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文物看陕西:汉朝与匈奴的来往
出于对匈奴战争的需要,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使得古代中国第一次实现了同包括罗马文明在内的世界其他主要文明的大规模交流。通过丝绸之路,汉王朝在向世界各国展示自己灿烂文明和创造力的同时,也以其恢宏的胸襟和开放的气度,大量引进、吸收域外各种文化精华,极大地促进了汉文化的繁荣和世界文明的发展。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最早称雄于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秦汉时期,其势力达到鼎盛,控制了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提起秦汉时期的汉匈关系,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战争。秦汉王朝多次攻打匈奴,动辄出兵数万乃至数十万,深入匈奴腹地且延时十数年,其对匈奴的影响当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当时汉匈之间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但这并未妨碍两地间的文化交流。特别是战后,因流散以及逃亡等原因加入匈奴的秦汉军士和流民超过30万,他们不但充实了匈奴的力量,而且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传播了汉文化,极大地促进了匈奴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民族融合。可以说,战争是秦汉时期汉匈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一种特殊而激烈的方式。
除战争外,“和亲”“互市”也是汉匈之间最重要的交流方式。和亲即汉王朝与匈奴单于联姻。汉初,因国力所限,汉王朝被迫与匈奴实行和亲政策,匈奴单于娶汉朝宗室公主,单于手下也以娶汉女为荣。这种和亲表面上是汉族人口的外向迁移,实质上却是匈奴民族汉化的开始。因为和亲不单是汉朝宗室公主嫁到匈奴,与公主同行的还有大批使者、工匠、奴婢等,并带去大量汉地制造的各种器物,传播了汉地文明,从社会生活、政治制度等多方面影响匈奴,对推动匈奴上层的汉化具有重要意义。互市即边境集市贸易。这种集市贸易虽然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但还是为汉族与匈奴的交流提供了机会与窗口。因此,自汉以后,互市变成了汉族与周边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具体而言,中原汉文化对匈奴的影响主要包括物资、技术、生产方式等方面。对此,无论是考古实物还是文献记载均多有反映。而匈奴对汉文化的影响则主要是通过各种牲畜和皮毛制品的输入来实现的。随着匈奴牲畜品种的传入以及匈奴人的内迁,其畜牧业技术也随之传入并直接推动了内地畜牧业的发展。其擅长骑射的技艺也给中原的军事文明以较大的影响,汉代大力发展骑兵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向匈奴学习的结果。


金怪兽造型奇特,综合运用了多种工艺,制作精湛,全面反映了匈奴金银器制作技艺的高超,被誉为是最有代表性的匈奴艺术珍品。
两汉时期,匈奴控制了东起辽河流域、西至葱岭、南起长城、北达贝加尔湖的广大地区,再加之他们以游牧为生、经常迁徙的生活特点,使他们在汉代的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他们阻碍了中原汉文化与外界的直接交往,但另一方面又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各种文化交流。有关文献表明,包括张骞通西域等在内的汉代中西交流的重大事件几乎都与匈奴有关。无论是域外文化的输入,还是中原汉文化的输出,均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了匈奴的中介作用。


以动物形象为装饰题材的金银饰品是古代匈奴最有代表性的遗物。这件出土于汉长安城遗址的金牌饰,是匈奴的艺术杰作,也是汉匈文化交流的真实物证。
汉匈之间的文化交流大体沿长城一线展开,并进而向更广阔的地域推进,二者之间的交流主要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互补及融合。从历史上看,中原汉王朝曾以完善的政治制度、先进的社会经济和发达的文化更多更大地影响了周边民族。当然,历史发展过程表明,多方面吸收包括匈奴在内的周边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汉文化持续发展和长期保持活力的重要原因。
埃及发现一座古墓群 居然是木乃伊防腐作坊(木乃伊)
埃及发现两个木乃伊作坊一个用来给人制作一个用来的动物制作。在每个不同的国度都会有着不同的丧葬习惯,比如说在埃及区域,他们的古代丧葬习惯就是灰,把死去的人做成木乃伊,而在今年的5月多,埃及的相关考古部门就发现在他们的首都开罗南边几十公里之外的一个古墓当中。发现了两个木乃伊有关的建筑,不过这并不是古墓,而是木乃伊的防腐作坊。木乃伊作坊我要新鲜事2023-06-05 20:51:260000裂肉兽:最大的牛鬣兽科动物(长4米/狼和熊的结合体)
裂肉兽是一种牛鬣兽目下的哺乳动物,诞生于3700万年前的始新世末期,属于大型杂食动物的一种,被认为是牛鬣兽科下体型最大的物种,体长可以达到4米左右,主要以腐肉为食,第一批化石出现在中国的内蒙古和河南境内。裂肉兽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8:00:400000广西挖出20万年前的“人类” 日本教授研究后 这是我们的祖先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之一。这个地方以其优美的山水景色和知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如桂林山水、德天瀑布和北海银滩等。然而,今天我们要谈论的是广西在考古方面取得的成果,这次发现的远古“人类”甚至引起了日本教授的关注,他们声称这些人类化石可能是他们的祖先。我要新鲜事2023-07-04 16:36:580000清朝时江苏一起杀妻惨案:妻子6月生产,疑新婚前犯奸酿悲剧
清朝时江苏一起“杀妻”惨案本文作者倪方六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的一则“通报”刷屏了——犯嫌疑人陈某交代,于4月15日上午,因感情矛盾将52岁妻子陈某掐捂、勒颈致其窒息死亡,后将尸体分解藏匿。瞬间,“江苏男子杀妻碎尸”成为网络热议。涉嫌杀妻的犯罪嫌疑人陈某是南京媒体圈人,熟悉他的人一致感觉是,“不可能吧”——陈某个子高高的,面善,并不是凶恶之徒。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59:2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