决现在民房、埋葬、建设对遗址的破坏问题。加大对二里头遗址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大人员投入,使二里 头遗址不仅成为国际研究夏文化的重要遗址, 也拥有夏文文化研究的核心力量。

第五、展示夏文化研究成果,需要通过多种传播手段将夏文化研究的成果进行宣传, 使考古研究走出象牙塔走向公众。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鼓舞群众, 促进当地社会全面发展,也是近年来各级政府、机构关注的工作。以二里头遗址 为例, 二里头遗址从考古人的手铲下,走进考古报告、走进学术论著,又由此起步, 走进教科书、走进科普读物、走进网络,成为公众历史认知的一个组成部分。 近年关于二里头遗址的电视、报纸、网络报道,将二里头遗址在普通民众中的知 名度和影响推进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和二里头遗址博物馆 的建立,将使二里头遗址更进一步走向公众,夏文化研究成果更好地被公众所吸收。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 传承历史文化, 维系民族精神, 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二里头遗址是我们研究夏文化最重要的遗址,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过去 60 年二里头遗址三代研究团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 未来希望在保护好二里头等研究夏文化遗址的基础上, 团结各方力量, 深化研究夏文化, 更进一步走向历史的真实, 弘扬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陕西太平遗址为什么没有入选百大考古发现?
陕西太平遗址为什么没有入选百大考古发现?简单说就是级别远远不够,早太平遗址1500年的陕西杨官寨遗址都没入选,更别说太平遗址。五、六千年前的杨官寨是环壕聚落,4000来年的太平还是环壕聚落,看来时间不一定能带来发展上的聚变;那么,为什么前有杨官寨,后有太平遗址发现后被乡党们奔走相告呢?原因很简单:我要新鲜事2023-06-19 19:02:4500002000年 河南出土一座古墓 墓主人小腿露出一只人手 这是什么
2000年12月,河南省安阳市发生了一起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在这个小城,盗墓贼的猖獗活动迫使考古学家不得不提前展开了一次考古发掘,挖掘出了一座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墓。然而,更令人惊奇的是,在清理古墓主人的遗骨时,专家们发现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痕迹,一只诡异的“手”从墓主人的右小腿处伸了出来,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兴趣与不安。我要新鲜事2023-08-10 18:18:570000尼奥布拉拉龙:中国大型甲龙类(长5米/缺乏尾锤)
尼奥布拉拉龙是一种甲龙类下的结节龙科恐龙,诞生于9000万年前到8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体长普遍可达5.5米,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尾巴没有尾锤,第一批化石出土于美国的堪萨斯州。尼奥布拉拉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5:13:040001考古有什么用?考古已经证明哪些历史事件?
导语:考古一直都是十分复杂而神秘的事情,但是世界上有关考古一直都在继续从未中断。但是也有人好奇想问考古到底有什么用呢?探秘志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考古的巨大作用吧。考古有什么用?先要明确一件事情,考古和盗墓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盗墓只是为了获得更多财富,最终挖掘开前人的坟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能会直接将墓地毁灭,这对人类都是巨大的损失。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8:32: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