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山:两周之际走向官窑的原始瓷窑场
我国明清时期的景德镇官窑场举世闻名,所烧造的青花瓷更是远销海内外。而这种官方经营的窑场最早似乎可以追溯到两周之际的火烧山窑址。这里不仅是当时仅有的一处大型窑场,而且还烧造很多当时较为精美的原始瓷,也远销大江南北。
火烧山窑址位于德清县武康镇龙山村武洛公路西西北500米处的掘步水库附近。地形属于天目山余脉向东部杭嘉湖平原水乡过渡的低山丘陵地带。窑址西北面丘陵起伏,东面紧邻杭嘉湖平原,土地肥沃,河流纵横,东与苕溪贯通后向北汇入太湖。在古代,山上林木茂盛,燃料丰富,瓷土可就近开采,又有舟楫之利,原始瓷生产的自然条件非常优越。

火烧山窑址出土器物绝大多数为原始瓷器,发现少量窑具,偶有印纹硬陶、石器和青铜器残片。原始瓷以碗为主,其次是盂和仿青铜礼器的卣、鼎、簋,以及少量的盘、罐、钵、平底尊形器、器盖、盆,偶有羊角形器、小杯形器。窑具仅见一种近似于圆锥形的间隔具——托珠。印纹硬陶主要为罐。石器有斧、锛和镞。

火烧山窑址的窑炉具备了龙窑的特征。这是目前已知保存下来唯一一处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的原始瓷龙窑窑址,也是目前已发掘的最早的纯烧原始瓷的龙窑窑址,对于探索我国早期青瓷的烧造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火烧山的窑业技术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窑址的第一至三期中存在大量的生烧标本,胎呈土黄色,不见釉,火候明显较低;第四、五、六期生烧现象明显减少,第七至九期则基本不见生烧的标本。说明火烧山龙窑对窑温控制存在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
此外,在火烧山窑址的第三至七期中出土了大量的托珠,从部分呈粘结状的标本看,他们是作为叠烧的间隔具使用,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此类器物。这种器物的使用可以防止瓷器釉面粘连,并避免叠烧对器物内底釉面的破坏,使器物更加美观。这种间隔具的使用比六朝时期使用的锯齿形间隔具更加进步,且年代早将近一千年。

该窑址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是仿铜礼器原始瓷的出现,如鼎、卣、簋等器物,器形巨大,制作规整,施釉技术成熟,表面装饰有繁琐的纹饰,与一般使用的碗有明显区别,是一种彰显身份与等级的显赫物品。而这种显赫物品通常指那些贵重、稀有、精美的,作为权力与身份地位象征的物品。因为这些物品需要大量的劳动投入和特别的精细技艺,只有贵族才能支撑生产这些东西所需的专职匠人和生产设施。因而他们也就有效控制了这些物品。由于这些物品是权力与身份地位的象征物品,由地位较高的人所控制,这些人通过控制显赫物品控制了政治权威。这样通过技艺不断提高的显赫物品的生产,贵族的政治权威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与合法化。因此,显赫物品的出现,是社会分化的象征。
浙江北部地区显赫物品的出现,也预示着该地区也逐渐从商周时期较为落后的地区逐渐向可以挑战宁镇地区的吴国乃至日后逐鹿中原的越国发展。
潘氏鱼是人类的祖先?海陆动物的过渡物种(3.8亿年的鱼)
专家曾说过,海洋动物爬上陆地,为了生存慢慢有了脚,之后又才进化成为人类。而在这些海洋生物中,有一种潘氏鱼,它就被人认为是人的祖先,那潘氏鱼是人类的祖先?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探索看看。一、潘氏鱼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07 20:59:080000小型兽脚类恐龙:美扭椎龙 体长5-7米/诞生于1亿6千万年
美扭椎龙是一种兽脚类恐龙,诞生于一亿六千万年前的侏罗纪中期,属于小型食肉恐龙,体长只有5-7米,行走和奔跑大多使用的是双足,有着明显的兽脚类恐龙的特性,后肢很强壮,前肢比较小,但有着三根尖锐的指爪,能够很方便的抓握和撕扯猎物。美扭椎龙的化石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3:14:260000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陕西西安江村大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0:09:290000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吉林图们磨盘村山城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2:38:020000在考古中的那些有趣发现
公元前1000-600年埃及的一具木乃伊的脚缺少了大脚趾,并在上面连接了一个由皮革和木材制成的假脚趾。罗马玻璃凉鞋在科隆的罗马日耳曼博物馆中1700-1800年的罗马玻璃凉鞋,它们不是用来穿的,而是用于放药膏、油或香水的碗。屋顶瓦片上的狗脚印狗从刚做的屋顶瓦片跑过,从而留下了它的痕迹,也在粘土中得到了永生。Antikythera的机械装置我要新鲜事2023-05-03 19:37:4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