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东方:唤醒沉睡的王国——尼雅考古发掘记
“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精绝都尉、左右将、译长各一人。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戎庐国四日,行地厄狭,西通扜弥四百六十里。”——《汉书·西域传》
往昔的尼雅,名叫“精绝”,曾经作为一个经济、政治实体而存在。位于新疆和田民丰县,塔克拉玛干南缘的沙漠深处。直到现在,地图上仍无法标出尼雅的名字。那里年均降水量32.6毫米,年蒸发量却是2450-2824毫米。每年5月,沙漠地表温度可达70℃,冬季常在-50℃左右,生物、物无法生存,被称为“死亡之海”。
考古学史上浓重的一笔首次中外联合考古发掘
1尼雅遗址考察缘起
作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日本僧人小岛康誉——同时也是经营珠宝生意的著名企业家,他寻访参观世界各地的佛教遗迹,对克孜尔千佛洞那些精美绝伦、然而又残破危急、亟待保护的佛教洞窟表示惋惜。陪同人员打趣说:小岛如肯出10万元保护,功德无量,可以为他建一个功德窟。没想到小岛回国后,立即无条件地把10万元汇了过来。并在日后多次来到新疆,解囊资助了新疆的教育、慈善等项目,但他最期待的,还是能够资助一次新疆考古发掘。
经与新疆地方政府、中国国家文物局磋商,小岛毅然决定倾囊资助对尼雅这处沙漠深处、耗资极大的科学考察。中国国家文物局对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中日联合考察给予了全面支持,签发了中国境内对外国考察队的第一号发掘许可证,拉开了中外首次联合考古发掘的序幕。除了考古学者之外,考察队还邀请了树种专家(识别遗址植物、建筑墓葬中使用的木材等等)、识读佉卢文的专家等等。
2沙海中的墓地
在正规考古发掘开始前,考古队分几年对尼雅遗址进行了预备性考察,了解尼雅遗址的概貌,更重要的是体验、摸清了尼雅沙漠考察最好的季节时的气候、风力、沙暴、气温,人员的体能消耗、所需的饮水、食品种类和数量,考察必备的望远镜、罗盘、卫星定位仪、电脑、车辆以及经费预算等。经过详细周密的考察,初步确定居住遗址、寺庙遗址等三个挖掘点,并未找到墓葬区。
进入尼雅后,队员们奔赴遗址途中,看到一块露出沙土的木材,以专业的眼光判断:这是人为加工的遗迹!经过进一步清理,竟奇迹般地发现了尼雅古代墓群。这对于了解尼雅人的生活、历史和信仰是非常重要的。后来尼雅遗址被评为1995年考古重大发现,也正是因为其墓葬遗址的发掘。在此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更是具有深远的学术意义和社会影响。
3灿烂的织锦
尼雅遗址出土的织锦非常丰富,堪称东汉到西晋时期的“织锦博物馆”。如3号墓仅开棺时能见到的锦类就达十余种之多,经过实验室清理更不止这些。这些织物是作为组合出土,涵盖多种材质、纹样、织物制品,从中可以分析出当时人的生活、商贸交流等许多信息。
4敢问路在何方?
