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文物看陕西:秦国的崛起,圣都雍城

秦建国后,奋勇征战,国力逐渐强大,不断向东扩展势力,并经过九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迁都,从西戎迁到西周王室的故地,最终定都在最适宜秦国发展的咸阳。






在秦人的众多国都中,雍城是先秦时期秦国定都时间最长的地方。从德公元年(前677)至献公二年(前383),秦国在此建都接近300年。正是在这里,秦国“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经过秦国十余代国君的不断修建,雍城也成了当时中国西部最大的城市。其建设规模与气派,超过了当时东周天子所居的洛阳。秦穆公时戎狄的使者由余来到雍城,看到宫殿壮丽非凡,不由得感慨道:“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他的话固然是在批评,但批评中又包含着由衷的赞叹。秦灵公迁都泾阳之后,雍城虽然失去了国都的地位,但依旧是一座重镇,重大的祭祀、典礼活动,秦君往往都要来此举行。据文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在其都城—雍城郊外建立了包括鄜畤、密畤、吴阳上畤、吴阳下畤的雍四畤祭祀系统,这让雍城不但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而且成为国家最高等级的祭祀圣地。可以说,雍城就是秦人的“圣都”,其在秦人心目中的地位,就像周原在周人心目中的地位一样。2016年凤翔县雍山血池祭祀遗址的发现不但证实了上述文献记载,同时也证实了在雍城进行的祭天活动一直延续到了汉武帝时期。专家根据遗址出土器物类型学年代初步研究判断,血池遗址可能为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在雍城郊外原隶属秦畤基础上设立的,国家最高等级、专门用于祭祀天地及黑帝的固定场所—北畤。





雍城遗址位于今凤翔县城南、雍水以北,由城址、秦公陵园、国人墓地和郊外宫区构成,总面积达5100万平方米。城垣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约3300米,南北宽约3200米,周长约13000米,总面积近1100万平方米。城市布局体现了“顺河而建,沿河而居”的设计理念。雍城选址优先考虑防御功能,包含“城堑河濒”的城防理念。雍城城址体现了由小到大、由东向西、由结构单一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从最初布局于城区东南部,逐渐发展至整个城区的中部,最后形成以城墙环绕的完整秦雍城。目前遗留下来的部分夯土城墙高1—7米,厚达3—8米。人工城壕长约1000米,宽12.6—25米,深5.2米。城内除大型宫殿建筑群及一般平民居住区外,还有东西向和南北向各四条大街,每条长约3000米,宽15—20米,相互交错形成“井”字形。现已发现三处大型的宫殿区。一号宗庙建筑群遗址总面积近7000平方米,由大门、中庭、祖庙、昭庙、穆庙、围墙等组成;殿堂均为土木结构,大屋顶,四面坡,屋顶由双楹柱支承。这是迄今所见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先秦建筑群遗址。三号建筑群遗址总面积达21800平方米,自南向北有5座宫院,是迄今发现的先秦时代最完整的朝寝区。

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秦国国君和西汉多位皇帝亲临主祭的国家大型祭天固定场所。由坛、壝、场、道路、建筑、祭祀坑等各类遗迹组合而成。这是首次在雍城郊外发现与古文献记载吻合、性质明确、时代最早、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且功能结构趋于完整的雍畤遗存。这一发现对深化秦汉礼制、国家政治、中国古代礼制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在雍城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以67件显示宫殿豪华气派的大型铜质建筑构件金釭最为重要。这些铜铸构建安装在宫殿枋木转角处、壁柱或门窗上,有曲尺形、单齿或双齿方筒形、双齿小拐头形等,其大型者高达1米,实为世界罕见。




