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山:两周之际走向官窑的原始瓷窑场
我国明清时期的景德镇官窑场举世闻名,所烧造的青花瓷更是远销海内外。而这种官方经营的窑场最早似乎可以追溯到两周之际的火烧山窑址。这里不仅是当时仅有的一处大型窑场,而且还烧造很多当时较为精美的原始瓷,也远销大江南北。
火烧山窑址位于德清县武康镇龙山村武洛公路西西北500米处的掘步水库附近。地形属于天目山余脉向东部杭嘉湖平原水乡过渡的低山丘陵地带。窑址西北面丘陵起伏,东面紧邻杭嘉湖平原,土地肥沃,河流纵横,东与苕溪贯通后向北汇入太湖。在古代,山上林木茂盛,燃料丰富,瓷土可就近开采,又有舟楫之利,原始瓷生产的自然条件非常优越。

火烧山窑址出土器物绝大多数为原始瓷器,发现少量窑具,偶有印纹硬陶、石器和青铜器残片。原始瓷以碗为主,其次是盂和仿青铜礼器的卣、鼎、簋,以及少量的盘、罐、钵、平底尊形器、器盖、盆,偶有羊角形器、小杯形器。窑具仅见一种近似于圆锥形的间隔具——托珠。印纹硬陶主要为罐。石器有斧、锛和镞。

火烧山窑址的窑炉具备了龙窑的特征。这是目前已知保存下来唯一一处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的原始瓷龙窑窑址,也是目前已发掘的最早的纯烧原始瓷的龙窑窑址,对于探索我国早期青瓷的烧造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火烧山的窑业技术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窑址的第一至三期中存在大量的生烧标本,胎呈土黄色,不见釉,火候明显较低;第四、五、六期生烧现象明显减少,第七至九期则基本不见生烧的标本。说明火烧山龙窑对窑温控制存在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
此外,在火烧山窑址的第三至七期中出土了大量的托珠,从部分呈粘结状的标本看,他们是作为叠烧的间隔具使用,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此类器物。这种器物的使用可以防止瓷器釉面粘连,并避免叠烧对器物内底釉面的破坏,使器物更加美观。这种间隔具的使用比六朝时期使用的锯齿形间隔具更加进步,且年代早将近一千年。

该窑址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是仿铜礼器原始瓷的出现,如鼎、卣、簋等器物,器形巨大,制作规整,施釉技术成熟,表面装饰有繁琐的纹饰,与一般使用的碗有明显区别,是一种彰显身份与等级的显赫物品。而这种显赫物品通常指那些贵重、稀有、精美的,作为权力与身份地位象征的物品。因为这些物品需要大量的劳动投入和特别的精细技艺,只有贵族才能支撑生产这些东西所需的专职匠人和生产设施。因而他们也就有效控制了这些物品。由于这些物品是权力与身份地位的象征物品,由地位较高的人所控制,这些人通过控制显赫物品控制了政治权威。这样通过技艺不断提高的显赫物品的生产,贵族的政治权威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与合法化。因此,显赫物品的出现,是社会分化的象征。
浙江北部地区显赫物品的出现,也预示着该地区也逐渐从商周时期较为落后的地区逐渐向可以挑战宁镇地区的吴国乃至日后逐鹿中原的越国发展。
日本人崇拜的这位中国战神有个怪癖,打仗时要把脸遮起来,为何?
兰陵王的粉丝——“狄天使”本文作者张珍倪方六在中国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境内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古墓100多座,这里就是赫赫有名的北朝墓群。1992年9月的一天,日本京都奈良大学雅乐团来到北朝墓群中的一座古墓前,他们戴上鬼脸面具,演奏起中国的古典舞乐,以此来祭拜这座墓中的主人。这早怎么回事?为什么要戴上鬼脸面具?这位墓主人是谁?兰陵王!那个容貌出奇得俊美如女子、日本人也崇拜的中国战神。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04:030000荣新江:中国学者在楼兰研究上有了发言权——读侯灿楼兰考古报告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1:33:370000荐书 | 动物与人类社会——《中国北方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殉牲研究》读后
考古学研究很大程度上就是复原古代人群的生活面貌,研究者们从物质材料出发,可以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入手进行科学合理的阐释,《中国北方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殉牲研究》一书通过殉牲这一特定的角度,为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景、埋葬习俗、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等提供了重要参考。《中国北方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殉牲研究》作者:包曙光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5月定价:138元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15:250000荐书 |《夏鼐书信集》
夏鼐书信集夏鼐著王世民汤超编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168.00元ISBN:978-7-5228-0170-4内容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9:48:190000