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山:两周之际走向官窑的原始瓷窑场
我国明清时期的景德镇官窑场举世闻名,所烧造的青花瓷更是远销海内外。而这种官方经营的窑场最早似乎可以追溯到两周之际的火烧山窑址。这里不仅是当时仅有的一处大型窑场,而且还烧造很多当时较为精美的原始瓷,也远销大江南北。
火烧山窑址位于德清县武康镇龙山村武洛公路西西北500米处的掘步水库附近。地形属于天目山余脉向东部杭嘉湖平原水乡过渡的低山丘陵地带。窑址西北面丘陵起伏,东面紧邻杭嘉湖平原,土地肥沃,河流纵横,东与苕溪贯通后向北汇入太湖。在古代,山上林木茂盛,燃料丰富,瓷土可就近开采,又有舟楫之利,原始瓷生产的自然条件非常优越。

火烧山窑址出土器物绝大多数为原始瓷器,发现少量窑具,偶有印纹硬陶、石器和青铜器残片。原始瓷以碗为主,其次是盂和仿青铜礼器的卣、鼎、簋,以及少量的盘、罐、钵、平底尊形器、器盖、盆,偶有羊角形器、小杯形器。窑具仅见一种近似于圆锥形的间隔具——托珠。印纹硬陶主要为罐。石器有斧、锛和镞。

火烧山窑址的窑炉具备了龙窑的特征。这是目前已知保存下来唯一一处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的原始瓷龙窑窑址,也是目前已发掘的最早的纯烧原始瓷的龙窑窑址,对于探索我国早期青瓷的烧造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火烧山的窑业技术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窑址的第一至三期中存在大量的生烧标本,胎呈土黄色,不见釉,火候明显较低;第四、五、六期生烧现象明显减少,第七至九期则基本不见生烧的标本。说明火烧山龙窑对窑温控制存在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
此外,在火烧山窑址的第三至七期中出土了大量的托珠,从部分呈粘结状的标本看,他们是作为叠烧的间隔具使用,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此类器物。这种器物的使用可以防止瓷器釉面粘连,并避免叠烧对器物内底釉面的破坏,使器物更加美观。这种间隔具的使用比六朝时期使用的锯齿形间隔具更加进步,且年代早将近一千年。

该窑址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是仿铜礼器原始瓷的出现,如鼎、卣、簋等器物,器形巨大,制作规整,施釉技术成熟,表面装饰有繁琐的纹饰,与一般使用的碗有明显区别,是一种彰显身份与等级的显赫物品。而这种显赫物品通常指那些贵重、稀有、精美的,作为权力与身份地位象征的物品。因为这些物品需要大量的劳动投入和特别的精细技艺,只有贵族才能支撑生产这些东西所需的专职匠人和生产设施。因而他们也就有效控制了这些物品。由于这些物品是权力与身份地位的象征物品,由地位较高的人所控制,这些人通过控制显赫物品控制了政治权威。这样通过技艺不断提高的显赫物品的生产,贵族的政治权威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与合法化。因此,显赫物品的出现,是社会分化的象征。
浙江北部地区显赫物品的出现,也预示着该地区也逐渐从商周时期较为落后的地区逐渐向可以挑战宁镇地区的吴国乃至日后逐鹿中原的越国发展。
一县长盗墓事件:虽不专业却盗得一把古剑,怕人发觉毁物灭迹
原题:县长盗墓——从辽圣宗陵内盗得一把古剑作者倪方六事件主角:县长某生平简历:生卒不详,民国初年曾任热河省林西县(今属内蒙古自治区)县长。盗墓事迹:1923年(民国十二年),盗挖11世纪下葬的辽圣宗耶律隆绪永庆陵。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04:450000工人维修观音像 无意之中发现机关(观音像秘密)
重庆观音像维修时发现了观音像肚子里的一个暗格。2008年大家首先会想到的可能是奥运会以及汶川大地震,在2008年,重庆也发生过一场3.5级的大地震。在这场地震中并没有太多的人受伤,但却造成了一些建筑物的损坏,其中重庆一个寺庙里的千手观音像是在这个时候被损坏;文物局很快就派遣了专家,对于这个千手观音向尽情修复。而在修复的过程当中,维修工人则是发现了坏印象的秘密。巨大观音像我要新鲜事2023-11-03 20:25:090003民间立夏称体重,如斤两遇到“9”要加一斤,这是啥讲究?
古人如何对付“疰夏”?本文作者倪方六夏天气温高,是庄稼快速生长的季节,但不确定、突发性天气灾害多,对人类来说是不利的,不是好季节。吃不好睡不好,影响健康,所以中医称为“疰夏”,就是立夏前后最容易发生的季节性疾病。疰夏俗称“苦夏”,体虚者易患,为“暑热”所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57:320005日享一书:BGc01《穿越长三角京沪、沪宁高铁江苏段》
分享没几本就该翻出压箱底的货了,今天分享的是,南京博物院编著的《穿越长三角京沪、沪宁高铁江苏段考古发掘报告》。说实话一般收集书,那些文集了,专著了真还不上眼,那些毕竟说白了都是二手文献。这种报告一般出版量很少,虽然不好看一般人都不看的,一旦你需要的时候里面那些遗址的资料真是得下功夫找。比如这本,问了一圈都没有,后来心一狠舍不得银子套不到狼,就直接拿下了。说白了要的也仅仅是其中一篇而已。aj1n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9:27:5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