尼雅遗址的发掘由日方学者带来了GPS,是中国首次在考古工作中应用该设备。沙漠的环境变幻莫测,卫星定位存在一定误差,在漫无目的的找寻中,沙漠车并不是无所不能,因此考察队在很多情况下需要骑乘骆驼进入遗址。
新疆的骆驼属巴克特利亚种,双峰、足大而结实,适应环境性强。初次骑乘时只能双手牢牢抓住驼峰,全身随着摇晃,唯恐掉下去被骆驼蹄子踏上,十分紧张。而且骆驼脊背宽大,骑在上面必须把两腿呈大于90°的钝角叉开,骑一天下来几乎无法正常走路。“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新疆的气候昼夜变化大,能够达到50℃的温差。清晨骑着骆驼出发,太阳出来后温度急剧上升,出发时不得不穿的羽绒服、毛衣此时都变成了累赘,骑在骆驼上又不敢腾出手脱掉,不一会儿便大汗淋漓,难受之极。沙漠的边缘地带还有大片枯死的胡杨林,或傲然挺立,或横躺竖卧,梦幻奇特,也阴森昏暗,其间不时能见到亡者的骨骸,诉说着沙漠中的故事。法显和玄奘这两位西行经过西域的僧人记录这段经历时都有着极为相似的感受:
“沙河中多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法显《佛国记》
“从此东行入大流沙,沙则流漫,聚散随风,人行无迹,遂多迷路,四野茫茫,莫知所指,是以往来者聚骨骸以记之。”——玄奘《大唐西域记》
5探险的热潮
19世纪末,西方掀起了来到中亚腹地的探险热潮。匈牙利籍英国学者斯坦因,是第一个进入尼雅的探险者,正是他在1901年发现了尼雅——他从一位磨坊主手中得到一块带字的木板,辨认出木板上字是罕见的印度北部、新疆西南地区古代曾使用的佉卢文。此后,斯坦因四次进入尼雅,带走了木简、铁器、玻璃、弓箭等极为丰富的文物,引起欧洲学术界前所未有的轰动。人们开始猜测:难道遥远的古代东方也存在着一个“庞培”?
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看到尼雅简牍后,进行了梳理考释,参照中国历史记载中的蛛丝马迹,以及从古至今的于阗(今和田)与各国的相距路程,断定尼雅即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
6尼雅考古队营地
进入尼雅,考察队发现从斯坦因的探险到此次联合考察,这里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尼雅遗址群南部有一片桑树林,旁边地势低洼处,有一座古桥。古桥由三段木头组成,连接岸边的一段埋在沙中,露出的部分表面削平。这些景象都与斯坦因拍摄的旧照几乎一致。近些年已修建栈道,古桥也因雨水较大有所损坏遗失。
尼雅遗址中耸立一座粘土坯砌筑的佛塔,周围地势较为平坦。考察队的营地就设在这里。佛塔成为尼雅遗址的象征,也为每天出去考察归来的人指示驻地。齐东方教授与同行人员是第二批进尼雅的。到达营地第一件事就是将带来的五星红旗升起,在辽阔无垠的沙海中,鲜艳夺目!
营地设有中方大营、日方大营、民工居所、厨房和露天餐厅,还有一顶白色帐篷,放置计算机等测量器材,但计算机进入沙漠后,根本经不起风沙肆虐,没几天就瘫痪不能工作了。另有十顶较小的红色帐篷,是可容两人的“标准间”,因着沙漠中的孤独,大部分队员都不喜欢它,宁肯挤在大帐篷里。考察队携带了14峰骆驼、世界顶级的沙漠车、水和油料、几只活羊和草料,一切物资、补给及生活用品都需要带进沙漠。
7冷饼盈怀唤作馕
馕是维吾尔族人的特色食物,含水少,久储不坏,特别适于游牧民族外出时携带。它烤制方法独特,炉灶用粘土建造成,底大口小呈缸形,直接在底部生火,待炉壁灼热,做好的馕便贴在炉壁上,连烘带烤而成。考察队在尼雅营地里砌建了一个烤馕炉,所用的泥土也是专门带进沙漠的。
桑葚才肥杏又黄,甜瓜沙枣亦饭粮,村村绝少炊烟起。冷饼盈怀唤作馕。——林则徐
古代遗迹证明了馕的制作在新疆历史悠久,在尼雅遗址发现的馕炉与现代的别无二致。撤离尼雅时,考察队建造使用过的馕炉完好地留在了沙漠遗址中,或许几十年、上百年后还会有考古学家来此考察发掘,他们能轻而易举地分辨出这相隔十几个世纪分别建造的馕炉吗?算是考察队留给后代考古学家的一道考题吧!
