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唐代长沙窑
唐代知名窑场,除了邢窑、越窑、巩县窑及黄堡窑之外,长沙窑也十分重要。此窑创烧于唐代,五代以后衰落,窑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至石渚湖一带,亦称「铜官窑」。长沙窑的产品有壶、罐、碗、盘、盆、枕、烛台及象生动物等等,大多属于日常生活用品,产品销售国内与国外,以独特的造型及装饰技法着称于世,本文选取贴花水注、诗文水注、动物、碗及枕等器类,说明长沙窑的特色。
1.长沙窑贴花水注

圆口、短颈、深腹、平底,肩部附加短流、曲柄及系耳,表面以青釉、贴花、褐彩装饰。
贴花水注是长沙窑的代表性品类,造型如图一所示,圆形壶口,口沿微向外敞,腹部状如圆桶,器底平,肩上附加方形壶流、双系耳及曲柄。此器采粗土细作法制胎,表面施白色化妆土,用模印法压印椰枣形的泥片,贴在壶腹上,先施青釉,再于浮雕般的椰枣纹样上面加饰褐彩,烧成青釉褐彩贴花装饰。此种贴花加彩的装饰技法在长沙窑瓷器上颇为盛行,纹饰题材包含椰枣、棕榈叶、双鱼、狮子、武士挥剑、胡人乐舞及宝塔建筑等等,黏贴位置大多处于壶流和系耳下方,额外施加的褐色釉彩可以使贴花纹样更加立体鲜明。根据相关的考古报告显示,此类器物主要外销东亚和南洋各地,日本曾有类似的器物出土,是唐代的贸易瓷之一。
2.长沙窑动物

青釉狮子四肢站立,昂首挺胸,睁大圆眼注视前方,背上驮负一人,模样天真可爱。
象生动物是长沙窑的常见品类,题材包含狮子、青蛙、乌龟、兔子、羊、狗、象、鸟及人物等等,可以用于吹奏、镇纸、把玩或观赏之用。例如上图为唐代的长沙窑青釉狮子,狮子眼睛浑圆如珠,嘴角微咧,面带微笑,四肢笔直站立,显得精神奕奕,背上驮负一人,手执鬃鬣,跨坐于狮背上,脸部五官与狮子颇为神似。狮子是佛教信仰里守护庄严道场的神兽,一般而言都以威猛严肃的形象出现。长沙窑器物以狮子作为表面纹饰,或是瓷枕、镇纸、烛台、赏玩之器的题材,既有直立的姿势,也有伏卧在地的形象,虽然身体魁梧健壮,但是表情大多憨厚可爱。此件狮子以手工捏制而成,局部阴刻或塑贴五官与鬃毛,在青釉与褐彩的衬托下,形象生动有趣。
3. 长沙窑碗

此器表面施青釉,釉层下方用褐绿二色彩绘飞鸟纹样,构图简单却颇为传神。图片来源:《长沙窑-作品卷-贰》,页283,图525。
长沙窑碗的造型如上图所示,口沿微敞,器壁圆弧向下收窄,底下具有圈足,表面多施青釉,釉层下面有彩绘装饰。此类长沙窑碗是唐代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廿世纪末从印尼海域沈船「黑石号」打捞出水的唐代文物共计七万件左右,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唐代陶瓷,而长沙窑产品占了八成以上,瓷碗即有五万五千多件,数量十分庞大。黑石号出水的长沙窑碗里,极少数呈花口造型,其余都与此碗的形制类似,釉层下面也有褐绿相间的彩绘飞鸟与花卉,或用褐色颜料书写的诗文题记,口沿有四处褐色斑块。这种以书画技法呈现的釉下彩绘图案,是前所未见的装饰技法,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唐代长沙窑的重要成就。
4.长沙窑诗文水注

此器呈敞口、短颈、瓜棱腹之状,底部平,肩部附加短流和曲柄,壶流下方书写诗句。
长沙窑的釉下装饰除了贴花和笔绘图案之外,还有用褐色彩料在胎体上书写文字,罩上青釉高温烧成的文字装饰。例如图四为湖南省长沙窑遗址出土的唐代水注,此器呈敞口、短颈、瓜棱腹之状,底部平,肩部附加短流和曲柄,壶流下方书写诗句如下:『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短短一首五言诗,就能咏赞春天,传递春天的讯息,让使用者在提取水注时,也能兴起美好的感受。其他还有书写离别或思念的诗文,也有一些格言和谚语,文字简明扼要,让人能够朗朗上口,是长沙窑的特色。
5.长沙窑枕

枕面呈椭圆形,下方有一狮子伏卧在方形板上,表面施青釉与褐彩为饰。
陶瓷枕始见于隋代,唐朝开始盛行,各大窑场都有制作,长沙窑也不例外,有长方形和兽座形等不同的样式。例如图五为唐代的长沙窑枕,枕面呈椭圆形,中间微微下凹,下方有一狮子,双眼圆睁,鼻吻微翘,四肢弯曲收于身体两侧,伏卧在长方形的底板上,枕面用褐色彩料绘画纹饰,狮子表面也用褐色彩料涂撒在头部、身体及尾巴等处,罩上青釉,高温烧成青釉褐彩装饰。长沙窑枕的尺寸不大,可能作为脉枕使用,枕面常用釉下彩绘鸟纹或诗文装饰,彩料颜色有褐绿双色或单一褐色,兽形座题材则有狮、虎、犀牛等动物,具有辟邪的意义。
长沙窑运用多种釉彩,配合模印贴花和书法绘画等技术,烧造出实用与艺术兼具的产品,其所反映的时代意义值得加以研究。
红山始祖显真容
9月2日,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的内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馆,展出了一座距今五千多年的红陶人像。这座陶像形体完整,神态生动,头上盘发,口部圆张,双手相交。人们惊讶地发现,这座陶人竟然酷似歌神张学友,尤其是张口呼叫的造型,让网友们推测,这座陶人恐怕是那个时代的歌神。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2:02:180001新发现 | 西藏当雄发现吐蕃时期大型封土墓 出土遗物见证与中原文化交往交流
当雄墓地位于西藏拉萨市当雄县当曲卡镇当曲居委会,县政府驻地西北约2公里处,念青唐古拉山脉的果瓦那布山东侧平缓坡地上。为配合基本建设项目,2020、2021年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共清理了6座大型和30座小型封土墓,当雄县文化和旅游局全程配合参与。2020年度发掘全景2020年度发掘区2021年度发掘区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7:34:370000荐书 | 打开蒙元历史研究的一把钥匙——写在《陕西出土蒙元时期墓志》出版之际
在蒙元考古与历史研究领域,学者们近年来强化了区域史与专门史的研究,也特别青睐对新材料的发掘与利用。令人欣喜的是,一直处于冷寂状态的陕西蒙元时期出土文献整理研究,近期产出了一项重要成果,那就是西安碑林博物馆樊波研究员主编的《陕西出土蒙元时期墓志》。《陕西出土蒙元时期墓志》主编:樊波出版社: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10月定价:860元首次系统整理了陕西蒙元墓志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15:300002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距今5800年,西方学者:这不是文字
我要新鲜事2023-07-28 20:18:060000李零:重归古典——兼说冯、胡异同
一我们的经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不是五经,不是九经,不是四书五经,不是十三经,而是现代人眼中最能代表中国古典智慧的书。我向读者推荐四本书:《论语》、《老子》、《孙子》和《周易》。为什么我把这四本书当经典阅读的基本教材,我想讲一下我的理由。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1:22:4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