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吨重的黄河铁牛捞出后 为何露天摆放不保护 考古专家 不敢动
文物是人类历史的见证和遗产,保护文物也是考古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物的保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其中最基本的就是控制温度和湿度。不过,有些文物竟然能够放在露天,被风吹日晒都不需要担心损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确实存在这样的文物,其中最著名的便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现的开元铁牛。开元铁牛一共有四头,看上去比真实的牛要大得多,高1.5米,长度达到了3.3米,总重量高达70吨,这还只是其中一头的重量。它们是在山西永济县的黄河里被打捞出来的。据考古学家调查,这几只铁牛浇铸的时间是在唐朝开元年间。
在古代,黄河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水灾,导致河边数万良田被淹,百姓流离失所。当时铁牛并不是直接沉在黄河里面的,而是放置在黄河两岸,还祈祷给蒲津桥压尾的作用。然而,黄河河道经历了上千年的变化,到了后来竟然让大铁牛深陷黄河泥沙之中,1989年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们捞出来。

捞出来之后,应该要妥善保存这些唐朝时期的文物,但由于它们四只大铁牛实在是难以运输,所以就考虑留在当地。先是给大铁牛修建了放置它们的房子,一来保存大铁牛,二来供人参观。然而,大铁牛似乎不适应这种高规格的待遇,开始出现生锈的现象,这背离了保护文物的初衷。后来,发现放置在露天的话,会延缓大铁牛生锈的速度,于是这四只大铁牛就被留在了黄河岸边,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开元铁牛之所以能够放在露天,不仅因为它们非常大,不容易被偷盗,而且还与它们的材料有关。开元铁牛是由铁铸成的,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和耐久性,可以承受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和自然氧化的侵蚀,而不会轻易地腐蚀、生锈或破损。因此,它们可以放在露天的环境下,不需要特别的保护措施,也不需要太多的人力物力来维护。这也是为什么现代文物保护工作中,选择正确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有效地延长文物的寿命,减少其在保护过程中的损伤和损失。
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3:48:210001张十庆:日本玉虫厨子与东亚早期建筑样式
日本小木作玉虫厨子,以其作为早期佛教遗物的重要性而闻名,日本美术史与建筑史学界对之有较多的分析研究,国内学界亦有刘敦桢译注的《玉虫厨子之建筑价值并补注》[4]一文,可借之对玉虫厨子背景及基本分析有大致了解。玉虫厨子在早期东亚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中国早期建筑的研究也尤具意义,本文从东亚背景及样式史的角度试作梳理和讨论。一性质与特色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24:080001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山西兴县碧村遗址
01发掘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02项目负责人张光辉01遗址概述碧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碧村村北,地处黄河和蔚汾河交汇处,东距兴县县城20公里,西离陕西神木石峁遗址51公里(图1)。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3:54:130000张弛:兴隆洼文化的聚落与社会—从白音长汗二期乙类环壕居址谈起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02:220004上山:远古中华第一村
这几天我们被关于上山文化的新闻给刷了屏。因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国博搞了一场关于上山文化的展览,不仅要搞展览而且直接表露人家的野心,还要申遗。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09:5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