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柳江人

▲ 柳江人洞遗址位置图
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1958年发现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通天岩旁的一个洞穴中。

▲ 柳江人洞平面图
柳江人化石包括一个完整的头骨化石(缺下颌骨),四个胸椎(并粘连有长短不一的肋骨五段)和全部五个腰椎以及骶骨。化石呈灰白色,石化程度中等。肢骨保存的有右侧的髋骨、但耻骨部分缺损,另外有左右股骨干各一段,化石颜色较深,呈灰色,并杂有大小和形状不一的褐色斑块。化石为 1中年男子骨骼一部份。眉骨微隆起,脑壳容积约 1400多毫升;前额膨隆,嘴部后缩,无猿人向前突出特征;枕部有粗壮肌脊,可推测出"柳江人"头部姿势与现代人相同;体质形态上和现代人基本相似。但仍保留一些头顶比现代人稍低矮,眼眶很扁等较原始性质,头骨颜面扁平程度表明“柳江人”具有蒙古人种(黄种人)主要的特征。遗址中没有发现石器或其他工具。

▲ 柳江人头骨化石



▲ 柳江人头骨各方位图
与柳江人化石同时发现的动物化石都是南方山洞里常见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里的动物。计有近乎完整的大熊猫骨架、完整的箭猪头骨、中国犀、剑齿象、鹿类和牛类的牙齿、破碎肢骨。熊猫的头骨发现于人类头骨化石的附近,而其他动物化石则发现于胶结的黄色堆积中。熊猫化石和人类头骨化石上都粘结有同样的红色土质,从堆积的性质上看,它们是同一时代产物,比更新世中期为晚。

▲ 砍砸器

▲ 石片石器
柳江人是中国乃至整个东亚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早期智人化石或晚期智人化石。与之相距仅2公里的白莲洞遗址,是一处包含了石器时代晚期经中器至新石器早、中期的史前遗址,其时间跨度今37000至7000年。两者的相互结合对研究华南地区史前文化将起极大的促进作用。一般认为,“柳江人”是人类发展史上新人阶段的人类遗骸,是迄今所知东南亚地区新人阶段人类最早期代表;从遗存的头骨和部分肢骨化石判断其体质特征,“柳江人”比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进步,但比“山顶洞人”和“资阳人”原始,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
2000多年古墓发现玻璃杯,专家痛骂盗墓贼,鉴定后却成为惊艳国宝
我要新鲜事2023-04-15 01:21:170000唐晓峰:李零就爱做学问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4:13:330000中国老年人一般都会留胡子,为什么?知道原因后你老了也会留
过去农村人的留胡子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过去蓄胡须风俗。俗话说“老爱胡须少爱发。”对于现代人来说,胡子并不受欢迎,蓄胡须不卫生,但在过去,人们很喜欢留胡须的,特别是老年人,长胡子成了一种标志。这是为什么?原来并不是图好看,乃有特殊作用和意义——知道了,将来老了你也会留。(白胡子老人)原来,老人有胡须是人格和尊严的象征。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36:180000百年仰韶 土在脚下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9:49:110001雷戈:史家形象的自我重塑 对黄仁宇自传和何炳棣自传的史学史解释
一、自传及史家自传有职业的传记作家,但没有职业的自传作者。一个人可以写传记谋生,但绝不可能以写自传为职业。如果研究历史的前提是盖棺论定,那么自传就没法写,因为盖棺论定是死后之事。勒热讷指出: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