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文物看陕西:文明摇篮——晚期智人
在距今四五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人类经过直立人和早期智人阶段连续不 断的发展后进入晚期智人阶段。人类的体质除一些细微特征仍然比较原始外, 解剖学特征已与现代人没有明显差别。在考古学上晚期智人所创造的文化属于 旧石器时代晚期,黄龙人、河套人以及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宜 川龙王辿遗址即是典型代表。
黄龙人于1975年发现于陕西省黄龙县东莲花山下,是一具相对完整的人类 头骨化石。头骨保留有额骨和顶骨部分,从头骨骨缝愈合的程度以及额骨特征 可以确定该化石属于30岁以上的男性。从颅穹隆起程度、眶上区、额区发育程 度及额鳞倾斜程度来看,应属晚期智人,但矢状嵴发育、骨壁较厚、额部更为 向后倾斜、前囟点位置较靠后等特征又表现出一系列较原始的特征,应是早期 智人向晚期智人过渡的中间类型,绝对年代距今5万—3万年。




河套人发现于河套地区的萨拉乌苏河流域,共发现人类化石材料20余件,包括顶骨、额骨、枕骨、面骨、下颌骨等头骨,股骨、肱骨、腓骨、肩胛骨等 四肢躯干骨,并伴出有30多种哺乳动物化石和10余种鸟类动物化石,以及大量 的石制品、灰烬、烧骨等遗物和遗迹。所发现顶骨矢状弧长度和旋弧指数较为 细长等特征明显属晚期智人,存在铲形门齿等特征具有明显的现代蒙古人种属 性,绝对年代距今5万—3.7万年。
宜川龙王辿遗址位于黄河西岸壶口瀑布旁的二级阶地之上,发现有3万余 件石制品、动物骨骼以及多处用火遗迹,距今约2万—1.5万年。石制品主要为 具有明显中国华北细石器工业传统特征的细石器,以及一些尖状器、砍砸器和 锤、砧、砺石等大型打制石器,尤其发现了石磨盘和在刃部有磨制加工痕迹的石铲以及穿孔蚌壳装饰品。石磨盘四周打制,磨面光滑,中部有长期研磨而形成的凹陷;据石磨盘上附着的淀粉粒分析来看,石磨盘可能是加工禾本科、坚 果类或植物根茎的工具。石铲系用层状节理石材剥片后琢打成舌形,顶端两面 经磨制而呈弧形刃,可能与木质手柄配合使用。石磨盘和磨制石铲的发现,表明这一时期的先民已经开始强化植物资源的利用,预示着农业即将出现和以磨 制石器等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的到来。






小型鸟脚恐龙:棱齿龙 体长仅2.3米(堪称恐龙飞毛腿)
棱齿龙是一种双足的鸟脚下目恐龙,诞生于1.1亿年前的白垩纪初期,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体长只有1.4-2.3米,最大的特点就是嘴巴呈现鸟喙状,前肢带有罕见的五根指爪,后肢小腿骨非常长,所以它的奔跑速度非常快,算是鸟脚类恐龙中最快的一种。棱齿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8 22:00:460000考古发现最早的中国 两个文字无法解释(古代文字)
四千多年前的古墓里面发现的文字无法理解。当我们说起中华文明的时候,总是会想到一个词语,就是上下5000年。也就是说中华民族的文化大概就是持续了5000年的时间。只不过根据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最多也就是持续到了3000年之前。再往前人们了解的就很少了。在前两年的时候,山西在进行考古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遗址,这个移植经过验证之后可能是来自于4300年之前。4000年前的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6:39:570000关莹:从美国到全球的考古学
0000崇高龙:阿根廷大型食肉恐龙(长8米/距今1亿年前)
说到恐龙,食肉恐龙总是更受人关注,如今各类影视作品中,也更喜欢刻画食肉恐龙,比如霸王龙、食肉牛龙等。而今天小编要介绍的也是一种食肉恐龙,它就是崇高龙,出土于阿根廷,一起去认识看看。崇高龙基本资料崇高龙是一种南美洲的大型食肉恐龙,它长6-8米,与阿贝力龙、楯甲龙差不多大,体型暂时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234位,生活在距今1.12亿-1亿年前的早白垩世。崇高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7:11:520001希腊传说南海迷宫真实存在,辉煌无比的宫殿(神都会迷失)
知道希腊神话的人一定也知道米诺斯王宫,米诺斯王宫又称为南海迷宫。在希腊神话中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宫殿,传言说只要人走进去就一辈子别想出来,连神都会迷失方向。这个宫殿有成千上百个门,所以被称为南海迷宫。对于这个迷宫,人们只是听说,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它的真实性,一起来看看吧。南海迷宫真实存在我要新鲜事2017-12-05 12:24:4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