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风悠悠:越王勾践时代的特产——原始瓷与印纹硬陶
商周时期,长江下游一带聚落兴盛,人口繁衍。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早期政治文明的发展,东周时期,雄踞东南的吴、越两国迅速崛起,势力此消彼长。公元前473年,越国灭吴,一跃成为春秋霸主。
越人在商代便已经开始制造和使用印纹硬陶及原始瓷器物。器身上拍印的几何形装饰纹样,彰显了越地居民强烈的审美意识,亦标志着越人工匠娴熟的制造技艺。印纹硬陶与原始瓷,也成为先秦时期越民族独特文化内涵的载体,更是中国千年制瓷历史的开端。

印纹硬陶质地坚硬,烧成温度在1100℃左右,商代出现在长江中下游一代。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印纹硬陶得到极大发展,在吴越地区广为流行,器表拍印的纹饰十分丰富,同一件器物会施两至三种不同纹饰。
原始瓷的出现有赖于成熟的印纹硬陶的烧制工艺,是经过胎土选择,外表施釉、高温烧制后的新产品,其化学组成与物理性能上已经不同于陶器。但和成熟瓷器相比,在胎土、施釉等方面的技术又相对原始,因此被称为“原始瓷”。

印纹硬陶与原始瓷曾同窑烧造,战国之后印纹硬陶走向衰落,逐渐被瓷器所取代。

先秦南方地区的印纹硬陶与原始瓷,多在表面拍印几何纹样作为装饰,以直线、曲线、圆、方或菱形为基本单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风格。常见的纹饰主要有方格纹、S形纹、回字纹、水波纹、雷纹、席纹、米筛纹、麻布纹等。特别是在东周时期,器物上盛行装饰两种以上的纹样组合,制作更为精美。

几何纹样的起源离不开越地居民的生产与生活实践,尤其与编织物有着密切关系。南方盛产竹、藤,当地居民以各种植物纤维编织成纹路不同的席,成为早期印纹陶装饰的取材来源。如叶脉纹,可能来自于人们在自然界中对树叶的观察和模仿。先秦越地印纹硬陶与原始瓷的几何装饰纹样,虽然简洁朴素,却代表了越人审美意识的增强与艺术创作的探索,承载着独特的越文化内涵。

在先秦原始瓷制作基础上,东汉时期越地便已经率先烧制出成熟的青瓷。经过三国至两晋南北朝时期制瓷业得到极大的发展,越地窑场林立,越窑工匠不仅锤炼了烧造技术,亦不断创新瓷器造型与装饰艺术。西晋永嘉之乱后,随着中原世家大族“衣冠南渡”,江南地区成为中国又一经济与文化重心,越窑青瓷的发展也迎来了第一个高峰,终在唐五代时期走向鼎盛。
“驰援”山西古建!为文物灾后修缮设立国家专项工程|两会 . 声音
古建GUJIAN山西风雨中,有一种古建,叫山西古建。我们如何去保护她?去年国庆节期间,山西遭遇持续强降雨袭击,部分不可移动文物遭到了不同程度损害。山西晚报·文博山西独家披露了一批因降雨而出现险情的古建现状,引起极大反响。▼风雨中,有一种古建,叫“山西古建”!她们正受到巨大威胁…一时间,山西古建筑尤其是低等级古建的安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0:58:180000新发现 | 北京市路县故城首次发现西汉制陶遗址区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2:23:030000由表及里 格物致知——第二届旧石器考古高级培训研修班结业
2022年8月8日,第二届旧石器时代考古专题培训研修班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学堂梁子遗址成功举办开班仪式,本届研修班是针对目前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现状而开展,旨在帮助学员了解国内外旧石器考古学的发展现状和前沿进展,了解该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并掌握相关技能。时光飞逝,课程与实践已然走到尾声,八位学员在此期间认真学习,积极实践,于11月6日顺利结业。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34:320000山东考古与中华文明之中国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
经过几代考古人的努力,中国考古学构建了史前至历史时期的考古学文化谱系。中国境内的史前考古学文化在距今一万年左右进入新石器时代,并在相对平稳发展约五千年之后开启了文明化进程。黄河、长江流域和北方一线都出现了史前文明,这些文明因素及其创造者为中华文明的基础。其中黄河流域处于两者之间,其中游的中原地区又处于东西之中央,来自四方的文化因素包括族群于此汇集,于是成为中华文明的诞生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17:0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