秦雍城遗址的宏伟规模,不仅反映了秦国早期国力的逐渐强大,而且显示出“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的浩大气魄。
秦公一号大墓位于陕西凤翔县南指挥村,总面积为5334平方米,是我国目前科学发掘的规模最大的一座先秦墓葬。大墓平面呈“中”字形,有东西两条墓道,全长约300米。墓室平面为长方形,环绕三层台阶,第三层台中部为曲尺形的椁室。主副椁室内各有椁具一套,以柏木叠构而成,上下及四周填充有用来防潮、防腐的木炭和青膏泥。这种葬制被称作“黄肠题凑”。“黄肠”指去掉树皮的黄心柏木,“题凑”是端头向内的意思。秦公一号大墓的黄肠木与椁是一个整体,且端头朝外,是“黄肠题凑”的早期形式。《周礼》注中记载,“天子之椁柏,黄肠为里”,可见当时“黄肠题凑”是天子才能使用的高等级葬制。秦景公以诸侯王的身份使用这样的葬制,是明显的僭越行为,足可见当时周王室的衰微与秦国的强盛。在秦公一号大墓中还发现了166具人殉和20俱人牲,是中国考古史上发现人殉和人牲数量最多的墓葬。


秦公一号大墓惨遭历代盗墓者的盗掘,在发掘过程中共发现盗洞多达247个,但在这种情况下仍出土各类文物3500余件。更让人惊喜的是,考古工作者清理出34件石磬,其中17件上刻有铭文188字。铭文中有“天子匽喜,龚桓是嗣”的记载,意思是“天子举行宴飨,作磬者是共公、桓公的子嗣”,由此推断墓主人应是秦龚公、秦桓公的继承人,也就是秦国第十四代国君秦景公。秦景公姓赢名石,是一位极有作为的国君,在雍城执政40年,是在雍城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国君。他坚持东进方略,多次与晋国及其盟国交战,并屡屡获胜,将秦国的势力范围不断向中原推进
2019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史前篇)五个项目的意义
5月1日下午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开始在云端直播,因为都是史前的遗址,所以很多不是那么好看,所以就着重说说这几个项目的意义吧。第一项:15∶40-16∶00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项目负责人:王社江汇报人:张改课项目意义: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14:240001与四大文明并称的玛雅古文明,是怎样灭亡的?
关于玛雅古帝国[1]的衰落和灭亡,各方面的专家提出了诸多不同的原因——地震;极为剧烈的气候变化;疟疾和黄热病的反复流行;外族征服、内战。在建筑和雕塑方面经过一段时期的强制生产之后,古玛雅人的智慧和审美能力枯竭,随之而来的是相应的社会衰败、政治衰落和政府解体;最后,由于古玛雅人的农业体系未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而导致经济崩溃。让我们更仔细地研究每一种说法,然后再在它们之间选择取信哪一种观点。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3:49:290001这算不算盗墓?死后秘不发丧偷埋家里,皇帝派人刨尸,砍头示众
原题:特殊盗墓——刨出尸体执行“死刑”本文作者倪方六上一篇说子南朝名人王敦的生平和生前风流韵事,这一篇就来说说他死的事情。王敦死后惨大了,晋明帝司马绍派人将他尸体刨出来,遭“尸砍”,砍下头示众。司马绍的行为算不算盗墓?可以看成是中国古代盗墓上并不鲜见的特殊的或者另类的盗墓行为,手段够残酷的!图:唐代古墓惊现小区(2013年福州一小区挖电梯井时发现)死后秘不发丧瘗埋厅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57:160000练春海:“海昏侯热”现象脞议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23:30:120006青海发现神秘“妖楼”,墓之壮观,被誉为考古界“奥斯卡”
人们都知道古都西安、洛阳城外郊区多见古墓群,但吐谷浑墓葬却鲜为人知。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青海省考古所在吐谷浑的都城之一——都兰县察汗乌苏镇东南约10公里的热水乡,也发现了2000多座古墓。而且,据专家研究估计,这些古墓至少有1500年的历史。这些古墓中,有一座被誉为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它就是“血渭一号墓”。它被人熟知是由于出现在《鬼吹灯》小说中,即“九层妖塔”系列。我要新鲜事2023-05-05 20:17: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