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文物看陕西:文明摇篮,早期智人
2.早期智人
经过直立人漫长的发展,在距今二三十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陕西先民的体质和生产技术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他们的手更为灵巧,头脑也越发健全,进化为“智人”(有智慧的人类)。这一阶段,他们的体质特征已经比较接近现代人,所创造的文化也由最原始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步入旧石器时代中期,发现于陕西省大荔县的大荔人即是典型代表。




大荔人于1978年发现于大荔县段家乡解放村甜水沟的崖壁上,是一具相当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推测属于一个30岁左右的男性。大荔人头骨颅穹低矮,有矢状嵴,颅骨壁厚,眉嵴粗壮,颧弓位置低,有枕骨圆枕等特征,与直立人相似,而颧弓较细,眶上结节等特征又与现代人相似。脑容量约为1120毫升,与蓝田人相比有了较大提升。因此从体质特征来看大荔人表现出明显的镶嵌进化现象,很可能是早期智人中一种较早的古老类 型,处在直立人到早期智人的过渡阶段,绝对年代在距今30万—20万年之间。同时,大荔人面骨低矮、鼻梁扁塌、颧骨高突、发育有印加骨和矢状嵴等特征又表现出与现代蒙古人种极为密切的近缘关系,可能是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蒙古人种。
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认为现代人类很可能是20万年前某一非洲女性祖先的后代。这个女性祖先被称为夏娃,她的后代 “第二次走出非洲”并扩散到欧洲、亚洲等地,取代了当地原有的早期智人,因而欧洲、亚洲原先的早期智人并非现代人类的祖先,他们与现代人类之间也没有关系。但大荔人所表现的某些蒙古人种特征无疑对现代人单一起源说的“夏娃理论”提出了挑战,为东亚现代人“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多地区起源说提供了有力佐证。


与大荔人同出并在其附近的地层中还发现大荔人使用的石核、石片等石器。石器种类以中小型刮削器为主,也有尖状器和少量石锥及雕刻器。石制品的特征表明大荔人的生活仍以狩猎为主,采集为辅。所见石核没有发现预制石核技术,且与华北旧石器时代早期石核技术具有明显相似性和连续性,与此同时,石器种类多样而且已有较为精致的修理技术又表现出一定的进步性。大荔人石器技术所表现出的连续性和进步性,正与大荔人头骨化石所显示的镶嵌进化模式互相照应。
李零:《孙子》的斗争哲学
《孙子》很短,只有约6000字,但叙述简练,道理深刻,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我读《孙子》,不止一遍,而是很多遍。最初接触《孙子》,到底在什么时候?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上初中那阵儿。当时,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内的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郭化若将军写的《今译新编孙子兵法》(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这书还在手上。他是把《孙子》十三篇打乱了读,重新编排,让我觉得很刺激。0000菜地挖出一颗“玉白菜”,文物贩子出80万收购,老农:无偿上交了
翡翠,也称为翡翠玉、翠玉,是玉的一种,被称作“东方瑰宝”,翡翠传入我国已经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而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翡翠称为了王公贵族追捧的器物。有人说,翡翠,白色为翡,绿色为翠,要是把一块绿白相间的玉石,雕琢成一颗小白菜,那还真是巧夺天工,独具匠心。这样的创意在历史上还真的出现过,而这样的玉白菜就保存在台北博物院中,要了解“翠玉白菜”的故事,就不得不说到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慈禧太后。我要新鲜事2023-07-29 16:52:250000阿克猎龙:欧洲中型角鼻龙类(长6米/于普罗旺斯出土)
阿克猎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角鼻龙类恐龙,诞生于74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这也是第一个在欧洲正式命名的阿贝力龙科恐龙,属于中型恐龙的一种,体长普遍可达6米左右,第一批化石出土于法国境内。阿克猎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59:300000三二一,上链接!《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出版
《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编者: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11月定价:600元订购二维码:目录荐言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4:57:400000李零:《去圣乃得真孔子》自序
这几年,我把太多精力投入了《论语》研究,值得吗?我问我自己。说实话,我真想早日抽身,离开这个太多争论的话题。因为,我还有很多事要做。我很忙,也很懒。争论是件很讨厌的事。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