东方的“庞培”
此次尼雅遗址发掘考察对尼雅的古代环境、植被、遗址分布的特点及精确位置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测量,并继续对一处宏大的聚落遗址、一座小型佛寺、新发现的一处墓地进行了科学发掘,这是本世纪初尼雅考察开展以来,近一百年中尼雅考古收获最为丰硕的一次。对揭示汉晋时期精绝国的生产生活状况、当年尼雅绿洲的生态环境,以及精绝国与中原王朝的政治关系,均具有极为重要意义。
1居住遗址
狂风不断侵蚀着松软的土质地面,那些房屋建筑和果园树木由于和土地结合不易刮走,一个个孤岛似的在台地上屹然不动。废弃的家园和风蚀赤裸的沟壑,以及刮来刮走滚滚流沙,形成了废墟上的雅丹地貌。
居住遗址多是些房屋建筑废墟,成组地在相距不远处分散布置。房间有大有小,也有套间,内部地面上还可见到炉膛。房屋下面有木质地表,其上立胡杨,木柱间捆绑芦苇,内插红柳,然后在外面的苇上抹泥。
果园栽植的葡萄树根,如今还整整齐齐留露在地面。在果园中发现一个大陶罐,半埋在地下没有完全清理出来,器腹已见到的部分直径40厘米,很可能当时在果园里有酿酒作坊或酒窖,这个大陶瓮是当时酿酒或贮酒的用具。果园附近还发现有单间小屋遗址,推测应为果园看守者的住处。
遗址中有一片区域遍布铁渣,疑似冶铁遗址,目前尚未发掘。因周围环境不应出现铁矿,推测应为铁匠铺之类的作坊。
2佛寺遗址
佛寺呈方形,基址四面清晰地留下整齐的木柱,残存的底部用木板围绕,上部有栏杆。殿内中间设中心柱式佛坛,佛像已无存,围绕佛坛是供人朝拜的回廊。佛坛中间有一个深深的土坑。按田野考古程序来说,土坑早已挖过文化层、进入生土,还在继续深挖,显然不是经过训练的考古学家所为,应为斯坦因发掘时雇佣工的行为。
在坍塌的墙壁中发现了壁画,拼对复原出佛像——从头至胸保存完整,面庞五官清晰,其风格与过去新疆各地发现的佛像都不一样,更不用说与中原地区的差别了。佛教及其艺术东传,和田是重要的一站,也是印度和中亚连接新疆南部的枢纽,尼雅出土的壁画佛像,可以代表这一地区早期的佛教艺术风格,也是佛教东渐的一个坚实的脚印。
3墓葬遗址
丧葬制度,是古人思想意识、等级制度的反映。葬具的差异,直观地反映出墓主人身份、地位或所处时代的不同。而随葬的物品,更能折射出当时的生活习俗、经济水平,甚至重大历史事件。尼雅墓葬遗址共发掘有8座古墓。木棺有两种,一种是箱式,带四腿;另一种是船棺,是用原木凿刻而成。
3号墓是箱式木棺,棺板是砍凿而成,结合部以榫卯结构连接。从木板、立柱的做法,说明当时已使用了铁质的凿子和锯。该墓为夫妇合葬,墓主身份至少是当地重要的贵族,时代约在东汉至西晋。覆盖的锦被是一块完整未经剪裁、幅边未动的织物,是前所未见的当时完整织物的尺寸,这对于了解当时织物生产情况以及研究生产工具的织机等是极为难得的资料。经简短商议后,果断封棺,将其运送到乌鲁木齐实验室内进行清理。
整理出的锦上有“世毋极锦宜二亲传子孙”、“君宜高官”、“长乐大光明”、“延年益寿葆子孙”、“文大”、“安乐绣”、“宜子孙”、“广山”等文字,是汉晋时期普遍流行的吉祥语,可以断定来自中原地区无疑,这究竟是商品交流还是尼雅与中原王朝的密切政治关系,是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未裁剪的锦被上赫然织出:“王侯合昏(婚)千秋万代宜子孙”的汉字。结合斯坦因发掘尼雅遗址已经出土的木简中的文字分析,可以进行合理的推测:很可能是尼雅国王成婚时,中原王朝赠送了珍贵的织锦。国王异常珍视,原封不动地深锁宫内,直到他们双双亡故,臣下才根据遗令取出覆盖在他们合葬尸体之上。
“大子美夫人叩头谨以琅玕致问。夫人春君”“王母谨以琅玕致问。王。”“君华谨以琅玕致问。且末夫人。”“臣承德叩头谨以玫瑰再拜致问。大王。”
6号墓船棺中,出土了一枚产于西方的蜻蜓眼玻璃珠,体现出了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化交流。
8号墓中出土了一件陶罐上有类似“王”字墨书题记,另一件木碗中还存放着已经风干的羊腿和梨。另有漆盒、镜囊、铜镜、梳篦、风帽等物品。
1995年10月26日,是8号墓开棺的日子。简单清理后,见到墓内尸体中部的织物中露出一点蓝色。新疆考古所的吕恩国,一点点地将这块锦翻开,随着他的手轻轻移动,织锦不仅逐渐显露出艳的蓝、白、红、黄、绿花纹,还陆续看到在蓝底白色织出的汉字“中国”、“东方”、“五星”等字,最后完整的文字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在沙土掩盖中格外醒目,使在场所有人非常震惊。这也是迄今为止尼雅遗址出土文物中最受世人瞩目的一件。
“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史记·天官书》
“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大利。积于西方,夷狄用兵者利。”——《汉书·天文志》
从出土的织物中分析,该织锦图案的文字应补充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诛)南羌”。是一件带有占卜性、预言性的物品,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古代“五星”指:辰星、太白、荧惑、岁星和镇星,即现代天文学中的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2002年5月8日8:22北京用肉眼观测到“五星连珠”。科学家预测,下一次“五星连珠”将在2040年9月9日北京时间中午12时出现。
4尼雅的消失
尼雅河的水源来自昆仑山皑皑白雪。暖季山上的冰雪逐渐融化,补给河流。如果某一年或连续几年尼雅河水量减少,末端的人们就无法与大自然抗衡。没有战争、焚烧的痕迹,也许是猛浪若奔的尼雅河流尽了最后一滴眼泪,人们在此坚持生活到最后,才不得不静静的离开了他们的家园。当年的乡村小道依稀可辩,房屋、果园、小河、池塘历历在目,它们似乎不是死去的千年标本,而是至今还活着的生命,浮现出一片当年郁郁葱葱、小桥流水、浣女牧童……
结语
新疆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西、南面是希腊、波斯、印度古老的文明,东面是中华文明。群山和沙漠像是大自然有意在各大文明间设置的屏障,既是两侧古老文明的隔离区,又是连接点。尼雅,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经验、有教训:人类应该与环境和谐共处。
考古发现蚩尤真实存在?蚩尤墓掩埋几千年的秘密,未解之谜
导语:中国有很多神话故事,很多人会疑惑神话故事是真的吗?实际上有些神话故事是有科学依据的,比如神话中的蚩尤,最近考古界声称蚩尤真实存在,甚至说蚩尤墓已经被发现,这是真实的吗?和探秘志小编一起看看蚩尤的更多信息吧。考古发现蚩尤真实存在我要新鲜事2021-08-08 22:18:4500021-9数字中,哪个数字在中国古人眼里最神奇?首先排除是8
中国人的“一”情结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1是相当神奇的一个数字,古人特别喜欢和迷信。古人对数字“一”的特别喜好,集中反映在一些重要日子安排。一年的第一个月和每月的第一天,都是古人很重视和常选用的。如新王朝的建国日、帝王的登陆,除了特别原因外,一般多选在“一月”或“一日”。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18:330000向金辉:中国磨制石器起源的南北差异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18:520000荐书 | 度量鼎彝铭识,诠释吉金字法——评《宝鸡青铜器书法菁华》
《宝鸡青铜器书法菁华》编者: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10月定价:980元文字、青铜、城市是国家文明的标志。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15:390000“历史、考古与文明”暑期学校开幕式暨第一场讲座整理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2019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编者按:本文由暑校学员整理,并由本号工作人员校对及编辑。如有错漏,恳请讲者或读者指正!“历史、考古与文明”暑期学校开课啦!7月16日上午,由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主办,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和中山大学华南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教学中心协办的“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正式拉开序幕。开幕式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3:52: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